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来自集团公司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报告

3月30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单位”名单公布,兴隆庄矿作为省内煤炭行业唯一单位荣登榜单。

该矿建有9个集团公司及以上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涵盖采煤机、信息网络等30余个工种。仅高兴亮“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培训技术工人5000余人次,65人晋升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先后完成40多个革新项目,每年为矿井节支创效4000多万元。高兴亮工作室的作为,正是集团公司群众技术创新品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体现。

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战胜市场挑战,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兖矿的支点在一线。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强力推进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平台建设,打造企业“第一动力”。5年来,集团分四批次挂牌命名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98个,汇聚技术职工2600多人,5个工作室被省总表彰为省级优秀创新工作室。

如今,这些职工创新创效的主阵地,推动集团技术进步、生产发展、效益提升,成为实现“全球一流矿业集团和绿色能源服务商”这一“兖矿梦”的有力支撑。


展兖矿雄风

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兖矿集团展品大放异彩:8.2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蓝天环保炉具、兖矿高端铝材、北斗系统等160种展品,充分展现了世界500强企业领先的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准,受到业内外高度关注。

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这其中,既有集团公司技术领先战略上的运筹帷幄,也有落地过程中各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匠心攻关。

作为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主阵地之一,各创新工作室务实担当作为,攻坚创新突破,助推集团新阶段转型跨越发展。

东华重工赵峰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负责研发项目创出“两个世界第一”:世界首套超8米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和世界首套7米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

金鸡滩矿作为“两个世界第一”落户地,在工作面安装和生产过程中,遇到过数不清的难题。围绕建设管理、装备、安全、效益“四个一流”,该矿劳模工作室积极参与创新攻关,并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其中,李茂龙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近两年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十余项。

在兖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兖矿人引以为豪的,是他们面向煤炭行业外战场,同样用一项项创新成果,展现出鼓舞人心的“兖矿力量”——

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兖矿自主研发制造的高端型材成“复兴号”主力供应商;兖矿北斗天地“接轨”国家战略,聚焦“北斗+”“矿山工业智能”两大产品体系,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一把把创效金钥匙,拓展开兖矿未来的发展空间。

强创新之基

勇于攻关、求精创新是集团公司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精髓之一:鲁南化工孙星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向洋设备“叫板”,促进低压煤浆泵国产化;轻合金公司张新峰工作室对进口设备系统进行改造,为企业创效400多万元… …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解决生产经营中很多难题,大幅度提升了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着力锻造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品牌,集团公司扶持力度很大。近年来,集团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持续推动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提档升级。每个新命名工作室,一次性投入10万元建设资金。对创新创效潜力巨大的地矿公司探创科技创新工作室和北斗科技劳模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建设扶持。

集团公司工会坚持每年开展优秀创新工作室评选,对创新创效成效突出的工作室每个奖励5至8万元。同时,对作用发挥不到位的,进行摘牌。去年底,8个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工作室被撤销。

鲜明的正反双向激励措施,在集团各创新工作室中形成良性竞争。2018年以来,各级工作室围绕系统优化、技术升级、节支降耗等重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2项,完成创新课题360项,直接创效3.55亿元。

固人才之本

东滩矿创新工作室领办人潘兴波被授予“齐鲁工匠”;东华重工公司创新工作室领办人顾生兵被授予“济宁工匠”;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杨林劳模创新工作室5人获得集团公司“学科带头人”,2人获“优秀技术人才”;赵楼矿秦越劳模创新工作室12名成员均为机电专业技术“大拿”……借助于集团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金蓝领”职工相继涌现。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兖矿人才强企战略重要一环。高兴亮、郭金陵、谢翠红、徐建新等工作室带头人,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技术传帮带和练兵比武活动。他们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开展样板、集中、现场等多元化培训,使工作室成为切磋技艺练兵场和技术交流大课堂。他们还创造出“核心技术讨论法”“典型案例示范法”“模拟仿真训练法”等培训方式,力促使团队迅速得到成长。

劳动节特稿 | 凝聚托起“兖矿梦”的创新力量

为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集团公司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提供了一场又一场淬炼技能的硬仗。仅集团职工岗位技能比武,每三年举办一次,每年参与练兵比武职工达两万人次。

在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中,高兴亮受命指导兖矿学员参赛,王帅、石庆军、王小波三人分获全国个人第六、十、十三名的好成绩。

为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有面子、得实惠,集团公司坚持采取“精神鼓励+物质激励”政策,真心尊重、真诚支持、真情帮助,形成良性拉动式人才培养氛围。随着一大批后起之秀从工作室中成长起来,越来越多青年员工踊跃参与岗位创新创效,实现了劳模“1人作贡献”到“1+1群作贡献”的提升。(袁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