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游记——一场与高墙深院的邂逅

绿荫底下回响着阵阵蝉鸣,细小的植株在微风中飘舞。小山坡上铺天盖地的片片墨绿让我回忆起了三年前的夏日。

那是我第一次到达华东地区,在六七月的雨季里,与家人一同开展了一次难忘的旅行。游历了杭州、苏州、南京、上海几个城市,其中苏州是最令我感到惊艳的城市,而在这份惊艳里,大部分都来自于我对苏州园林的喜爱。

苏州,又称姑苏。说到姑苏,大家大概会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吧。是的,唐朝诗人张继就是在现今苏州的寒山寺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枫桥夜泊》。每当读到这句诗,便会联想到诗人站在船头,充满着羁旅愁怀,翘首仰望寒山寺外的江边静夜,清寂的钟声徐徐传来……古代苏州是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地,也必是迁客骚人集聚之地,我想这便是苏州这座古城深厚文化气息的来源之一。说到文人墨客,他们对于苏州园林也很是喜爱,前有沧浪亭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后有乾隆“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我想苏州园林带有的文人气息大概便是这些文人墨客游览后留下的诗句所赋予的吧。

早在多年前,在语文教科书上便曾阅读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大概是因为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到过苏州,也并没见过园林,觉得那篇文章索然无味。而现今,再次读起《苏州园林》,觉得文中所说皆有依据,便有了一番别样的感受。

留园游记——一场与高墙深院的邂逅

游历苏州的第一站便是留园,作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留园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韵味。

跨入一道低矮的门槛,进入留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红棕色牌匾,刻着:“吴下名园”四个字,相传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所作,这气势磅礴的四个字似乎是在宣示着留园在园林中的独特地位。漫步于游廊,欣赏着廊中墙上悬挂的字画,细细品味蕴藏在作品里的书画者的心境。穿过游廊,走进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庭院,笔挺的竹子重重叠叠,构成了一副绿色的画卷。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小石潭记》里的“四面竹树环合”,静观在风中摇曳的修竹,竟也别有一番趣味。顺着游廊再往里走,又是一片天地。只见微波荡漾的碧池里,成片的绿荷直挺着,成群的锦鲤扭动着轻盈的身姿不紧不慢地向着四面八方游去,它们向水面吐着泡,吐出的泡随着池水的流动很快消失不见。它们有的生性内敛,安静地游着,演绎着一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的画面。有的却又天生爱动,行动敏捷,拍打起水花,那股活泼劲逗得游人直想发笑。顺着池水的边缘望去,一座木桥架立其上,其扶栏雕刻之精细不禁为人所叹。虽然这座木桥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足迹,但其独有的美丽却不为人所注意,游人走过木桥,大多只是为了驻足观看眼前的满池美景罢了。走过木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石子路,我们进入了江南宅院的前厅。偌大的厅堂,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多件木质家具,因为有了盆景的装饰而并不显空乏,其布局之精巧,大概无几人能言尽。在我看来,前厅最特别的地方不仅仅是其布局,更有刻着精美雕花的窗子。窗户为框,植物作画,是苏州园林的特色之一。这些窗子,有菱形的,圆形的,扇形的,其中还刻有各式各样的雕花,其中以回角图案居多,让人不禁感叹工匠技艺之高超。走出前厅,顺着曲廊,我们来到了盆景园,一棵棵青翠挺拔的五针松傲然屹立,曾听人说:盆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现在细想,确是事实。光是姿态,它们就自成一道风景。再往前走,进入游廊,才注意到廊中竟有一个个八角形的窗口,从窗口往外望去皆是园林美景。在园林艺术中,这叫做框景。从正中,侧边往窗外看去,每换一个角度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也是苏州园林特色之一—移步换景。穿过游廊,发现自己回到了原点,不禁感慨每样东西都没看仔细,每幅画面都没记在脑海里。

留园游记——一场与高墙深院的邂逅

园林可以说是人们对自然的伟大改造,因此园林除了蕴含了自然的味道,也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想要真正探寻园林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结合的智慧之道,恐怕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至此,我的留园游记也就告一段落,期待下一次与高墙深院的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