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的美好回憶

新華書店的美好回憶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的我,愛書遠勝於現在。確切的記憶裡,14歲以前,我沒出過遠門,也就沒能夠走進任何一家新華書店。

小學時除了課本,課外書寥寥無幾。少數的一些,是我在杭州讀大學的四哥給我寄回來的。記得一個冬天的早晨,我坐在陽光下看書,村外來了一群衣裳並不襤褸的討米乞兒。其他人討了米便走了,卻有一個看上去比我大幾歲的姑娘不肯走,她把米袋放在柴垛上,拿起我的一本新書,津津有味地看了大半天后才走。

村裡的供銷社,那時是有書賣的,大部分是風靡了那個時代的連環畫。有一回,我看到有一本書,卻被別的物品遮住了書名,露出的半邊圖案,令我十分著迷,心中猜測著書中的內容,又不敢要求營業員先拿來翻閱。一咬牙,拿錢買下。卻發現是一本關於縫紉裁剪的書,於我毫無用處。

往浙江方向親戚家拜年,桐村供銷社有個書刊專櫃,我總是把母親給的車費省下來買書。錢不多,只能買薄薄的一本,卻也十分開心。

而我第一次看到新華書店那大紅色的招牌,是在十四歲時。我隨三哥到下鎮讀書,經過縣城,到大西門的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新華書店裡人來人往,卻異常安靜,有的只是輕輕的腳步和刷刷的翻書聲。那四周環繞的櫃檯,櫃檯裡面還有豎立的書架,無不是排列整齊的書。有些書裝幀的精美超乎我的想象,我只敢站著仔細觀摩,不敢取下來翻開看。我驚訝地發現,原來世上竟然有這麼多書。假如有足夠多的錢,把喜歡的都買回家看,該是多麼美好。

我更多地走進新華書店,卻是輟學以後的打工歲月。每到一個地方,除了找工作,便只有新華書店和郵局是必須找到的地方。以至於到如今,我回想起所到過的每一座城市或是城鎮,還能想起新華書店所在的位置。甚至還能想起,在哪個書店,買了哪些書。

中山市的新華書店位於老城區,整條街都是民國早期的大樓。難得的假日裡,我經常獨自走進那座古色古香的新華書店。書店裡並無座位,站著看書累了,就坐地上繼續看。營業員並不催促,令我感覺十分自在。在四季如夏的廣東,新華書店真是一個避暑聖地,充足的冷氣令人全身舒適。除了出來吃飯,我能整天呆在書店裡。到傍晚,選幾本書,再回到工廠那充斥著難聞氣味的宿舍,爬到上鋪,看到自然入睡。

我初中時的老師吳承東,同樣是一個愛書之人。我曾經和他一起,搭乘選礦廠的大貨車前往八十里外的浙江常山買書。那段時間,吳老師痴迷於研究中醫,列了長長的購書清單,在常山的新華書店裡,並沒辦法買齊。那一年,我到了廣州,就直奔天河書城。到了北京,又趕到王府井新華書店。終於,我幫吳老師買齊了所需要的書籍。

結婚後的第二年,我和妻子一起去上饒。逛街途中,看路邊的新華書店,便忍不住走了進去。我在每一個專櫃前細細搜索,時不時翻開書認真地看上一會。從古典名著到唐宋詩詞,從現代小說到外國經典,從商海風雲到名人傳記,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看到有成雙成對的情侶迎面走來,我這才突然想起我那因懷孕而身體不適的妻子,還坐在書店前的臺階上呢。

生活總是如此的瑣碎而艱辛,漸漸覺得身心疲憊。不記得從哪一年開始,我便成了書店的稀客。事實上,如果不是偶爾為兒子買複習資料,我幾乎沒再進過新華書店。仔細想想,真的很久很久,沒認真地看過書了。我對不起新華書店,更對不起自己的夢想。

但是去年,我們縣城那拆舊蓋新裝璜達數年之久的新華書店重新開業,還是震憾到了我。美輪美奐的書店內,一排排書籍在燈光下彷彿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人們看書的眼神,比看任何事物都更加純潔。而書店裡孩子們的笑聲,總比別處的要香甜一些。我發現,我仍然還是愛書的,一如從前。其實我知道,這些書,一直都在,只是我自己走遠了。

好在,哪怕走得再遠,還是可以走回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