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話取“小名”好養活,你真的理解這個“小名”嗎?

古人取名是有很多講究的,小時候有小名,入學後又有學名,再加上表字和名號,常常會有一大堆稱謂。那中國人是如何給小兒取小名的呢?

俗話話取“小名”好養活,你真的理解這個“小名”嗎?

一般來說有三點:

第一,從俗、從眾、從賤。大概人們的共同認識是覺得名字不好聽的孩子好養活,如呼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就是一例;當然取小名時也有重視機緣等習慣因素。比如在現代北方某些地區還有偷名字或搶名字的習俗,假如某人得了一個孩子,他就跑到外面人多的地方去聽別人講話,然後把聽到的第一個名字或者是自己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名字帶回來為自己的孩子命名。

俗話話取“小名”好養活,你真的理解這個“小名”嗎?

第二,陰陽五行說。所謂缺水補水、缺金補金,像魯迅小說中的“閏土”便是如此。

第三,用於寄意。在文人家庭裡比較普遍。文學家郭沫若在《少年時代》一書中說過自己小名的來源:“我母親說我受胎的時候,夢見一個小豹子突然咬著她左手的虎口,便一覺醒了。所以,我的乳名叫文豹。”

俗話話取“小名”好養活,你真的理解這個“小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