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本文乃“logo三月哦”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北京開科大選,天下的舉子齊聚京都,躍躍欲試,都想奪取天下矚目的頭名狀元。其中最有實力的當數兩人:一個是廣東南海(今廣東省南海縣)舉人任文敘,一個是湖廣舉人柳先開。這兩人都很有才氣,認為今科狀元非己莫屬。兩人出身不同,處事方法也不一樣。任文敘家是菜農,自幼貧苦,一舉一動都很謹慎。到京城後就默默地住進廣東會館,一心一意溫習功課。而柳先開出身富戶,生活豐足,一言一行都少約束。他還有個名叫趙士德的姨父在京城做官,聲言要助柳先開登上鰲頭。

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廣東南海

這樣,柳先開更是躊躇滿志,他竟在湖廣會館門口貼上了“新科狀元柳”五個大字。轉眼到了會試的日期。經過筆墨間的激烈較量,任文敘成為會元,柳先開屈居第二。柳先開當然不願認輸,但終因礙於座師的情面,沒敢當面發作,但他內心暗暗鼓勁,決心在殿試時再爭高低。不久,兩人一起走上金殿,接受孝宗皇帝的考試。但考來考去,兩人的文才各有千秋,究竟把誰點為狀元,倒使明孝宗犯了躊躇。在一旁監試的吏部侍郎梁儲當即奏道:“既然二人的文章難分高低,請聖上命他們當場賦詩如何?”

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金殿

恰在此時,孝宗皇帝的叔父朱尚德和柳先開的姨父趙士德也來到了考場,他倆聽了梁儲的奏議,都表示贊同。孝宗也想早點結束這場考試,便指指銀光正瀉的月亮說,即以明月為題,各吟一首絕句,詩佳者即為一甲一名。任、柳二人當即領命,各自揮筆寫了起來。柳先開認為賦詩是自己的常課,便不假思索地揮筆寫道:讀盡九州十國賦,吟成五湖四海詩。月中丹桂連根拔,不許旁人折半枝!趙士德搶過柳先開的詩卷,立即呈給皇帝,並跪下奏道:“此詩氣勢不凡,用典貼切,且成詩神速,請皇上點柳先開為狀元。”

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丹桂

就柳先開的這首詩而論,確實寫得不錯。詩的前兩句說自己讀盡了天下的詩書,學問自然非同尋常。後兩句更是氣勢奪人,公然宣稱自己要連根拔起月中桂樹,不許旁人染指,那當然是要獨佔鰲頭了。柳先開在這裡借用了《晉書·卻洗傳》裡的一個典故:卻洗當初在應“賢良”試時,考了個優等,他頗為自負地對人說:“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這話傳開後,人們就把考中進士稱為“折桂”。恰好傳說月亮中有丹桂樹,柳詩很自然地把“折桂”與明月聯結在一起,巧妙地表達了自己要獨佔鰲頭,不許他人涉足的奪魁決心。

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月中桂樹

正在趙士德極力標榜柳詩之時,平時很有正義感的朱尚德說話了:“且慢,看看這位廣東舉子是如何寫的。”孝宗展開任文敘的詩卷一看,只見端莊的楷書寫道:潛心奮志上天台,瞥見嫦娥把桂栽。偶遇廣寒宮未閉,故將明月抱回來。一個是在月中折桂,一個卻把整個明月置於自己的襟懷,而且任還看見嫦娥月中栽種桂樹,想來是比柳生到月中更早。無論從切題、用典、氣勢等方面看,任文敘的詩都比柳先開的好。趙士德一看也覺得無話可說,孝宗皇帝高興地拿起硃筆,欽點任文敘為弘治己未科一甲一名。

菜農出身的任文敘對月賦詩奪狀元,是確有其事,還是文壇趣話?

明月

其實,仔細看看任文敘的詠月詩,也有些不妥。“廣寒宮”只是月亮裡面的一座官殿,就算是因其疏忽未閉宮門,也不可能進入“廣寒宮”內再抱回整個月亮。而且走進月亮再抱回月亮也令人不好理解。如此有違常理的詩作怎麼能為首選,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疑問。任文敘奪得狀元是實,但未必真有以詩賭輸贏的故事,況且明孝宗上面是“見”字輩,沒有名叫朱尚德的叔父,也查不出有個叫柳先開的榜眼。想來這個以詩奪狀元的故事是後來好事者杜撰的,只能當做文壇趣話說說罷了,不見得確有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