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本文乃“logo三月哦”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诗人写景状物,摹声绘色,向来是见心中所见,闻心中所闻,感心中所感,外在的风光景物从来都是诗人内心情思的形象折射,因此,读诗需要敏感,需要锐利,需要善于从风光景物中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宋代诗僧昙莹的小诗《姚江》文笔清淡,意境疏朗,形象平实,意蕴深长,不失为一首空灵含蕴,耐人寻味的好诗。诗歌是这样写的:沙尾鳞鳞水退潮,柳行出没见渔樵。客船自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江边的风光清新,淡雅,静谧,深远,桥上的诗人肃立,沉思,黯然神伤。江边滩头,水势起落,波纹如鳞;江潮退尽,软泥细沙,如线如缕。

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江潮

一句之中,动静兼备,形象鲜明。诗人在注视潮水缓缓退去,诗人在聆听浪花哗哗作响,诗人在欣赏沙泥无声无息,静美的画面流露出诗人恬适、闲雅的心情。人,只有在宁静孤独的时候,才能看到自然的深邃和美丽。我相信,一江春潮属于诗人,潮起潮落容纳心间。笔者曾经到过北海银滩,细沙如线,丝丝缕缕,或赤足漫步,或放肆奔跑,的确过瘾;不过,海浪喧哗,人声喧闹,少了宁静,少了氛围,少了注视,少了沉思,倒是昙莹的姚江沙滩,静美得让我惊叹,让我心神宁静。再看岸上风光吧。绿柳成行,随风飘拂,樵夫渔民,一片忙碌,气氛甚为浓烈。

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北海银滩

谁见渔樵?谁又没见渔樵?其间大有学问。心有功名则见功名,心有渔樵则见渔樵。渔樵,是中国传统诗词之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早有放逐江畔,披头散发的屈子大夫与江边渔夫的经典对白,演绎了一段远离官场,淡泊名利,洁身自守,孤芳自赏的人生佳话。唐有诗佛王维的“山中无远近,隔水问樵夫”,隐居山中,徜徉山水,怡然忘情,打柴是名,自由是真。近有苏东坡《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之间”,自由自在,无牵无碍,醉情山水,逍遥快意,活脱脱一种豪放旷达,看破红尘的人生态度。

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江边渔夫

昙莹诗中的“渔樵”,隐隐透露出诗人崇尚隐逸,向往宁静,钟情自然,放逐山水的别样情怀。表面上渔人樵夫是忙碌的,世俗的,但言词之下却是静谧,深远,脱俗,孤傲。诗歌一、二两句落笔渔村农舍,以动写静,以声衬静,渲染一种安宁、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人平和宁静,淡泊从容的心情。诗歌三、四两句则把镜头转向寺院,绘声绘色,状形状态,勾勒出一幅僧立寺桥,神思千里的静穆图画。客船远去,钟声悠扬,日落西山,寺院静默,诗人久久站立桥上。风光景物浮现眼前,离情别意涌上心间,诗人站成了一道感伤的风景,诗人站成了一个沉思的姿态。

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日落西山

我不知道,是对自然变化的深沉思索,还是对人世沧桑的悲悯和感叹?是对朋友难分难舍的眷恋,还是为之虔诚的祈祷祝愿?“载”字用得妙,有形状,有质感,有重量,将无形无状之钟声转化成可睹可触之实体,稳健新颖。“自”字含深情,客船自去,渐行渐远,淡出诗人的视野,牵扯诗人的离愁,船不懂情意自去自来,与人无关,反见人之伤感惆怅。杜子美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青草自碧,黄鹂空鸣,与人无关,人无心绪,何其伤悲!“残”字见意,残即是留,钟声已远,朋友已去,夕阳已沉,僧尚未归,离情别况,黯然神伤。

昙莹的《姚江》,是对人世沧桑的感叹,还是对朋友的祈祷和祝愿?

青草自碧,黄鹂空鸣

细品全诗,笔者最难忘记的是末句,是僧立寺桥,沐浴夕阳的画面。夕晖斜照,拖长了僧人的身影,暗淡了僧人的双眸。小桥独立,站出多少风雨岁月的沧桑,站出多少聚散离合的伤叹。寺僧无语,江山静默,诱人寻味,令人神往。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夕阳同在,静静的寺桥与默默的诗人相连,其景其人,令人想起唐代诗人刘长卿笔下的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香查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不同在于一个悄然远去,一个静立天地,相同在于那份风神爽朗,那份清寂落寞。千年以降,夕阳仍在,寺桥仍存,诗心画意毫不褪色;只是那位诗僧永远不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