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意大利為了奪取被奧地利佔領的威尼斯,加入普魯士一方對奧地利作戰。但意大利陸軍出師不利,因而打算利用強大的海軍找回場子。當時意大利擁有一支由12艘蒸汽動力鐵甲艦和16艘木質蒸汽戰艦組成的強大艦隊,裝備有大口徑阿姆斯特朗線膛炮和衝角。相比之下,奧地利海軍僅有7艘蒸汽動力鐵甲艦和14艘木質戰艦(不全是蒸汽動力的),總體火力不及意大利海軍的一半。在得知意大利艦隊進攻亞得里亞海的利薩島的消息後,奧地利海軍少將威廉.馮.特格特霍夫即率艦隊出海,馳援利薩島。鑑於奧地利艦隊同敵人相比火力嚴重不足,特格特霍夫經過仔細考慮後決定以衝撞戰術為主攻擊敵人。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奧地利艦隊旗艦“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鐵甲艦


意大利艦隊在司令卡爾洛.佩爾薩諾海軍上將的率領下發揮自身的火力優勢,對利薩島實施了大規模的炮擊,但歷時兩天的炮擊並沒有能夠使利薩島守軍的防禦崩潰。1866年7月20日清晨,正當佩爾薩諾準備讓意大利艦隊展開新一輪炮擊並派遣陸戰部隊登陸時,奧地利艦隊出現了。為了攔截奧地利艦隊併發揮已方的火力優勢,佩爾薩諾下令意大利艦隊排成單縱陣迎戰。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利薩海戰雙方陣形


為了有效發揮衝撞戰術,特格特霍夫將奧地利艦隊分成了三個“V”字形的橫陣編隊,第一梯隊是以艦隊旗艦“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鐵甲艦為首的7艘鐵甲艦,第二梯隊是以“凱撒”號為首的7艘木質蒸汽動力戰艦,其餘的炮艦和小型艦船組成第三梯隊。特格特霍夫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的率領“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衝在最前面,奧地利艦隊官兵士氣高漲,奮勇向敵人發起了衝鋒。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意大利艦隊旗艦“意大利國王”號


見到奧地利艦隊以旗艦“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為先鋒,富有騎士精神(這一精神在之後的戰鬥還有表現)的佩爾薩諾覺得這是一個同奧地利艦隊指揮官進行單挑決鬥的好機會,他決定換乘意大利艦隊中最為新銳的“鉛錘”號鐵甲艦前去攻擊敵人。“鉛錘”號是意大利海軍當時唯一一艘裝甲炮塔戰艦,在英國建造完畢,剛剛回國服役。除了一前一後兩個巨大的旋轉裝甲炮塔,“鉛錘”號還裝有一個極其誇張的衝角,佩爾薩諾大概也想採用衝撞戰術,希望“鉛錘”號能夠象一個“狂暴轉動的鑽頭”(“鉛錘”一詞Affondatore在意大利語中也有鑽頭的意思)一樣將敵人的旗艦擊沉,並可以指揮這艘強大的鐵甲艦到戰場上最為關鍵的地方去作戰。但問題是他更換旗艦的舉動太過突然,又沒有通知整個意大利艦隊,結果導致意大利艦隊的陣形出現了混亂,給了奧地利艦隊以可乘之機。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意大利主力戰艦“鉛錘”號鐵甲艦,一直服役至1907年


由於“意大利國王”號和“鉛錘”號必須停下來讓佩爾薩諾換乘,這樣意大利艦隊的單縱陣列中便出現了一個缺口,特格特霍夫抓住這個機會率領第一梯隊直接衝了過去。意大利艦隊隨即開始了猛烈的齊射,數艘奧地利戰艦中彈起火,奧地利艦隊接著開火還擊,擊中了意大利小型鐵甲艦“巴勒斯特諾”號使其燃燒起來。海面上很快被火炮射擊發出的硝煙和煙囪噴出的煙塵以及艦船中彈燃燒產生的煙霧所籠罩,能見度急劇下降,不一會兒戰鬥就完全變成了近距離的混戰。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在“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飛橋上指揮戰鬥的奧地利艦隊司令特格特霍夫


受到濃煙的影響,奧地利艦隊的第一次撞擊並沒有取得戰果,但卻完全衝亂了意大利艦隊的單縱陣列,奧軍戰艦按照戰前的部署,儘量接近敵艦尋找發動衝撞的機會,意軍戰艦也不停的機動,尋機撞擊奧艦。混亂之中,奧地利木質蒸汽戰艦“凱撒”號率先撞中了意大利鐵甲艦“葡萄牙國王”號,儘管把自己撞得桅斷首裂,但還是給“葡萄牙國王”號的艦體來了個十幾米長的大口子,迫使其退出戰鬥(“葡萄牙國王”號在返回安科納港的路上因傷重而沉沒)。由海軍上將瓦卡指揮的意大利前衛艦隊由此完全陷入到了混亂之中,而由阿爾比尼中將指揮的意大利後衛艦隊則根本沒有參戰。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身為木質戰艦的“凱撒”號撞擊身為鐵甲艦的“葡萄牙國王”號致其重傷,自身也嚴重受損


黑暗和混亂中,“意大利國王”號鐵甲艦橫到了奧軍旗艦“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前面,“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的艦長斯特雷克男爵立即下令全速前進,直衝到距離“意大利國王”號很近的位置才關閉發動機。向前的巨大慣性讓“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的衝角撞中了“意大利國王”號的艦體。這一次撞擊沒有能夠擊穿“意大利國王”號的船殼,但卻使其失去了方向控制,而其前方的航路又被另一艘奧地利戰艦擋住了。當“意大利國王”號試圖倒退轉向時,“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開足馬力發動了第二次撞擊,這一次撞中了“意大利國王”號的左舷輪機艙位置上,當“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倒退脫離時,成噸的海水從撞擊產生的破洞中湧入,“意大利國王”號很快便沉沒了,艦上約400餘名官兵隨艦同沉。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意大利國王”號鐵甲艦被撞沉


在混戰中,佩爾薩諾也指揮“鉛錘”號向受了重傷的“凱撒”號發動了兩次撞擊,但都被“凱撒”號拼命躲開了。當時“凱撒”號因為之前的撞擊和多次中彈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富有騎士精神的佩爾薩諾因此沒有指揮“鉛錘”號繼續撞擊已經奄奄一息的“凱撒”號,而是耀武揚威的環繞其一週後離開了。


有公足壯海軍威——鄧世昌與近代海軍衝撞戰術(三)

爆炸的意大利鐵甲艦“巴勒斯特諾”號


在撞沉了“意大利國王”號後,“費迪南德.馬克斯大公”號又撞中了意大利鐵甲艦“帕勒斯托”號,使其嚴重受損。這時之前中彈起火的的意大利小型鐵甲艦“巴勒斯特諾”號發生了爆炸,很快沉沒了。損失了3艘鐵甲艦的意大利艦隊於是向西退卻。奧地利艦隊雖然一艦未沉,但很多戰艦都受了傷,擔心彈藥和燃料不足的特格特霍夫沒有追擊,利薩海戰就此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