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现时实际不种田了,十亿人口的他们未来的出路会怎样?

郑上志


确实,现在的农民工几乎没有种地,并不是他们不愿意种地,而是在各种因素下,不得已做出来的选择。

比如工作地方远离家乡,而农民工的血汗钱有少的那么可怜,总不能辛辛苦苦挣的钱,都贡献给交通事业吧。

即使在家乡找到工作,也没有时间去种地,一个是工作不好找,竞争压力太大,所以端谁的碗服谁管,你去哪儿有时间去种地,还有都是苦力活,一天下来,早就疲惫不堪,谁还有余力到责任田去转转,还有他们的工作大多都是计件工资,他们为了几厘几毫的工资能积少成多根本就忘记了时间观念。

但是大多数农民工并不会放弃耕地,这是他们“老有所靠、老有所养、……”最后的保障,他们暂时不种地,但没有撂荒,有的交给了家里的老人,有的转租给别人种,有的甚至倒贴钱给别人种,就是为了自己老了还有生存的资源。

所以真正的农村并没有撂荒田地,出现撂荒的耕地,都是神操作的一种过程中。

也应当承认,有部分农村人离开了农村,但他们不是农民工,他们所占的比例并不多。

所以,这个问题就看神操作到那一步了,反正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农民工离开土地之后,一定会有其他生活方式,也许正应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诗人的眼睛看世界


农民工的身份还是农民。农民户籍人口到底有多少?这个已不重要。农民有多少人不种地,只要看看中国耕地的撂荒程度就一目了然。土地有荒芜,作为苗头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否则长此以往后果堪忧。纵观我国耕地全局,不论平原山区粮食种植没有大的变化,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几连增的官方数据。同时也说明:绝大多数农民还在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当然,隐患同时存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种地难以维持家庭正常运转。为了养家,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种地缺乏可持续性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能有效应对的,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加力,从宏观部局、产业调整、科学规划、资金投入、管理倾斜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三农问题就能得到质的提升,三农的未来一定会光明灿烂。


子凡30


靠地不行靠天,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