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成第五生產要素,健康醫療大數據互通共享迎來新機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的意見》(簡稱《意見》)發佈。其中,“數據”作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被寫入文中。《意見》明確要求從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三個方面,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近幾年,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逐漸步入正軌,各省市在立足自身發展情況下,正加大數據開放共享的力度和廣度,包括交通服務、衛生健康、生活安全、教育科研、社會保障等方面。其中,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國家基礎戰略性資源和國家核心資產,其開放共享將為政府實現精準決策、智慧醫院發展、醫藥科研提供數據支撐,提升醫療數據的再利用價值,促進醫療健康服務產業的創新,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

這意味著老百姓看病就醫將更便捷、更舒心。疫情防控期間,在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的統一部署下,由浪潮健康承建運營的內蒙古自治區互聯網醫療服務系統已啟動上線並提供服務。基於自治區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互通成果,為患者提供線上初診諮詢、發熱專線、門診就醫後複診、以及遠程診斷和遠程會診等線上醫療服務。

數據成第五生產要素,健康醫療大數據互通共享迎來新機遇

但健康醫療數據的開放共享也面臨諸多問題。首先是標準的問題,醫療數據開放的格式、類型以及相關流程等均需要一個標準。浪潮健康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濟南試點的主要承建方,牽頭制定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濟南試點工作標準規範,並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制定了《濟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衛生信息數據共享與交換規範》,包含綜合管理、全員人口、電子病歷、基本公衛、醫療服務、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婦幼保健8大類。

在具體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探索中,浪潮健康基於標準規範,對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產生的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標準化編目,促進跨機構、跨地域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與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什麼是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康醫療大數據在哪裡、如何獲取以及如何應用與管理等問題。

健康醫療數據的傳輸、整合、以及共享再利用均需要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共享開放也要依靠大數據技術實現最大程度的價值開發。浪潮健康綜合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首創全量數據採集技術(CMSP),實現對全量原始數據進行高效採集、可靠傳輸、海量存儲和動態同步。浪潮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HDSP)擁有可視化數據管理、智能搜索、一站式安裝部署、自動化監控運維、可視化數據流編排工具、多源異構數據的統一訪問、數據鐵籠安全管控能力共七大產品特性。

在數據安全方面,依託浪潮打造的數據鐵籠(IDS),利用虛擬化技術實現數據處理過程封閉隔離,通過內存計算實現數據用後即焚,計算結果定向到指定位置,處理過程區塊鏈全程鎖定、可追溯,實現數據“非授權不可用”、“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出籠”。

數據成第五生產要素,健康醫療大數據互通共享迎來新機遇

近兩年,浪潮健康致力於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標準規範建設、治理應用發展、數據安全保障等工作,作為領先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服務運營商,依託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正著力打造政府可用、醫院可用、企業可用、居民可用的大數據應用服務新格局,並深入拓展。目前浪潮正為天津、廣西南寧、內蒙古、濟南、廈門等地提供健康醫療大數據服務,已形成“浪潮模式”,未來,將持續拓展服務範圍,強化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服務運營能力,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健康的多樣化需求,以“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和大數據驅動健康中國建設 。

參考資料:

1、戴阿咪《醫學大數據共享關鍵問題研究》

2、王斯妤《中國政府數據開放:現狀問題與策略選擇》

3、王尚前《醫療數據開放的思考與建議》

4、劉寧、陳敏《醫療數據開放方法及策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