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原创作者:马孝国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童年的记忆,美好而短暂。回首童年的岁月,如同在故乡的老屋里做了一个梦,梦醒了,人也长大了;又如在故乡的打谷场打了一个滚,翻个咕噜转过身来,不觉人到中年。然而,那打谷场上留下的童年记忆,依然鲜活依旧,如在眼前

打谷场是村外田野中间的一块大空地,各家按照人口比例分占其中的一份使用。每年盛夏农忙是打谷场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村里人最辛苦的时候,为了赶着好收成,每到这时候,村里人都铆足了劲的干活。一般一周左右的时间,空荡荡的大场子上,变戏法似得冒出一片片黄灿灿的麦秸捆:有的散开在地黄灿灿的一片,有的如一个个小兵神气站立在地上,腰间束着一道金黄色的麦秸腰带,挺着腰身,傲娇的绽开着一头金色沉甸甸的麦穗;有的则如无数个小兵凑在一起形成各样的图案和阵容,陈列在大场上很是壮观。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到了脱粒的时候,散开的麦秸捆摊开在大场上,如厚厚的一层金色地毯,有时候厚度有我们小孩子半身高。顶着盛夏的太阳,人们把铺在大场上的麦秸翻个面的晾晒,几次翻晒之后,就开始碾麦粒出穗子了。最早是用黄牛或者驴子套着石辘子在麦秸秆上碾,牲畜慢腾腾的拉着石碌碌在上面吃力的走,牵牲畜绳子的人领着牲畜从外向内的绕圈往里碾。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渐渐厚厚的麦秸秆地毯缩矮了一半,然后牵着气喘吁吁的黄牛到大场外边的树下阴凉地休息。人们闹哄哄的抄起叉子一拥而上,顺着一边把整个大场上的麦秸秆翻个面,在晒一个时辰左右,又开始重新一次碾场。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有时候,牲畜在前面慢慢地走,我们一群小孩子手里拿着几根树枝,挨着牲畜身边帮着吆喝,但往往都会被大人赶回来,于是继续不甘心的站在场外大喊大叫起哄。等着翻场的大人们趁着这个时间躺在麦秸秆上休息一会,也懒得管我们瞎闹。就这样,场子碾压了二遍之后,麦粒基本就脱落和糠掺合在一起了。再后来就改用手扶拖拉机拉着石碌碌碾麦穗脱粒,拖拉机冒着烟飞快的在大场上跑,于是,我们感觉全没有了用牲畜拉石碌碌碾场的兴致。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而到了扬场的时候,人们一木锹一木锹的把混合着麦粒和麦糠扬在风里,麦粒和麦糠分落在不同的地方。一个人迎风扬场,一个人用大扫帚在麦粒落下的地方掸麦穗,这都是技术活。我们有时候趁大人不注意,赤着上身光着脚丫子冲进麦粒落下的地方,于是身上被落下的麦子砸的痒痒的,头发力耳朵边肩膀上都是麦粒,然后趁着大人还来不及赶我们,哈哈笑着抖着一身的麦粒,赶紧跑的远远地。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再到后来用脱粒机直接脱粒,需要一户户按照次序轮流进行。我们又一次可以参与进来,在脱粒机嗡嗡的怪叫声中,在脱粒机哗哗脱粒的声音中,我们帮着大人手忙脚乱的解着麦秸捆,或者从远处把麦秸捆托到大人们的身边,每次都和大人们一样,搞的灰头灰脸。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幼小的我们不懂得农忙的艰辛,这大场上,那沉甸甸的麦穗,那黄灿灿的麦粒里,留下家人们多少血汗和付出,又包含了多少希望和幸福。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农忙过后,颗粒归仓,大场上留下个一个个干柴垛。有的圆圆的如大大的黄蘑菇,有的长方形好像一块块方形蛋糕,于是大场上童话般冒出这些黄蘑菇和方形蛋糕的干柴垛来。尤其到了村里偶尔一次放电影的时候,这些干草垛就是成了人们的沙发靠椅,人们靠着依着躺着在柴垛上,看着电影,我们却会把干柴垛掏个大洞,直接钻在里边,只留个脑袋在外看电影,可有时候看着看着电影就在麦垛里睡着了。往往电影散场了,大人们拿着手电喊叫着,把睡着的孩子从柴垛里提出来带回家去。

平时打谷场更是我们的游乐园:捉迷藏,跳柴垛,玩老鹰捉小鸡等等。那时候我们在打谷场得到的快乐,回想起来,竟然比后来游玩迪士尼感觉更加酣畅淋漓。

乡情散文:打谷场上的童年

后来,再回故乡,记忆中的打谷场已经变成一处废墟。在那熟悉而陌生的废墟边 ,我徘徊良久,仿佛闻到了那记忆中熟悉的麦秸香味,眼前浮现出一片片麦秸的金黄:那魂牵梦绕的打谷场上,堆着金灿灿的麦穗,也存留着我金灿灿的童年快乐时光!

附1)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2)感谢读者厚爱,欢迎阅读关注和转发,如有意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本作品,请尊重原创版权,和作者联系后进行,有违者必究,敬请配合,非常感谢!

#原创散文##原创美文##我要上头条#家乡情结##故乡风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