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中国历史上杀戮开国功臣的事情屡见不鲜,朱元璋是其中的极品:胡惟庸案杀3万人,蓝玉案杀3万人。洪武一朝31年,大小官吏“善终者十二三耳”。

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大家有没有想过,朱元璋为何要杀这么多人,难道真是狡兔死,走狗烹?

自洪武3年起,朱元璋先后赐予功臣大量土地,李善长等国公六人650顷田地、中山候汤和等13人各赏赐土地一万亩,蓝玉、徐达等人之女俱为皇妃,李善长、傅友德等人之子俱为驸马。一定要让功臣之后,让那些为我拼过命的兄弟们享尽荣华富贵。

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昔日那些一起杠过枪的兄弟也是一群毫无廉耻的地痞无赖。开国功臣们对于财富的贪婪没有止境。颖国公傅友德有良田数千顷,但仍不满足,他向朱元璋伸手要怀远一千亩良田,搞得朱元璋非常不爽,当面斥责傅友德:你的俸禄、田地不少了,为何要再“侵民力”?

据《明史》记载,开国之后,这些功臣欺凌平民、杀戮无辜、恃功骄姿。王侯之家抢占百姓山林、湖泊、 茶园及矿场“得罪者渐众”,直接激化了朝廷同黎民之间的矛盾。

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面临一场危机:洪武年间,一共爆发了150多次农民起义。眼见着中原大地烽烟再起,朱元璋终于对功臣宿将亮出屠刀。

先说第一个倒下的胡惟庸。此人任宰相八年,不经过朱元璋独断专行,对朝臣有生杀予夺的权利,《明史·胡惟庸传》记载,他一旦见到意见不合的奏折就一定会扣住不发,最后天下无耻之徒争相攀附,有人送金银、有人送锦帛、有人送明马、有人送古玩。(这样胡惟庸就变成贪官污吏的保护伞)

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作为宰相,胡惟庸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是去救灾,而是去兼并土地。为了获得土地,甚至动用军队将当地百姓作为盗匪扑杀,这样就会造成很多无主土地。徐达向朱元璋告发他违法乱纪,他就雇凶刺杀徐达,但是没有成功;刘伯温向朱元璋揭发他的罪行,结果被他下毒害死。至于“私役军官”、“伐木修建城楼,私营居室”、纵容子侄、庄奴杀人夺田、凌霸乡里,更数不胜数。

这样的人不该杀吗?于是,3万人跟着胡惟庸成了刀下之鬼!

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再说蓝玉,击溃北元的的首功之臣,封凉国公。北伐结束后他又干了什么事情呢?

1.击溃北元后,蓝玉回来的路上途径喜峰口,途径深夜,守关者听到大军叫关便立刻去开门;这时,蓝玉却派人把喜峰口的城墙拆了,事后还为此洋洋自得。蓝玉的行为和蒙古骑兵入侵中原有什么区别。想造反?

2.北伐回朝后,朱元璋封一品官职“凉国公”。蓝玉居然非常不满,当场大呼:难道我不能做太师吗?蓝玉毕竟是一名官员,要求进步可以理解。这么做就不是要求进步了,而是找死。另外说一句,朱元璋本来想封蓝玉为“梁国公”。但是在北伐班师回朝中,玷污北元皇妃、攻击喜峰口。这两件事让朱元璋非常不满,为了警告蓝玉,故“梁”改为“凉。”

朱元璋杀戮开国功臣的真相(胡惟庸、蓝玉)

3.蓝玉侵占了民户一匹土地,有御史把这事上奏朱元璋。结果,这位御史被蓝玉派人抓取当街暴打一顿。为此方孝孺疾呼:此人性格暴戾、专横异常。

有人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诛杀蓝玉是为了剥夺将领军权给朱允炆铺路。我们看看《明史》中的说法:明太祖与功臣有共享荣华富贵的盟约,还给他们发了“免死铁券”。后人论及此事每每都感慨鸟尽弓藏,但是皇帝也断不能废法而曲全,剪除这些功臣是因为他们做的太过分了,出于不得已,非为私计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