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害死胡亥後,為什麼不直接稱帝?還要讓子嬰繼位呢?

駟維珍珠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當權者都要扶植一個兒皇帝,這樣能將權力牢牢握在手中,至於為何不稱帝,因為時機未到,別說胡亥還有兒子,就是胡亥沒有兒子,也要找其他旁支來繼承,因為這是正統,從法理上說的過去,如果趙高當皇帝,那就是篡位,人人得而誅之。本來那個時候秦國就已風雨飄搖,起義軍揭竿而起,這時候稱帝不是給人以把柄嗎,看看隋末宇文化及就知道這時候稱帝的後果了,死的不能更棒。

但趙高也沒想到子嬰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殺了,像極了魏忠賢與崇禎帝,但這時候殺一個趙高已經不管用了,起義軍的目的並不是趙高,而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都已經起義了,誰還不夢想著當皇帝呢,趙高死不死算什麼。

至於有人說趙高是太監所以不能當皇帝的,這個有待商榷,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趙高不是完整的男人,那個時候宦官不等於太監,要不繆毐怎麼和趙姬生的孩子,所以這個站不住腳。至於太監能不能當皇帝嘛,我覺得只要實力夠強也行,但比一般人要求要高很多啦,就像千古一帝武則天一樣,甚至比武則天還要難,畢竟歷史上還沒有太監當皇帝的例子呢,魏忠賢也僅僅是九千歲,當然也是拍馬屁的這麼說而已。


歷史偵探君


秦始皇時期,流傳著“亡秦者胡”的讖語。最終秦朝沒有亡於匈奴等胡人,卻被秦二世胡亥折騰地夠嗆。

秦二世登基之初便大開殺戒,將反對自己的人全部殺死,將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也全部殺死。趙高和李斯掌握了國家大權。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之後,趙高又聯合胡亥整死了李斯。李斯被殺之後,趙高更是大權在握,胡亥實際上已經成為趙高手中的傀儡。趙高當時在朝堂之上已經一家獨大。

趙高為了試驗一下朝臣們的心思,故意牽著一頭鹿上朝。趙高在朝上宣稱這是一匹馬,最終許多大臣昧著良心說這是一匹馬。朝會之後,趙高打壓說是鹿的大臣,趙高徹底掌握了秦朝大權。

項羽率領軍隊打敗了秦軍,消滅秦軍二十多萬。章邯率領剩餘的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秦朝最後一支精銳部隊也被消滅。另一方面劉邦率領西征大軍也打得順生順水,秦朝面臨著崩潰的危險。秦朝在戰場上的不利地位,使得趙高非常害怕秦二世會打擊自己,於是決定先除掉秦二世。

在趙高的示意下,趙成與閻樂進宮逼殺秦二世。秦二世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還是沒有逃脫被誅殺的命運。史稱:

“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

趙高誅殺秦二世之後,並沒有選擇自立,而是選擇秦國宗室子嬰,擁立子嬰為秦王。子嬰知道趙高只是把自己當成傀儡,所以便策劃誅殺趙高,史稱:

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子嬰假裝生病,宣稱無法正式登基。趙高親自來請子嬰,子嬰趁機誅殺了趙高。趙高被殺之後,子嬰又誅滅趙高三族。史稱:

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

趙高誅殺秦二世之後,已經大權在握,完全有機會稱帝。為什麼趙高沒有選擇自己稱帝,而是選擇立子嬰為秦王呢?

趙高誅殺秦二世之後,不是沒有當皇帝的念頭,他也曾經想稱帝,只不過由於群臣反對而沒有成型。趙高從秦二世的屍體上拿到傳國玉璽時,有登基的打算。可是大臣們的反應,卻令趙高不滿。

群臣們並沒有迎合著讓趙高登基,趙高看出來群臣的心思仍在嬴氏,而不在於自己。趙高登基的想法還沒有嘗試,便被打破,最終趙高也只能放棄稱帝的想法。

秦朝以前,權臣篡權並不容易。一些權臣往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終取代原來的國君。趙高掌握秦國實權的時間也就是一兩年,根本沒有篡位的基礎。無論是朝臣還是秦國百姓都不會支持趙高。群臣可以昧著良心說鹿是馬,卻沒有昧著良心默認趙高稱帝。趙高當時稱帝的條件不成熟,如果貿然稱帝的話,極有可能引起群臣的反對。與其冒險稱帝,不如找一個聽話的傀儡,繼續掌握大權。

趙高的宦官身份也決定他很難稱帝。《史記》中說趙高為“宦人”,後世一般的解讀認為趙高是一個宦官。明朝人認為趙高的女兒只是養女,趙高並沒有孩子。根據種種資料顯示,趙高應該是太監。即使趙高不是太監,他的出身也非常低。趙高的出身使得他在秦國朝堂上地位比較低。劉邦之前的君主基本上都是貴族,不可能是宦官。

即使趙高不嫌棄自己的身份,非要當皇帝。秦國的大臣和老百姓也不會同意,他們一定會以各種方式反對趙高。如果這樣的話,趙高將面臨內憂外患,必將應接不暇。

嬴氏統治秦國的時間長達五六百年,嬴氏已經在秦國紮根。雖然胡亥誅殺了一部分秦國宗室,但是秦國宗室的力量依然非常強大。在秦國人看來,秦國的君主只可能是嬴氏子弟,不可能是其他人,更不可能是趙高。趙高可以誅殺秦二世,卻不能擺平整個秦國宗室。只要秦國宗室和擁護秦國宗室的人還在,趙高就當不成皇帝。趙高雖然也號稱是嬴氏的遠支,但是畢竟他姓趙不姓嬴。如果趙高當了秦朝皇帝,秦人肯定無法接受。所以趙高才不得不重新選嬴氏子弟為皇帝。

趙高發動望夷宮之變的時候,秦朝已經在風雨飄搖之中,秦朝隨時都有可能覆滅。趙高的當務之急是要擊敗起義軍。當時秦國的軍隊已經基本上被消滅,趙高想保住自己的權勢,只能依靠秦人。所以趙高必須擁立一個嬴氏君主,以獲得秦人的支持。子嬰的父親公子扶蘇在秦人心中很有地位,子嬰也得到秦人認可。趙高覺得擁立子嬰,能夠最大限度的團結秦人,抵禦義軍。所以趙高放棄了稱帝的想法,轉為支持子嬰,希望子嬰能夠團結秦人,保住關中之地,而且甘當自己的傀儡。

農民起義軍就在不遠處,秦朝隨時都可能覆滅。秦朝被推翻的話,趙高做為大臣生存的可能性會更高。如果趙高做為君主的話,就是亡國之君,而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是特別好。對於趙高來說,躲在背後繼續操控政權是最佳的選擇。

趙高壞事做絕、機關算盡,最終一切都枉然。趙高沒有想到子嬰會這麼快下手對付自己,還沒有等到子嬰登上秦王的寶座,自己就被殺死。趙高也沒有想到秦朝已經不可救藥,子嬰當上秦王之後四十多天,劉邦大軍便打到了咸陽。子嬰也回天乏術,最終秦朝滅亡。


依稀說史


趙高害死胡亥後,又扶持子嬰登級。為什麼他不直接稱帝,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中國歷史上,統治者為了政權穩固,幾乎從開始有帝王起,就拼命樹立君權神授思想,宣揚帝王是天的兒子,要除非是帝王的兒子才能繼位當下一任帝王。其他人取而代之了,就是篡位,就是亂臣賊子,就要天下共誅之。孔子的儒家思想,進一步加固了這種社會共識。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不可僭越。

當一個人有了篡位想法,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那樣的實力,能不能應對得了全國敵對勢力的討伐?你一但稱帝,立刻就成了眾矢之的,不論原來你的敵人或者朋友,都會組成統一戰線對付你,打起共討逆賊的旗幟堂而皇之地消滅你。

當曹操的勢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時,一次孫權就勸孫權稱帝,曹操知道孫權對他沒安好心,過後說:這孩子是要把我放到火上烤呀!他一直緊緊抓住漢獻帝這個招牌,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義上不是皇帝,卻有皇帝一樣的權利,把皇帝玩於鼓掌之中。試想,假如他取代漢獻帝登級,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當朱元璋的勢力已經相當強的時候,有謀士給他提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一策略,這是朱元璋能夠笑到最後的高明策略。

急於登級取代前朝的例子,如王莽,在他把持朝政而仍然尊劉姓皇帝為傀儡時,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一一旦稱帝,立即成了眾矢之的,在各股勢力的討伐下,很快身敗名裂。

近代的袁世凱也是一個例子,他原本已經當上了大總統,還嫌不過癮,還要開歷史倒車當皇帝,在全國各地的討伐下,很快倒臺,落了個壞名聲。雖然他不是篡位,但是要當皇帝,別說廣大有了革命思想的人不接受,連那些有保皇思想的人也不接受。

也有篡位成功的例子,如燕王朱棣就篡了其侄子建文帝的位。那是因為他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就那也費了老大的勁了,還是自家窩裡鬥,叔叔打侄子,阻力仍然那麼大,為了壓服人心,殺了多少反對他的人!

總之,傳統的正統思想相當強大切頑固,歷史上不論誰,要想挑戰它,要仔細掂量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