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完整阅读本文可能需要一定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如果笔者的行文或用词,导致读者有任何疑问之处,欢迎随时留言或者私信讨论。

本文试图探讨什么是价值策略,什么是成长策略?(以及它们的驱动因素(因子)是什么?)

到底是二十倍估值好?还是五十倍估值更能涨?

什么时候该买白马?什么时候要看黑马?

为什么2017年我们要买茅台?为什么2020年我们要买宁德时代?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很多投资者一听到成长股,很容易想到,小而精的独角兽,一听到价值股,很容易想到大白马。这种认识很常见,但是其实并不准确。成长VS价值,和,小盘VS大盘并没有关系。

那么成长股(成长策略)、价值股(价值策略)的定义从哪来的呢?

最早的股票定价模型从CAPM开始,把股价的波动归因为市场风险(贝塔)和特质风险(阿尔法),以及模型的残差项,后来进一步的实践中,大家发现残差项实在太大了,大家可以对比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还有沪指,可以发现,长期看,三者的相关性并不强,互相之间也很难看出什么涨跌规律。于是,尤金珐玛拓展了CAPM的维度,增加了解释变量,增加了市值因子(size effect)和价值因子(value effect)后,发现,股价的波动(收益)可以进一步由这三个因素来解释,珐玛开了头以后,数学家/金融数学家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不断的补充因子,目前最新的量化模型,因子有上百个也不奇怪,只要这些因子满足条件就行。

因子的本质是坐标系,股价是等待回归分析的变量,一个因子就是一维坐标,N个因子就是N维坐标,坐标之间只要满足互相独立就行(互相垂直,很好理解,坐标之间互相没有解释度,有的话也可以,做正交处理就行)。正交维数越多,残差越小,说明离充分解释越接近。当然,实际中,如果增加因子,给每天的跟踪交易是带来新的工作量,收益的提升未必匹配,所以实践中,并不是以挖掘所有因子为目标的。因子合适更重要。

尽管后世数量金融学家或者交易员们不断补充着因子,但是珐玛提出的,市值因子,和价值因子,一直是最经典的衡量指标,目前也是很多大型指数编制的基础,因为简单往往更美。

股价的收益来源得到了分解,由此也衍生出了,专门持有小市值的交易策略,和专门持有价值股的交易策略。以上,我们可知,市值大小和价值与否,独立不相关(统计意义上,互相正交),所以用这两个维度,可以有,大盘成长股,大盘价值股,小盘成长股,小盘价值股,四个品类。

成长策略,就是专注于投资成长股的策略,价值策略则是专注于投资价值股的策略,那么,什么时候该投资成长股,什么时候该投资价值股呢?

我们希望用更多数据考察问题,所以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考察给定不同的市值效应条件,对大盘股来说,长期看,成长股是显著跑赢价值股的,对小盘股来说,成长策略的相对收益则不是很显著。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锁定市值因子(size effect)后,我们发现,结论更清楚了,对大盘股来说,成长策略的胜率更高,对小盘股来说,则不算明显。

进一步的,我们想考察,具体什么样的时间段,成长策略比价值策略是有显著超额收益的,然后看看那些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以期望,进一步的看看什么样的因素,决定了我们应该持有成长股,还是持有价值股。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我们取正负一个标准差以外,为成长股显著跑赢价值股的时间段,可得: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可以看出,成长策略显著超越价值策略的主要时间段为1999年5月至2001年3月,和2017年5月至现在。上一次是互联网泡沫,这一次是新能源和互联网2.0的双轮驱动行情。

一个有趣的结论是,成长股在空间上取胜,价值股在时间上取胜,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持有价值股是会有更高的回报的,但是成长股的短期表现,很容易在最终结果,也就是空间上补回。(笔者认为合理,这是风险收益成正比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均衡,持有价值股,长期看承担了更低的风险,时间上的风险低了,空间上的回报就会低,成长股反之,时间风险高,空间回报大)。

看看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是不是有类似的持有体验。

我们看看导致成长策略显著跑赢价值策略的,美国两轮科技股牛市,都有什么共性,什么条件下该持有白马,什么条件下该看黑马?进一步的以便于我们思考,国内成长股行情,科技股行情,科创/创业板行情的延续性如何。

我们先自下而上思考,再自上而下取证。

相对于价值策略的寻找“低估值/高分红”,成长策略更看重于标的公司未来成长性的确定性,对于成长性,以及成长性的确定性,愿意付出一定的估值溢价。

那么动态地看,放到广谱的收益率矩阵里看(股、债、商品等大类资产同类化),当未来的不确定性大,现金流贴现率大的时候(现金流贴现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稳定现金流类资产的估值越大(风险溢价小,贴现率小,贴现值越大),反之,当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小的时候,风险类资产的价值越高。

简而言之,就是,当经济衰退预期强的时候,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有估值优势,当经济复苏预期强的时候,风险类资产有估值优势。而价值策略的个股,债性更强,成长策略的个股,股性更强。因此,我们可以从理论出发,认为,当增长预期不好的时候,投资者认为分红比成长更重要,当增长预期很好的时候,投资者会认为成长比分红更重要。

我们看看美股历史上,是否这样?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首先从景气周期看,美国九十年代以来有三次显著的景气周期,93年到00年,02年到07年,还有16年到现在;其中,消费者预期较好的景气周期只有00年那次和16年这次。似乎我们可以认为,美国成长股的相对收益需要经济景气预期支撑,如我们前面分析,但更重要的是,似乎还必须是消费景气预期推动的。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期限利差也显示,宏观因素似乎只是成长策略启动的必要但是并不充分条件,06年的牛市,成长策略并不显著。具体来看,我们知道,2002至2008年美国经济周期的景气,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当时房地产证券化,以及次级债务进一步的衍生品化,导致的房价、债务、消费,三者互相作用,协同上涨的正反馈增长。止步于美联储为了控制经济过热,主动把利率调高。

可见,宏观上的复苏预期以及宽裕的流动性支撑,叠加微观上的产业政策或者行业景气度提升,可以促进成长策略跑赢价值策略。

我们再来看国内,价值股的典型代表,贵州茅台: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过去几年,茅台的估值一直稳定在30倍中枢位附近,估值的波动较小;

基金经理讲投资:成长VS价值

我们再看宁德时代,2020年以来,出现了显著的估值提升的行情,

为什么呢?能持续多久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如前所述的,在宏观经济有一定复苏预期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又非常友好,本身就给成长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第二点,就是科技股行情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它往往不是孤立的。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溢出,一旦局部地区,或者局部行业,出现新的技术进步,很容易扩散影响其他地区,或者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进步。

比方说,尽管当年网络技术在硅谷蓬勃发展,但一定会给全球其他国家也带来正面影响,这和基建、地产没有跨区域的外部性不一样,技术的进步,是有很强的复制性和外部性的,所以当年,尽管A股受市场体制和宏观经济因素,并没有显著的牛市趋势,但在纳斯达克强烈的上涨趋势带动下,依然启动了历史性的“519网络股行情”。

科技股的情绪是可以跨区域扩散的,因为技术进步有很强的外部性。

放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医疗设备,还是新能源汽车,全球在更紧密的生产合作产业链分工下,技术进步的外部性更强了。美国市场的行业内公司,比方说特斯拉在提升估值的时候,其中国的可比公司,或者上下游产业的公司,也会在很快时间内同步提升。

综上,我们可以基本认为,成长股的行情,受益于本轮经济复苏预期及货币政策为土壤,同时国内产业政策扶持,以及全球范围内科技股的系统性,同步估值提升。在以上因素未有逆转或者趋势走弱之前,成长策略,科技股的行情将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