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每年的双11和双12,都是购物狂欢节,也成了爱书人的屯书日。

根据当当官方微博,今年11月11日当天前5分钟总订单量达到599278单,售出图书2494196册。

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售出50万册图书。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这对实体书店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各大电商平台作为图书市场的巨头,纸质书的价格战不仅仅体现在特定的节日,平日的折扣,满减、包邮等各种优惠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网上购书。

消费者转战网上书店,实体书店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实体书店现状

在中央连续出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在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一些品牌、特色实体书店主动转型升级,重新焕发出活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可喜的进展。

实体书店继续保持图书零售市场主体地位,数量有所增长

2012-2018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稳步增长,2017年底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到803亿元,品种规模达到189万众,分别同比增长14.55%和8.99%;2018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增幅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了增长态势,码洋规模和品种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1.37%和2.53%。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在前几年的“倒闭潮”中,一批经营不善,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读者需求的实体书店退出了舞台。但同时,资本、政策与文化相结合,在市场上又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实体书店。一些品牌书店、特色书店、专业书店在坚守中求新求变,通过注入新血液,创新发展模式,开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

一些新鲜另类的书店,如社区书店、体验书店、书吧、文化Mall等新型书店层出不穷,满足了读者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如昆明新知集团新建了5家连锁书城,并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等国家建设了5家国际连锁华文书局;北京字里行间新开了12家门店;上海钟书阁也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现有16家钟书阁连锁书店的基础上,再新建12家连锁书店。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从被“体验”到主动“体验”,实体书店实现服务升级

前几年,大多数实体书店还停留在传统售书模式阶段,基础设施陈旧,环境不尽如人意,服务被动保守,不能很好地满足新生代读者对书店的购书环境、文化氛围、便捷购书的新需求,本身已难留住读者。因此,网上书店一旦大打价格战,实体书店就沦为网上书店的“体验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们看到如不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生存都是困难,更不要谈发展。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因此书店经营者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借鉴中国台湾诚品、日本茑屋以及欧美国家一些优秀实体书店的做法,在商业模式、经营方式上积极创新,找准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通过完善图书品种、改善卖场环境、增强读者购物“体验”、优化支付手段等,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服务升级。实体书店终于焕发出强大的活力,迎来读者群的同时也为书店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实体书店实现功能突破,向文化创意、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延伸

近几年,在对外学习和探索转型的过程中,实体书店逐步认识到书店不仅仅是售书场所,不仅是卖场,同时还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还是文化广场,这个功能是网上书店所不能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 2018年仅全国127个大型书城就举办各类读书活动达6249场次,吸引了数十万名读者走进书店,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如前所述,尽管政策利好使得实体书店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调研情况显示,实体书店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仍然阻力重重,其困境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体书店购书群体持续缩减

实体书店普遍反映进店购书群体较十年前有大幅度的下降。据北京图书大厦反映,在客流中,有70%的顾客是只看不买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数字阅读的冲击,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繁荣,尤其对购书群体造成了分流,影响了纸质书籍的销售;二是网上书店的低价冲击。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在价格上,网上书店比实体书店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能够以低折扣甚于低于成本价销售,抢夺市场占有率,对实体书店的销售产生了较大的挤占效应。很多实体书店往往沦为网上书店的“体验店”。

2实体书店经营成本上涨压力无法缓解

不断上涨的房租和员工工资被认为是加速实体书店凋零的两大重要因素。近几年各地房租、人力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民营实体书店尤为明显。在被调查的民营书店中,书店租金占经营成本比重最高,大城市的店面租金成本普遍占到成本的30%~40%,有的甚至更高,且仍在逐年上涨。因无法支付房租,许多实体书店不得不向偏远地区或向“二楼”迁移。人力资本急增,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的店员薪酬逐年上涨,也相应增加了经营成本。减免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润很容易被不断上涨的房屋租金和员工工资所抵消。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3盗版屡禁不止,冲击实体书店

盗版书一直是实体书店的一个重大困扰,盗版书等非法出版物一方面影响了正规出版物的销售,成本上的极大优势使得个别实体书店铤而走险,在正规书店中夹杂盗版书销售;另一方面,盗版图书屡禁不绝,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盗版图书将正版图书挤出市场,造成坚持诚信经营的实体书店经营丧失信心。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4实体书店自身观念陈旧或经营不善

抛开以上外因,一些书店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经营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书店经营者观念保守,不研究读者需求,产品雷同性较高,缺乏创新和特色;二是功能单一,缺少应有的文化活力和吸引力,阅读氛围不足,留不住读者;三是营销观念落伍,不能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做宣传推广和便捷支付,与时代相脱节。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读者对书店有了新的期盼,特色化、个性化、精品化、便捷化、舒适化是新一代读者对书店的理想要求。要想把读者留住,就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研究读者需求,研究经营管理,不断改善优化服务。

线上线下齐发力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融合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成重要模式

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从对立走向并存并融合发展已成图书零售市场的“新常态”。几年前,全球最大图书电商亚马逊在西雅图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名为Amazon Books的实体书店,集合线下和线上书籍销售的优势,成为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实体延伸。

随后,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宣布推行开设实体书店计划,计划3年内开到1000家,实行线上线下同价,重在增强顾客“体验”。而在此之前,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实体书店已经开设线上业务。如浙江新华的博库书城,四川文轩的文轩网,在全国网上书店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繁荣,O2O模式更添新业态,如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阅淘网”,深圳书城推出了云书城和微商城。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线上线下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线上营销、线下体验、交易方式多样化,已成为图书零售市场的重要模式。

线下体验店

书店,两个美好的字眼,常常被誉为城市的灯塔。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甚至从数年前就开始被不少媒体宣判“死亡”。

然而,当很多人都以为书店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时,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逻辑发现了书店作为“文化杠杆”的巨大价值,一时间,关于实体书店的价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深度挖掘。

樊登书店

樊登书店——是一家新零售模式下复合业态的新型实体书店。它是在樊登读书会的基础上,设立的供读者线下体验的阅读场所,打造了移动互联网与实体书店相结合的阅读模式。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樊登读书”是由曾经的央视主持人樊登一手创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机构,提供形式多样的精华解读,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樊登读书会APP上,进行分享传播,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樊登书店正是基于其庞大的线上阅读会员群体所建立的,因而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店,更像是一个学习中心。

它是“书籍阅读学习线下交流互动的地方,是企业培训落地翻转实操的地方,是生活美学课程体验参与的地方,更是会员们可以发挥认知盈余教学相长的地方。”

当当书店

创意特色的当当网实体书店,成功入驻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泉城。在贵和购物中心里,翘首等待与读者的亲切会晤,这也是当当网在济南开设的第一家实体书店。

埃米莉·迪金森的诗中说,“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当当书店的10个品类馆,40000个品种书籍,100000册的庞大图书量,在任何时刻都是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奠基。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当当书店给泉城人民带来的,除了文化的追求和满足,还有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商业中心的它一繁一简,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当当书店由全球最大中文网络书城——当当网,倾力打造的线下实体会员专属书店,给予用户超高品质的专享文化体验。就像当当书店的读者理念一般:anywhere,anytime,与当当亲密接触。

除了书籍带来的满足感,简约高端的装修风格也让人乐不思蜀,原木色的色彩主基调,搭配星星点点的灯光和色彩,置身其中,只想与书籍再多一会儿的独处时间。当当书店除了图书区之外,文创区和生活礼品区也值得一看,这是一种给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倡导实用之美的理念,让不少青年读者流连忘返。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十点读书

全网拥有5000万+粉丝的十点读书,在厦门万象城开业了全国首家书店,这也象征着这个处于新媒体行业金字塔顶的大V,正式挥师进军线下。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十点读书布局线下书店的初衷:给线上的读者提供一个无距离的空间,让他们拥有一个纸质阅读以及交流分享的场所。

除了图书、咖啡餐饮、好物零售等新型书店标配外,十点书店还在店里开起了微型“大学”,更把展馆、声音剧场的概念都搬进了书店,可以说是书店界的又一新物种。

十点读书把其线上内容付费的产品——十点课堂,开进了十点书店。而在书店里的课堂区域,更像是一所“书店里的生活大学”:近百位国内外一线导师,将在书店分享女性成长、人文见识、职场提升等干货。

运营|寒冬之下,实体书店生存指南

十点书店更在前厅,设计了一个声音剧场——这里放置了一些极具设计感的,能听到声音的装置。读者可以在这里,以沉浸式的体验,收听十点读书标志性的主播音频,一秒穿越至每晚阅读的温馨时光。

目前来看,因为这几家开店时间都还不长,很难用数据看出效果。所以本质上,我们并不认为这几家书店线上流量能给线下实体店带来多大爆发量,其关键还在于线下的业态呈现。如果线下流量还是做的很好,再加上线上粉丝粘性,将有可能成为新零售的代表。

无论怎么说,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性的模式能不断涌现,这样才会给市场带来新机会。


我们的理念

设计是将平凡变成非凡

不选择捷径

一步步走

一天天拼

认真,踏实地全神贯注的做好一件事

做精一件产品与服务

让作品在我们自己手中不断升华

因为工作

我们快乐

因为专业

值得选择

Make your shop perfect !

知合让您的店更加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