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正如我们一直所预测的一样,美国人累计确诊人数,在4月30日突破106万,死亡人数6万。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此时,很多人可能会想当然的脑补,美国医院里的情形一定跟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样:

病人,聚集的如人山人海,医生,已经忙得喘不过气来。

现实是:医院里,病床空荡荡,医院外,尸体堆成行。

1

中国4.2万名医护挺身向前

美国4.6万名医生被裁员

2个月前,湖北武汉: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飙升。

危难之际,为了支援湖北和武汉,全国各地医院纷纷组织起由4.2万人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奔赴前线。

2个月后,美国:疫情告急,确诊人数超过100万,单日死亡人数超过4000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纽约告急!新泽西州告急!马萨诸塞州告急! 加利福尼亚州告急!

伊利诺伊州告急! 宾夕法尼亚州告急!

美国迎来至暗时刻!

本该是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刻,却有4.6万余名医护人员被裁员。

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商业内部》,著名新闻评论网站Vox等媒体的报道,因为疫情影响,美国医院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个月,全美就有约46000名医护人员遭到解雇,医护人员的失业数创下了近30年来的新高。

而需要领政府事业救助的2000万人中,就有这4.6万余名医护人员。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美国特鲁姆研究所关于医护人员失业数据的统计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众多裁员的医院中,

经营着51家医院的医疗公司(医疗公司!医疗公司!医疗公司!)Bon Secours Mercy Health裁掉了700多名医务人员;

经营着21家医院的医疗公司Ballad Health裁掉了1300名医护人员。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大量医护人员被裁掉,许多医院只能暂时歇业或者是关掉许多暂时非必要开张的科室。

于是,很多医院内,病床变得空荡荡。

2

医院里数万病床空荡荡

医院外数万尸体无处放

但与医院内空荡荡的病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地方,尸体已经多得无处存放。

一名护士给朋友发去的一张照片显示,一家医院的走廊两边,白色尸体袋和黄色尸体袋已经排成行: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尸体已经多到装不下,长时间的搬运和运送尸体已经让司机习以为常,对死者没有任何敬畏,双脚直接踩在尸体袋上: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尸体被直接杂乱地被存放在医院的空房间中: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直接堆在住户的仓库: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尸体也开始出现腐烂发臭: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拉到死亡岛上,装在简易木箱中,草草埋葬: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直接把冷藏车开到医院门口,充作临时停尸房: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或被堆放在医院停车场的冷藏箱内: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但即便如此,对很多家庭来说,亲人能够死在医院,已经是十分幸运。

还有很多家庭,被感染的亲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送进医院,最后再在家中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能赶来处理死者们的遗体。

因此,他们不得不跟自己亲人的尸体共处一室。

一位没有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妇女崩溃地说道:“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来,将在家中死亡的人的遗体运走?”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一边是可以照顾病患的医护人员被大规模辞退,一边是因新冠病毒死去的人大规模横尸医院。

无比魔幻的现实在美国上演着。

3

资本的冷血疯狂,颠覆你的想象

而造成这些人间悲剧的,是万恶的资本。

毫无疑问, 美国的医疗条件,是世界上最好的。

但一个无法忽视事实是,这背后,是一张又一张的天价医疗账单。

一名婴儿在美国旧金山的医院里喝了一杯奶,然后睡了一觉,结果父母第二天就收到了一张收费18836美元的账单!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一位女儿进了一次医院,做了个心脏手术,住了五天院,结果,父母在北京一套房子就没了。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这一张张的天价账单,基本都来自美国的私营性质的医院。

而占据美国医院85%以上的私营性质的医院,主要目的不是治病救人,而是赚取利润。

所以,在美国,普通人只要去一次医院,如果没有保险就会倾家荡产

疫情袭来,大量病人倒下,穷人没钱进入医院,而那些进得起医院的富人入院之后,没有特效药物。

也不需要进行大型手术,医院便少了一大部分收入来源,而其他的常规治疗和非紧急手术又大规模停止。

这些平时赚得盆满钵满的医院,瞬间利润锐减,账面盈利难堪,资本就会出面干预。

4月份,美国排名第一的医院梅奥诊所,每周的收入减少了1.5亿美元。如果疫情持续下去,梅奥诊所今年年底将至少损失30亿美元

在疫情还不太严重的密苏里州,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常规患者的减少和手术室调期,全州所有医院的损失每天达到至少约3200万美元,每月达到近10亿美元

面对收入的锐减,辞掉医护人员就成了资本在疫情面前能做的唯一选择。

资本是残酷而又冷血的,它始终盯紧的,是账面上的受益数字,而非失去生命的普通人的数字。

4

最温情的与最残酷的一幕

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镜头,其中,有很多可能会被遗忘。

但是,下面两幕镜头,却让许多人终身难忘:

夕阳西下,日落黄昏,援助武汉抗疫的刘凯医生,推着87岁的老人王欣去做检查。

当时的景色美得让人陶醉,于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身穿防护服的医生,驻足欣赏落日风景。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后来,在刘凯医生的的精心照料下,王欣老人出院了,哽咽着抱着医生。

第一幕镜头之所以难忘,因为它仿佛让我们忘记了我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是岁月静好,阳光环绕。

第二幕镜头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让我们觉得,这不是一对医患,而是一对父子。

而在已经变成人间炼狱的美国,每时每刻都有人间惨剧在发生,有很多被镜头拍下,成为历史的见证,也有很多被遗忘,成为历史的灰尘。

但是这一幕,也许会在让许多美国人终身难忘 :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美国一名17岁的少年因为没有购买相应的保险,被医院拒绝救治,后在转院途中突然停止了心跳。

多么阳光,多么可爱,多么帅气的男孩子啊,他本来可以活下来,然后读大学,工作,还有可能从政,成为美国总统,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只可惜,这一切一切的假设都要有个前提:有钱

而即便他被救活了,后半生,他也可能在某一天被债务压垮。

因为,美国的新冠疫情治疗,国家承担不会承担费用,所以,无数的人即便已经发烧咳嗽,也不会去医院。

因为,他们明白,结果都一样,要么被病毒杀死,要么被债务拖死。

但在中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所有的确诊患者的治疗,不管是轻症重症,一律由国家负担,那怕费用超过一百万。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所以,国家全额报销的政策出台之后,没有哪个疑似患者需要担心治疗费用而不去检测,也没有哪个确诊患者因为担心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在中国,医生是守护患者的天使,医院是挽救生命的天堂;

在美国,医生是一种看病的职业,医院是残酷嗜血的怪兽。

5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全中国排名第一的医院,叫协和医院,凌晨四点的时候,它外面是这样的: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全美国排名第一的医院,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医院,叫梅奥诊所,四点钟的时候,是这样子的:

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在中国

看到这一组照片,很多人立马会说:

中国人真是太悲惨了,医院太少,看个病都要凌晨四点就排队;

美国人真是太幸福了,医院好多,最好的医院都看不到病人。

但其实,背后的真相是,北京协和医院之所以在凌晨四点还能排起长队:

一是因为它的医疗水平全国领先,二是因为它的医疗费用还能让大多数人承担。

美国梅奥诊所在凌晨四点还空空如也,是因为这里虽然有全球最高的医疗技术,但是其医疗费用让全美国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

在中国,再难再贵,还能看得上医生,在美国,却大门都不能进。

关于北京协和医院和美国梅奥诊所,还有一组数据对比更加扎心:

北京协和医院年接待人数约266万,美国梅奥诊所的年接待人数约116万,只有协和的一半。

但是,北京协和的员工数是4000,梅奥诊所的人数是61000,是北京协和的15倍。

于是,很多人会说,这充分说明,美国的医疗条件比中国好很多。

现实却是,梅奥诊所之所以接待人数如此之少,是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只有少数权贵才有能支付。

员工人数如此之多,是因为要将最好的服务给到少数有能力支付的病人。

背后更深层的本质是:

中国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是我们的医护人员的超负荷的工作付出守护出来的,是国家的巨额的医疗投入支撑起来的。

而美国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属于少数权贵的,用超额的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砸出来堆出来的,用牺牲普通人免于疾病的自由换来的。

很多人抨击中国的医患关系,赞扬美国的医疗制度。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美国的医院,是有富人续命的俱乐部,而穷人绝望的断魂场呢?

咱们的医院,病人是多了一点,医生是少了一点,环境是吵了一点,医药费是贵了一点。

但无论如何,医院的大门咱们进得去,顶尖的专家咱们见得到,昂贵的药物咱们吃的起。

所以,有一种幸运,叫生病时生在中国。

6

躬身入局,才有最好的结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一场疫情,让我们知道,守护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人。

不是:

平时在电视上前呼后拥的流量明星;


平时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专家公知;


平时占据各种头条贡献大瓜的富豪;

……

而是:

我们平时生病住院时你觉得不耐烦的普通医生。

他们之所偶尔会不耐烦,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负荷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是因为他们也会偶尔惦记家里的老人孩子;

是因为他们虽然顶着神圣白衣天使的光环;

但不过是像你我医院需要养家糊口的凡人;

他们也会疲,他们也会累。

希望这次疫情之后, 咱们都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理解我们国家的难处,宽容医护人员的偶尔的烦躁;

理解问诊缴费取药等待时间的漫长,宽容我们医疗体系暂时的不完善。

也希望这疫情之后,我们能够更加尊重我们的医护工作人员。

追星时,追那些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而不是岁月静好时疯狂吸金,灾难来临时夺路而逃的网红、演员、歌手。

立志时,做那些做攻克疑难杂症,守护人民健康的医学专家,而不是昧着良心发国难财的商人。

也希望,也不要再只是抱怨我们的医疗体系不完善。

如果,你觉得是因为医生太少,那就以身作则,多尊重医生,多爱护医生,争取让更多的人做医生。

如果,你觉得是因为医疗投入不足,那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觉得是因为咱们的病人太多,那就带头倡导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让病人逐渐变少。

因为,只有每个人都躬身入局,而非成天抱怨,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日新月异,奋勇向前。


- End -


作者:清欢主创团,首发于公众号清欢读书会,全国中小学生和家长都在看的深度教育号。来源:清欢读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