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01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有多少人還能堅守初心?在自顧不暇的時刻,有誰還會去在意一個陌生人的死活?當遭遇生活的暴擊,人生都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完全看不到的未來,一個人靠什麼完成與自己的和解,和對生命的救贖?又是什麼力量讓你有勇氣和強大的勢力抗爭,即便孤立無援也不願妥協更不曾低頭?

所有答案都在《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中。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聞香識女人》是導演馬丁·布萊斯特執導的一部劇情片,自1992年在美國上映,播出至今已經27年,卻依然熱度不減,豆瓣50多萬人參評,給出了9.0的高分。

憑藉此片,男一號的飾演者阿爾·帕西諾,一舉摘得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和第50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兩項桂冠,演員克里斯·奧唐納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除此之外,導演馬丁·布萊斯特和編劇博·古德曼分別獲得這兩個獎項的提名和金球獎的最佳編劇獎。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影片講述了一段情如父子的忘年交,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關於堅守和救贖的故事。

弗蘭克中校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在一次意外中被炸瞎了雙眼,查理是一名高中在讀的窮學生,無意中撞見了幾個富家子弟對校長的惡作劇,成了校長懲治“真兇”的目擊證人。

本來是毫不相關的兩個人,卻因為一則招聘廣告,被命運的繩索捆縛在一起。

感恩節期間,查理應聘了弗蘭克中校的短期護工,被弗蘭克帶入一場莫名其妙的旅行。

即便他們互相一點也不想和對方產生交集,卻還是因為同樣糟糕的處境,和同樣潛藏在心底的良善而建立起深厚的忘年友誼。

因為未死的良知和對正直與原則的勇敢堅守,讓他們在自己人生的至暗時刻,找到了通往未來的出口,在互相幫助中,完成了對彼此的救贖與自我和解的過程。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02

有時候,我們都需要一個正確的“引路人”

弗蘭克中校人生閱歷豐富,他驕傲又自負,最討厭被別人憐憫。

加上他本身又是一個十分信奉“經驗主義”的人,所以,即便他眼睛看不見,卻憑著對人和對事物精準的判斷,時時處處都要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

長期黑暗的世界讓他焦慮暴躁,毫無樂趣的生活讓他的人生猶如煉獄,他想要完成幾個心願之後,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需要有一個人幫忙,這個人就是查理。

在影片中,查理和弗蘭克可以說是互為彼此的“引路人”。

作為看護,查理需要做的是幫中校看好腳下的路。而弗蘭克,他的身體言行無時無刻不是在給查理上一堂生動的人生經驗大課: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必考慮他人感受,慾望至上,良知已死的“經驗主義”。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查理不願意對校長說出那幾個惡作劇的人是誰,因為他覺得出賣朋友是不對的,即便那幾個人根本算不上他的朋友。

校長威逼查理,如果不說出來那幾個人的名字,學校將開除他,還以推薦上哈佛的名額作為利誘。並通知查理,感恩節後,學校將根據他和另一位目擊者,喬治的證詞而做出最後的決定。

弗蘭克知道後,他讓查理說出事情的真相去換取上哈佛的機會,否則將一輩子守住他家的小便利店,到死跟人說的一句話就是“謝謝光臨”。

他告訴查理:

世上有兩種人,勇於負責的人和尋找靠山的人,靠山比較好。

表面上,弗蘭克是一個性格桀驁的人,他討厭別人拿他當一個沒用的瞎子看待,他暴躁,易怒,待人苛刻,說話惡毒,以此證明自己的存在。

他無法聽從命運為他所做的安排,不能接受餘生要與黑暗為伴的殘酷事實。

但實際上,無論是他想死的念頭,還是他傳授給查理所有讓他免於受苦的“經驗”中,卻無一例外都是對命運的屈從。

弗蘭克矛盾的人物性格,讓他同時對人生充滿著最深的絕望和最熱切的期待。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至於查理,他對自己“引路人”的差事盡職盡責,不僅幫助弗蘭克完成了他所有的“遺願”,還阻止了他的自殺行為。

在他眼裡,有“一定要做的”事情,比如在自顧不暇的時候還一直陪在弗蘭克身邊,和“就是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用出賣別人換取自己的利益。

這是一個十七歲少年對良知和原則的堅守。

相對於雙目失明卻耳聰心亮的陸軍中校弗蘭克,查理雖然視力正常,但他對人情事故的一無所知,其實更像是一個在人生中摸索前行的瞎子。

因為心底的良知,他對一個陌生人的生死執著不放棄,因為對原則的堅守,他對校長開出的優厚條件不為所動。

他循規蹈矩向著堅持的方向行進,當遭遇同伴的背叛,他孤身一人與強大的勢力對峙,就算即將成為別人的“替罪羊”也絕不妥協。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而弗蘭克這個真正的盲人,他洞悉人心,熟知人性,他清楚地知道人生的“捷徑”該怎麼走。

但那又怎麼樣?他還是險些敗給了生活。

我一生都在反抗任何人,反對所有事,這樣才能證明我的重要。而你,卻在為你的原則反抗。

查理對人情世故一無所知,但他在命運的裁決中,緊握手裡那根原則的韁繩,不氣餒不投降。

搞砸了又怎麼樣,人生應該勇往直前。

有人一分鐘內過盡一生,有人走過半生才終於發現,生命的光亮並不是靠眼睛看到的,它來自於內心。

所以,我們有時候需要一個正確的“引路人”,他能讓你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在頹喪中勇敢向前。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03

“經驗”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它有時候可能會把人帶入歧途

弗蘭克喜歡女人,對女人的熟知以及他異常靈敏的嗅覺,讓他對女人身上的味道有著超常的辨別力,他甚至能通過一個女人身上的香水味識別出她的身高、髮色和眼睛的顏色。

影片的名字卻叫做《聞香識女人》,講述的卻是兩個男人的故事,其實這也是對弗蘭克過於倚重“經驗主義”的一種暗喻。

在結束生命前,弗蘭克選擇了從偏僻的新罕布爾來到美國中心城市紐約,做為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站。

他帶著查理住最高檔的酒店,到最貴的餐廳裡吃飯,和美好的女子唐娜共舞探戈,與被大人物交口稱讚的女人共度良宵。

這一場生命盡頭處的狂歡,除了讓弗蘭克內心更加空虛和失落,對人生感到更加無望,他絲毫沒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滿足。

繁華的盡處,往往是最深的落寞。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在他的人生經驗裡,美麗的女人應該存在於像紐約那樣繁華熱鬧的大都市中,徜徉於燈紅酒綠的高檔餐廳,和名流聚集的絢麗場所裡。

但最後有望走進他生命中的女人,並不在他的經驗判斷範圍之內,她是貝爾德學校的政治學教授,她在偏僻而又安靜的校園裡,她不是因他的出手闊綽而來,而是因為他在幫助查理走出困境時,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生出了傾心愛慕。

命運兜兜轉轉,你循著“經驗”一路追逐,苦心經營、費力到達的終點卻是一場空。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就像你一直尋尋覓覓而不得的一個人,在決定放下的時候,一轉身,卻發現她就在你出發前的原地。

機緣有時候其實並不玄妙,你做什麼樣的事,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

弗蘭克費盡心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卻始終難以抵達。當他學著像查理一樣,把自己的煩惱暫時放到一邊,為別人的事操心時,卻意外收穫了人生的驚喜。

可見,有時候“經驗”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它會桎梏人的思想和行為,把過於信奉它的人帶入歧途。

原則和善良才是精神的燈塔,指引一個人在人生的至暗時刻找到出口,只有不滅的良知才能讓人擁有內心的寧靜和靈魂的安妥。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04

一場原則戰勝“經驗主義”的博弈

在影片的結尾處,弗蘭克中校在貝爾德學校的演講,是整部電影的高潮部分,他激越高昂的演說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掌聲。

其實在每一個人的人生岔路口,人們很容易就知道走哪一條路是正確的,但是大多數的人會選擇捷徑,因為正確的路太難走了。

查理選擇的就是一條正確的路,明知要吃盡苦頭,還是堅持做那個棄捷徑繞道而行的傻子,固執地以一己單薄之力勇敢堅守著。

弗蘭克的演講不僅撐起了《聞香識女人》這部影片的高潮,更成了後來所有劇情電影中難以超越的經典。

除了他如演說家般精彩絕倫的演講,更因為這是一次對所有人德行的考證,是為了原則而堅守,還是為了利益而妥協之間的一場較量。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對錯從來就不難區分,它們其實一直就住在每個人的心中,從未缺席過。

雖然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堅持原則和堅守正直的踐行者與實施者,但每個人都願意把自己手裡這裁決的一票投給正確的一方。

所以在這一場原則戰勝“經驗主義”的博弈中,不只是弗蘭克和查理兩個人的力量,而是得益於每一個心中住著正直的人。

影片的另一處經典是餐廳裡弗蘭克和唐娜跳的那支探戈,弗蘭克像個真正的紳士一樣,他揮灑自如的舞姿裡,釋放的是最真實的自己,沒有黑暗世界的陰鬱與無奈,只有他流光溢彩的人生,流暢而飛揚。

舞曲的名字叫做《一步之遙》,生與死之間只一步之遙,心靈的天堂和地獄之間,亦是一步之遙。

命運翻雲覆雨,掙扎與成全,其實都在一念之間。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05

經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共鳴性。這部電影以悲情的表現手法,烘托出了一種溫情的氣氛,恰恰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

劇中角色內心的掙扎和細微改變,就像一根厲刺般,輕易就穿透我們身上的層層鎧甲,直達靈魂深處。

那些曾是我們想要堅持,而最終沒能堅持的,和我們曾經想要改變,卻終究無法改變的。被丟棄的珍貴,被深埋的生命熱情,都近在眼前,歷歷在目。

幾欲僵死的心好像被人按下了激活的按鈕,打開了被經驗禁錮的心門,重又看到溫情,看到美好,得到可以堅持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當內心充滿彷徨掙扎和無助時,它是治癒的良藥,是穿越時空而來的一股暖流,更是支撐精神不倒的標杆。


文|葉子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