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世衛組織1月31日凌晨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本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本次疫情的嚴重程度不言而喻,中國的各行各業必然受到全方位的衝擊,各行各業的行為模式都將受到影響。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餐飲行業,首當其衝。根據恆大研究院在近日發佈的一份疫情報告中估算,受此次疫情影響,餐飲零售業僅在春節7天內的損失就可能高達5000億元。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1月31日的集中專訪中透露:目前賬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最多也只能再發3個月工資。因此,餐飲行業的發展、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成為了我們在本次疫情中重點關注的對象。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政策,我們總結了餐飲企業關注的五大板塊的注意事項。

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目錄:

01餐飲企業的復工問題

02餐飲企業的勞動用工問題

03與食材供應商的合同履行問題

04餐飲企業的租金減免問題

05疫情期間的經營政策和稅收優惠問題

一、餐飲企業的復工問題

1、地方政府是否有權做出停工停業及復工時間限定嗎?

答:2020年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該通知將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隨之,各地方政府紛紛發佈企業復工通知,如《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延遲我省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全省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涉及保障城鄉運行的供水、供電、油氣、通訊、公共交通、環境保護、市政環衛等行業,疫情防控必需的醫療器械、藥品、防護用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等行業,群眾生活必需的超市賣場、食品生產、物流配送等行業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除外。用人單位應當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條:“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二)停工、停業、停課……”

可見,包括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內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為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有權採取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動”,限定復工等時間。政府要求停工停業及復工時間有法律依據。

2、延長假期及延遲復工期間,餐飲企業可以強制復工嗎?

答:不可以,延長假期和延遲復工期間系各級政府為應對疫情而釆取的緊急應對措施,但例外行業除外。湖南省規定,以下企業可提前復工:涉及保障城鄉運行的供水、供電、油氣、通訊、公共交通、環境保護、市政環衛等行業,疫情防控必需的醫療器械、藥品、防護用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等行業,群眾生活必需的超市賣場、食品生產、物流配送等行業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針對復工問題各地方政策存在差異,還有一些省市也明確表示餐飲業可以提前復工,如上海市經信委就明確餐飲行業屬於保障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行業,可以提前復工。

3、《通知》中的“群眾生活必需”(超市賣場、食品生產、物流配送等行業)該如何理解?餐飲行業是不是關係民生的群眾生活必需呢?

答: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因此,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餐飲企業的門店基本從事都是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都是屬於食品經營而非食品生產。但通知中所指群眾生活必需(超市賣場、食品生產、物流配送等行業),並未將群眾生活必需行業僅限於三類行業,因此,對於餐飲行業開業並未以一刀切禁止的方式做出規定,其中“等”字更是留出了空間。

另外,考慮目前仍會有大量人員返回各大城市就業和居住,若餐飲行業不能正常經營,對於群眾生活還是會存在影響。特別目前很多政府部門人員、醫院人員為了處理疫情仍在工作,需要餐飲行業提供後勤保障服務。武漢疫情期間,真功夫與美團合作,向武漢醫護人員免費贈送1000份暖餐,且承諾繼續為醫護人員後勤保障恭獻自己的力量。

4、餐飲業是產業鏈很長的行業,不同的餐飲企業結構差別很大,並且品類有很多細分。哪些品類的餐飲可以提前復工或者經營的風險更低呢?

結合2019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與餐飲相關的行業分類有:

製造業:包括食品製造業,其中有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等等;

批發和零售業:包括糕點、麵包零售、肉、禽、蛋、奶及水產品零售等等;

住宿和餐飲業:

正餐服務:指在一定場所內提供以中餐、晚餐為主的各種中西式炒菜和主食,並由服務員送餐上桌的餐飲活動;

快餐服務:指在一定場所內或通過特定設備提供快捷、便利的餐飲服務;

飲料及冷飲服務:指在一定場所內以提供飲料和冷飲為主的服務;

餐飲配送服務:指根據協議或合同,為民航、鐵路、學校、公司、機關等機構提供餐飲配送服務;

外賣送餐服務:指根據消費者的訂單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設備,按時、按質、按量送達消費者,並提供相應單據的服務;

小吃服務:指提供全天就餐的簡便餐飲服務,包括路邊小飯館、農家飯館、流動餐飲和單一小吃等餐飲服務。

因此,我們建議:

(1)從事食品生產的,或餐飲企業本身有食品生產中央工廠的(比如米麵食用油等食品生產行業、熟食包裝食品銷售等),是可以早於2月9日開工的。

(2)餐飲配送服務及外賣送餐服務都是群眾生活必需的,並且需要為因抗擊疫情提前復工的諸多機構和人員提供配送服務(比如醫院醫護人員等),這也是可以早於2月9日開工。

(3)快餐服務(如肯德基、麥當勞、真功夫等),由於門店提供快捷、便利的餐飲服務,是保障民生的基本窗口,基本可以算是群眾生活必需。通過走訪,我們瞭解到目前政府對於假期仍然在營業的快餐店沒有要求關停,雖然存在一定風險,但風險較低。如果出現疫情難以控制,可能會有短期關停快餐服務的政策風險。

(4)飲料及冷飲服務、小吃服務,在目前防疫形式仍然嚴峻,疫情蔓延時,基本不算是群眾生活必需,不建議提前復工。

(5)正餐服務,在疫情防控解除前,建議禁止接待大規模聚餐活動,尤其是宴會、大型餐飲、火鍋、燒烤等用餐時間長或人群容易聚集的餐廳,政策風險很大,不建議提前復工。

綜上,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疫情期間餐飲企業都要嚴控健康安全,經營抓好五必:“食材進貨必查、從業人員必檢、清潔消毒必做、人員聚集必控,操作規範必行”。

5、餐飲企業復工之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餐飲企業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文件:

(1)《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2月6日商務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下附國務院部門文件的通知網址: http://www.gov.cn:8080/zhengce/zhengceku/2020-02/07/content_5475725.htm

(2)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全國酒家酒店等級評定委員會、美團點評集團聯合制定的適用於全國餐飲經營服務企業和員工的《餐飲業疫情流行期間防控服務指南(暫行)經營服務指南》。下附中國商業聯合會的通知網址:http://www.cgcc.org.cn/xydt/90706.htm

(3)湖南的餐飲企業還應關注湖南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向各市州、各縣市區委,各市州、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機關各單位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餐飲場所和一線防控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目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勢,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進一步加強餐飲場所和一線防控人員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湖南省疫情防控技術指引等規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餐飲單位主體責任,成立防控小組,明確責任人,全面做好餐飲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堅持餐廳、餐桌、座椅每日消毒,就餐場所保持空氣流通,洗手間應配備洗手水龍頭及洗手液、肥皂、消毒液等,垃圾要集中收集處理。

二、合理配置就餐設施,加大餐桌設置的距離,保持用餐間距在1米及以上。餐廳門口設置消毒地巾或穿戴鞋套設備,門簾要拆除或保持打開狀態。落實餐飲服務單位每日上崗前健康檢查制度(每餐前體溫檢測),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從業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

三、建立和規範服務流程,進店時詢問顧客體溫及健康情況,安排引導顧客獨人獨桌用餐,儘量面向同一個方向就餐。要求顧客在進店、點餐、結賬時佩戴口罩,用餐時不交談。

四、設立外賣取餐專區,強化對網絡訂餐配送站點和配送人員的管理,落實送餐“騎手”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加大配送容器、車輛等清洗消毒頻次。

五、嚴格一線防控人員每日上崗前健康檢查測體溫制度,要求戴口罩上崗,帶頭做好防護工作。省級調撥用於一線防控人員的口罩,不得層層截留。

六、一線防控人員應當本著規範、標準、節儉的原則,按照防護等級要求佩戴,既保證安全,又避免浪費。

七、一線防控人員要實行分餐制(以盒飯形式為主),取餐時必須佩戴口罩,不集中就餐,不在工作場所就餐,用餐時儘量不交談。不接觸無關人員,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消毒。

八、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指導,細化具體措施,確保上述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二、餐飲企業的勞動用工問題

1、疫情下,餐飲企業能否裁員?

答:若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員工協商一致釆取調整薪酬、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建議企業在疫情期間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若不得不裁員的,應按法律規定程序實施。

2、疫情下,餐飲企業能否對員工進行調崗並降薪?

答:可以通過與員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若未能協商一致的,餐飲企業對員工的單方面調崗必須在公平合理的範圍進行,且調崗後的工資待遇應當與原待遇持平。

3、如何合法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答:餐飲企業可以通過與員工協商協商方式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風險。如雙方現階段簽署書面協議的操作難以具體落實的,儘量通過電子郵件、微信等方式明確餐飲企業與員工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建議後續應補充簽署書面協議。

4、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工資如何支付?

答:應依法支付停工工資/生活費。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員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員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員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湖南省長沙市2019年10月1日執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650元/月)。

三、與食材供應商的合同履行問題

1、通知與證明

在疫情期間,餐廳採購了不少食材等物資,但是因為停業休市,很多預定的食材用不上了,這個可以退嗎?之前簽訂的採購合同是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呢?

無論是變更還是解除採購合同,餐飲企業都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通知:無論是希望變更合同還是解除合同,均應及時書面通知對方,以減輕對方損失,否則,因未能及時通知而導致擴大的損失將由自己承擔

(2)證明:應在合理期限內向對方提供不可抗力發生的證明材料,用來證明不可抗力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等情況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2、餐飲企業與供應商的採購合同有長期採購合同、單次採購合同和對加盟商的供應鏈服務合同。不同的採購合同變更和解除處理方式不一樣。

(1)長期採購合同

1)對於無採購目標的長期採購合同的解除或者變更:停止下單即可,合同自然中止履行,無需另行書面協商,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

2)對於有采購目標的長期採購合同:如,合同中承諾合同期限內採購數量達到一定標準或採購金額達到一定標準,現因疫情原因難以實現,有意解除或對合同進行變更的,首先看合同中有無單方解除條款,如果合同中無依據的,可通過書面形式與對方協商解除協議,經協商無法解除合同的,餐企在合同期限內未達到採購標準,如果對方主張餐廳違約責任要求支付違約金的,需要通過合同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對餐企提起訴訟或仲裁。屆時,餐企可提出,因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導致遭受較大的經營損失,無力達成合同約定的採購標準。新冠疫情屬於不可抗力進行抗辯,在法律上具有違約免責的性質,法院一般會支持餐飲企業。

注意,進行訴訟或者仲裁,都需要餐企提出證據證明餐企因疫情遭受影響導致無法達到合同約定的採購標準,相關證據包括:疫情期間的經營損失和物料消耗的減少等。

(1)單次採購合同

如果餐企已簽訂單次產品採購合同,有意解除合同的,應首先依據合同條款,如合同條款有約定的,按約定解除,合同條款無約定的,應通過書面方式協商解除。經協商無法達成一致的,需注意以下處理方式:

1)對方產品還未送達的,應及時通知對方停止生產,送貨。

2)對方產品已送達的,我方應停止拆封、使用,並妥善保管,不能影響該產品的二次銷售。

3)如進入訴訟或仲裁途徑的,抗辯理由與前述相同。

(2)對加盟商的供應鏈服務合同

該類合同系餐企作為品牌方與加盟商簽訂的供應鏈服務合同,現因疫情,門店均已停業,部分加盟商如私自開業不僅危害公眾安全也影響餐飲品牌形象,餐飲品牌方需出具書面通知,告知加盟商在疫情期間供應鏈服務停止,即使其下單也無法得到供應鏈服務。

四、餐飲企業的租金成本問題

1、要求房東減免房租是否有法律依據?

疫情期間停業對於很多餐企,特別是中、小型餐飲而言,意味著失去經濟來源,房租、員工工資、銀行還款等都成了難題。商場餐飲還稍微好一點點,大部分商場已經主動表態為餐飲人減免部分租金和物業費用,助餐飲人度過難關,但還有很多街邊餐飲面臨付租金難題。這種情況下,怎麼通過法律條例讓房東合理減免房租?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有一個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突然,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災情,不能預知,不可避免。而結合之前非典疫情,大部分法院都認為非典期間屬於不可抗力,可基本將這次疫情歸屬為不可抗力範疇。

餐飲企業房租的減免需要分情況而定。以下兩種情況,餐飲企業可以和房東協商對門店進行免租:1)政府統一要求停業的;2)房東(主要是購物中心)部署停業的。

以下兩種情況,可以和房東協商減免部分房租:1)房東(主要是購物中心)統一調整,縮短營業時間;2)餐飲企業自行歇業或者減少營業時間的。

餐飲企業可以根據不可抗力的相關規定和合同約定,視情況與房東友好協商,儘量爭取,不能全免,也力求房租減半、或者延期交付房租,保住部分現金流。

五、餐飲企業的相關經營政策和稅收優惠問題(主要針對湖南地區)

1、餐飲企業復工復產的稅收優惠

財稅部門聯合發佈系列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一系列聚焦疫情防控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確保國家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讓納稅人實實在在享受到相關稅收優惠,為納稅人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辦稅服務,是稅務部門當前的首要任務。為更好發揮稅收支持疫情防控的職能作用,幫助納稅人準確掌握和及時適用各項稅收政策,稅務總局對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梳理,形成了本指引,共涉及支持防護救治、支持物資供應、鼓勵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四個方面12項政策。其中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享受主體】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

【優惠內容】自2020年1月1日起,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其中困難行業企業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指旅行社及相關服務、遊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具體判斷標準按照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執行。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須佔收入總額(剔除不徵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50%以上。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按規定適用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的,應當在2020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適用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政策聲明》。

【政策依據】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2020年第4號)

2、銀保監會已經發文,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對餐飲等企業抽貸、斷貸、壓貸,如果餐飲企業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定積極反映,保障自身權益。

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3、2020年2月8日,湖南省商務廳面向全省餐飲行業發起集體用餐配送服務倡議,呼籲全省各市州商務主管部門、各市州餐飲行業協會整合行業資源,根據《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2月6日商務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要求,建立以規模以上品牌餐飲企業為供應主體的配餐服務平臺,為城市有集體用餐服務需求的單位提供配餐服務,由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集中統一發布集體用餐配送餐飲企業名單、起訂數量(或金額)、門店地址及聯繫方式,並由用餐需求單位彙總訂餐數量,就近與公佈的供餐餐飲企業取得聯繫。目前已有首批30家知名餐企入圍。

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權度視角——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在疫情期間可以調整銷售模式,加大外賣比重,調整員工工作內容,努力開源;另外,員工工資和租金是當下餐企面臨的兩座大山,在這兩項上的支出能儘量緩就緩,儘量截流,先保住現金流撐過這段苦日子。餐飲人務必嚴防死守衛生安全,杜絕野生動物和來源不明食用原料的採購。同時,餐飲企業開源通過合法、合規的手段協調員工勞務關係、租賃關係、供應商關係,調整經營狀態,渡過難關。

我們應該看到,2003年“非典”期間餐飲也是營收下滑最快的,而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市場反彈也最快。餐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數字化、網絡化等有了長足進步,春暖花開時餐飲企業定能扛起疫後的經濟一角,煥發新的市場活力。我們相信,風雨過後,就是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