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增多烟火气渐旺 南强街巷“夜经济”亮了

疫情向好,人气回暖,“夜经济”也在悄然复苏,属于城市的繁华味道正在归来。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步入正轨,作为昆明经济商圈的典型代表,南强街巷的夜已渐渐“亮”起。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走进街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聊天声不断,人们重新找回了熟悉的城市烟火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市场消费潜力也亟待释放。

疫情“寒冬”

激发商家经营创新

受疫情影响,南强街巷暂停营业一个多月,餐饮行业的客流量断崖式下滑。恢复堂食服务后,南强街巷内大大小小的餐饮单位陆续开门营业,人们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从“寒冬”中走出的商家铆足干劲,在经营模式、宣传促销、食品优化等方面不断顺应消费需求,点亮城市“夜经济”。

走访当天19时左右,位于南强街巷中间位置的“椰子日记”已经接待了四五十位客人,2名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逛街的以年轻人居多,天气热的时候,饮品就比较好卖,我们最近还推出了夏日清凉系列的茶饮,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店员介绍,疫情期间,她们建立了会员微信群,除了线上下单外,每周三还在群里发布秒杀信息,会员们参与度都很高。

火锅应该算是人气比较旺的餐饮美食。在南强街巷“热火朝天”火锅店内,餐桌上热气腾腾,食客们大快朵颐。“除了优惠折扣外,我们还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客人和员工也会拍摄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微博上,这样一来,我们的宣传面就更广了。”该店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客人逐渐增多,店内的防疫也丝毫不敢松懈。

在另外一家客流“爆满”的“青何热炒”店内,市民林女士与好久不见的老友在服务员的推荐下,特意品尝了新品菜肴。“味道很鲜美,商家秘制的独特酱料和锅底,很适合我们这种口味清淡的人,吃了一次,还想再吃第二次,得推荐给身边好友来品尝。”林女士对菜品赞不绝口。服务员也表示,优化推出新品,也是他们吸引客流的经营创新举措之一。

形势向好

南强经济再添活力

夜幕降临,不断有市民游客来到南强街巷,尤其是周末晚上8点左右,是集市最为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相伴而来的市民,或购买时尚饰品,或品尝异国风味,或欣赏地方民俗,尽享夜间休闲时光。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火和夜色映照下光彩夺目,昔日的“南强韵味”也一一显影。

疫情之下,在线直播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此前,央视新闻客户端连同“昆明名嘴”岳力在南强街巷开展“大嘴款昆明”特别直播活动,向省内外网友介绍南强街巷的餐饮美食和休闲娱乐文化,挖掘更多夜间消费潜能。“借助新闻媒体、政府引导消费等方式,我们也在大力推动‘夜经济’复苏,将南强街巷打造成为集吃、喝、玩、乐、购以及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昆明茴香企业副总裁赵碧砚介绍。

据了解,为满足更多市民游客的消费需求,增添消费活力,南强街巷将在北后街打造宵夜一条街,引入各州市地方特色美食,其装修建设风格也将有别于传统宵夜街,展现出干净、整洁、有序的夜市环境。同时,还将在街区内新增街头艺人文化以及非遗传承展示等,进一步丰富南强街巷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赵碧砚表示,南强街巷“夜经济”呈现出稳步向上的发展趋势,消费潜力被进一步释放,文旅商融合的态势也将更加明显。“下一步,我们要在旅游文化方面充实更新,融入更多的民俗风情,与周边的昆明老街、金马坊等形成消费联动,让游客来到这里,能真正停留下来,享受‘全套式’休闲体验。”(昆明日报 记者陈燕)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