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偉大的壯舉

鄭和,原名馬和,小名三寶,又稱三保,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雲南昆陽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擄走,閹割成太監後送到燕王朱棣府內。後來,在朱棣和建文帝爭奪皇位之戰中,因智勇過人屢立戰功,贏得後來成為永樂帝的朱棣的信任和重用。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

明朝大臣袁忠徹在其所著的《古今鑑識》中,對鄭和有一段精彩記敘。

內侍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月峻而鼻如法反,此者極貴。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後以靖難功,授內宮太監。永樂(皇帝)欲通東南夷,上問三保領兵如何。曰:“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以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往。”遂令統督以往,所至畏服也。


鄭和七下西洋——偉大的壯舉


從公元1405年到1433年,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穿越東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最遠抵達非洲東海岸的肯尼亞、也門。如此航海遠征是名副其實的人類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鄭和率領的大明王朝航海編隊的規模十分龐大,文獻記載,1405年,鄭和從江蘇太倉劉家港初次遠赴西洋各國時,率領的官兵、翻譯、採辦、水手、工匠、醫生等多達27800人,分乘62艘大海船,其中,鄭和的旗艦——寶船,長44丈,寬18丈,可容納千人,9面巨帆,並配有羅盤針、航海圖,“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如履平地”,是當時人類所能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船隻。


鄭和七下西洋——偉大的壯舉


與鄭和的大明航隊浩浩蕩蕩的陣勢相比,晚了八十多年,由達伽馬、哥倫布等率領的葡萄牙、西班牙船隊規模則要小得多,四五舟楫,三兩帆檣,其勢單力薄不堪海上颶風一擊的架勢,甚至可以用窮酸來形容。而在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人類航海史上最偉大的航行拉開序幕時,由麥哲倫統帥,得到西班牙國王支持的環球航行船隊,也僅有5艘帆船,280名水手。

鄭和每次出海時,除了隨身攜帶明成祖朱棣寫給西洋各國統治者的一封封詔書,其龐大艦隊滿載的,是大量的金銀、絲綢、瓷器、鐵器和布匹等珍貴物品。那麼,鄭和每次返回後,給大明王朝帶回的又是些什麼呢?除了航行沿途換取一些供給明朝皇室消費的奢侈品——寶石、香料、珍珠、象牙等特產外,再就是所到之處多受到熱烈歡迎。但是事實證明,僅有熱烈歡迎不能襄助大明王朝航海事業和各國友好交往的長期發展。一次次大量珍貴物品的散播,帶來的是大明王朝國庫匱乏,直至下西洋壯舉被迫取消。從此,明清再沒有一次像模像樣的航海遠征活動。

西方的航海活動是以經濟目的為主,伴隨著遠征的是殺戮、掠奪和殖民。而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增進與各國交往和友誼的崇高目的,這是東西方歷史航海目的的根本不同。

當然,鄭和的行程也並非一帆風順,也伴隨著鬥爭。在第一次航海途中,南洋舊港豪酋陳祖義稱霸海上,意欲謀害鄭和,奪取艦船,被鄭和擒住,押解回南京,由朱棣下詔斬首示眾。第二次出使西洋,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派軍五萬人,欲奪取鄭和的寶船,鄭和乘其國內兵力空虛,親自率精兵攻破其都城,一舉擒獲亞烈苦奈兒及其家眷官屬,帶回南京。朱棣為向海外諸國彰顯大明皇帝聖明,將他放歸,另立錫蘭新國君。在鄭和七下西洋過程中,類似擒王摧敵、匡扶正義的事蹟屢見不鮮,大明王朝恩威有度,遂使遐邇賓服,近悅遠來。於是便有了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鄭和率船隊回南京,隨同前來朝賀的有十九國,當時的大明朝廷“萬使雲集”。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鄭和第六次遠航歸來,隨行的各國貢使總數達一千二百餘人,堪稱世界外交史上的壯觀篇章。至今,散佈於南洋各國,猶可見其人民奉鄭和為神,立廟祭祀,香火不斷。


鄭和七下西洋——偉大的壯舉


在明成祖朱棣的支持下,鄭和創造了人類航海史上的奇蹟,遠播中華文化,拓寬了海上絲綢之路,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這一人類壯舉,應該被全世界銘記。


鄭和七下西洋——偉大的壯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