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作者:郭志民

庚子鼠年,阳春三月,谷雨时节,一年一度的洋槐树开花的时候又来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蓦然回首,我离开家乡梁山已有多年。虽然身居外地,但却故乡情深,一到这个季节,早年梁山脚下的那一片片层层叠叠的洋槐树,总是呈现在我的脑际。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树上盛开的那一串串洁白色的洋槐花朵,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芬芳四溢,沁人心脾,令我至今陶醉于心。据资料记载,洋槐树原产于北美洲,公元17世纪传入洲;18世纪末,我国从欧洲引入并广泛栽植于各地,尤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最为集中.至于梁山一带的洋槐树是何时栽植并发展起来的,因无从考证,我尚不得而知。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在我小时候,我们家曾一度在梁山北面仅有一公里的后集村租房居住。每到洋槐树花开的季节,我就跟着二姐和房东的两个小伙伴,提着小篮子沿着一条弯曲的羊肠小道向南走去,到与梁山毗邻的青龙山北麓采摘洋槐花。那时这里的洋槐树大小不一,有高有矮,高的小孩子上不去,就去找那一墩墩长得低矮的刺槐树。采摘花儿时,不必费力爬树,只需站立于地稍稍踮起脚尖,攀着一支树枝即唾手可得,不长时间,就能摘满一小篮子。母亲将我们摘回来的洋槐花,或用白面拌一拌放在锅里蒸着吃,或掺点白面稍一搅拌经油煎后做汤喝。不论哪种做法,都令人胃口大开,吃起来津津有味,喝起来香醇可口。从那时起,我便对洋槐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到这个季节,都要弄来一些作为一种美食加以制作,并且百吃不厌。至今,我还保持着这样一种吃的爱好。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那时候,在梁山一带,春天一到,悄然争春的不止是逗人喜爱的洋槐树,与其同生共长、相随相伴的还有那数不尽的杏树、桃树、梨树等果树品种。梁山北部鏊子山下的杏树,青龙山下的桃树,雪山峰下的梨树,一棵棵、一行行,漫山遍野,重峦叠翠,各显姿色。每到花开季节,一波接着一波,各种果树盛开的花儿争奇斗艳,竞展芳姿,给整个梁山披上一身迷人的景色。“桃花开了杏花谢,梨花赶着桃花叫姐姐”,当地人们流传的这两句顺口溜,就是对当时梁山春天繁花似锦般美景的生动描述。还有那山上不知名的各种野草,无声无息,在沟沟壑壑里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一群群的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飞来飞去。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那层层梯田里的青苗,密密匝匝,一片碧绿,焕发出勃勃生机。一道道蜿蜒崎岖的通幽小路,像一条条飞舞的丝带,或飘向山顶,或缠绕其间。山间梯田里,当地老农忙碌的身影,预示着秋天的收获。清晨,梁山县梆子剧团的男女演员,时常来到青龙山、鏊子山一带练嗓子。那一声声时大时小、忽高忽低的嗓音,不时地在山谷中回荡。山色、林景、人气交相辉映,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把闻名中外的梁山装扮的分外娇娆。当年,人们徜徉在这群山怀抱之间,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好似进入神秘的仙境一般。早年,我和小伙伴们来到这里,每次都是玩兴未尽,经常忘记回家吃饭。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但也往往给人们留下诸多遗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岁月里,梁山周围的村庄一直坚守“靠山吃山”的理念,一味地向山要财富。山,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但长年累月地开发开采,却使这里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青龙山北麓,相继建起了几个砖瓦厂,当年的数百亩梯田被一步一步蚕食,如今荡然无存;在青龙山南麓,大片的洋槐树、杏树、桃树、梨树被一棵棵砍掉,如今稀稀落落,所剩无几;梁山一带的多个山头被开采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还有的小山头被削成一片平地,不见当年踪影。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认识,也在接受大自然的惩罚。人们不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到头来只能是造成相互伤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度开发开采,并没有给梁山周围的村庄带来现代化;相反,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自然资源,却难以再现当年,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而那时的我,在梁山县委工作期间,也难以超脱时代的局限,曾秉笔对梁山脚下的后集、张坊、独山等村庄撰写过不少“靠山吃山”的典型经验材料,在全县加以宣传推广。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现在回想起来,颇感有些苦笑不得。梁山在诉说,梁山在哭泣。当地有识之士心急如焚,一个个保护梁山、保护自然资源的提案,走进全县的“两会”,被送到县长的案头。县里领导同志悉心倾听民声,格外尊重民意。1982年,梁山县政府一言九鼎,果断作出决策:全面封山,禁止一切开采。对不听招呼的,严惩不贷。接着,在严加保护的基础上,对梁山进行了一系列重新修复,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植树造林活动。由于县政府汲取教训,亡羊补牢,采取明智之举,才使梁山免遭更大程度的践踏和破坏。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史进入新世纪,人们步入新时代。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梁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优先”的原则,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梁山、龟山、凤凰山等诸多群山资源,进一步予以保护和修复,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经典回忆|梁山脚下的洋槐树

然而,青山尽管不老,但早年失去的自然资源却不可再生。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如今,当我再次来到这里,伫立青龙山峰顶,环顾四周,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惆怅和失落。早年梁山一带的许多风景已不复存在,留给我的只能是过去美好的记忆,是延绵不绝的情思,是一丝丝心中隐隐作痛的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