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在八股世界中,可能会有灵思亮光的闪现,但也可能会有凶险之不可预测的降临,这种种人生滋味都品尝过的,在晚清大师中,可能唯有俞樾。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道光三十年(1850年),俞樾在这一年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试帖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起句即不同凡响,"花落春仍在"。这首诗的前两节写道:

花落春仍在,天时沿艳阳。淡浓烟尽活,疏密雨俱两。

鹤避何嫌缓,鸠呼未觉忙。峰鬟添隐约,水面总文章。

"花落春仍在",此句深得当时担任主考官曾国藩的赞赏:"此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祁诗)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量也。"就在这次考试中,俞樾考中第十九名进士,并进入翰林院。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八股其实就是与禁忌的赛跑。八股世界的禁忌,随处皆有,但这是为作八股的人而设;八股世界偶尔也会呈现刁难出题人的"陷阱",而俞樾就不幸中招。

俞樾在金榜题名没多久,就被外放为河南学政,这恰可成为大展鸿图之基。但问题随即找上门来。俞樾为河南的童生试出截答题两道。

什么是"截搭题"呢?"截搭题"是"小题",只在童试中使用。截搭题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防止泄题跑题,因为是无情"截搭",就总会超出你想象以外,很难提前准备;二是考你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以及作文技巧。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截搭题很不易做,当年的康有为亦是叫苦不迭。他曾六试童试而不第,就栽在截搭题上。后来他在《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向光绪皇帝控诉说,"小题截答,万畏苦之"。才大如康有为者,亦对截搭题是特别发怵,可见截搭题的不易为。

但俞樾所出的"截搭题"在阴差阳错中犯了"政治"性错误,而且很大。

其一题为"王速出令,反"。此题截取《孟子》"王速出令,反其旄倪"上下两句;再一题为"君夫人,阳货欲"。此题截搭《论语》季氏章末句"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紧接下章首句"阳货欲见孔子"。

这是两道经不住琢磨与品味的题目,尤其经不住遐想与联想,只要一遐想与联想,俞樾的罪名就大了。特别是后一题,当时情况是,慈禧刚生了同治而被咸丰帝宠爱,俞樾的题目竟然说"君夫人,阳货欲",这不是闯祸是什么。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错误可以犯,但不能犯大错;大错可以犯,但不能涉及到皇家身上。俞樾所闯之祸若说是大,可说是顶级的了。若是放到"文字狱"盛行的康乾时代,其后果是很难设想。

俞樾果然被御史劾奏"试题割裂经义",《世载堂杂忆》说的更为详细,"事经御史奏参,拟加重处罪,后经其主师曾国藩奏呈俞某患心疾,宜革职回原籍,永不叙用,乃得免于严谴。此亦科举史中之一趣话也"。

"革职为民,永不叙用"。这还是由于曾国藩的打掩护,才使俞樾免于被"严谴"。而这个"趣话"让俞樾付出了惨重代价,俞樾一生再没有机会复出。

"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在仕途上的无奈退出,反而使俞樾在学术上大放异彩,也成就了俞樾与章太炎在"诂经精舍"的一段师生缘分。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诂经精舍是一所著名书院,清代嘉庆时期由阮元所建,俞樾担任其山长长达三十一年。在晚清,俞樾与黄以周、孙诒让并称为"浙江三先生"。

章太炎的父亲章濬当年曾在《家训》中谈道,"曲园设教诂经精舍,吾时充监院,相处数岁"。章太炎在父亲死后到诂经精舍求学,就是秉承其"遗训"。

虽然章濬与俞樾是故旧,但章太炎的几番申请,俞樾还是不肯接纳。

后来,俞樾出了两道题,要章太炎作答。一道是关于《礼记》上周官人数的问题,一道是关于《孝经》上所说"先王"到底是谁的问题。

这两道题难不住章太炎,章太炎终于列入门墙,成为了俞樾的弟子。章太炎前后在诂经精舍一共待了七年,后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被胡适称为"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


八股出题竟会累及慈禧名誉?闯此大祸者太炎之师也

在俞平伯3岁时,作为曾祖父的俞樾已经八十岁了,潜心学术也已长达40余载。俞樾以联语写寄语,"培植阶前玉,重探天上花"。他衷心希望自己的曾孙将来能够"攀桂"与"探杏",完成自己的未竞之业,以光大门庭、建立功业。

晚年俞樾的望曾孙成龙,这其中当然隐藏着自己曾经的一段无法言说又不堪回首的过去。

参考文献:

《世载堂杂忆》刘成禺

《章太炎与近代学人》陈永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