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近日,美國曝出許多貧苦大眾沒有足夠食物,農民卻被迫倒掉牛奶、摧毀莊稼、掩埋果實的神奇現象。

新型病毒在美國的肆虐,導致這一當年教科書上的經典案例再次上演!

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美國農民將長好的豆子埋入土中)

在威斯康辛州和俄亥俄州,農民正在把幾千升的新鮮牛奶倒入池塘和肥料坑中。愛達荷州的一名農民挖了好幾條大溝,把50萬公斤的洋蔥掩埋。在為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提供農產品的南佛羅里達州,農民駕駛拖拉機,在四季豆和捲心菜田裡縱橫往返,把成熟的蔬菜埋進地裡。

而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對超市食品供貨不足的擔心已持續數週,還發生過人們爭搶最後一盒豬肉、最後一盒麵條的事情。與此同時,美國的許多大型農場正在新型病毒大流行帶來的另一個可怕影響下掙扎,因為中間環節不流暢,供應鏈受到嚴重干擾,農民們痛心的將上萬噸賣不出去的新鮮食品銷燬。

實際上,這一現象非常的正常。因為美國疫情惡化,各州大面積執行禁足居家的命令,餐館關門、酒店停業、學校停課,一些農民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買主,食品處理行業同樣也受到重創。零售商們看到,由於美國人現在幾乎每頓飯都在家裡吃,超市的食品銷售出現了激增,但這種增長遠不足以消化幾周前種下、原本要提供給餐廳、學校和企業的各種易腐食品。

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農民賣不出牛奶、洋蔥、蔬菜,連把它們收集起來都會虧本,只好倒掉、埋掉。

結果就是產生了數量驚人的浪費。據美國最大的乳品合作社美國奶農估計,奶農們每天傾倒的牛奶高達1400萬升。單是一個養雞場,每週就銷燬75萬枚未孵化的雞蛋。

許多農民表示,他們已將部分過剩食物捐給了食物賑濟處和“流動送餐車”(Meals on Wheels)等慈善項目。雖然這些項目面臨著難以承受的需求,但慈善機構的冰箱和志願者有限,不可能保存太多的易腐食品。

此外,收穫、加工、將農產品和牛奶運到食物賑濟處或其他需要幫助的地方的成本,將給農場帶來進一步的財務壓力,這些農場已經失去了一半的付費客戶。農民表示,將大量過剩食物出口也行不通,因為許多國際客戶也掙扎在大流行病的水深火熱之中,而最近的匯率波動使出口無利可圖。

保羅·艾倫表示: “太讓人心疼了.”他是南佛羅里達和喬治亞州那個銷燬了數百萬公斤大豆和捲心菜的哈頓農場的農場主。

在許多美國人陷入經濟困境、數百萬人突然失業的時候,發生大規模銷燬新鮮食品的情況,即使用一場全球大流行病的標準來衡量,也是一個非常悲慘的事情。這反映了新型病毒造成的巨大經濟不確定性,以及農業等規模龐大的經濟行業如何改變運作以適應如此大的全球經濟突變的難度。

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美國農民賣掉大量成熟作物)

就在艾倫和其他農民把新鮮蔬菜犁回地裡的同時,他們卻不得不重新播種同樣的作物,希望等到該收穫下一茬蔬菜時,經濟已經重新啟動。但如果食品服務行業仍停業的話,這些新種下的作物也可能不得不被銷燬。

農民們也開始對全國的消費習慣有了實時瞭解,發現他們並沒有太多辦法。邁爾斯表示,沒有解決新鮮食品供應過剩的好辦法。他最大的客戶是餐飲業,加利福尼亞和紐約的餐館停業後,他的農場不再把洋蔥裝進25公斤重的袋子,而是可以在超市出售的小袋子裡。他也開始將一些洋蔥冷凍起來,但農場的冷藏能力有限。

由於別無選擇,邁爾斯開始掩埋數萬磅洋蔥,讓它們在溝裡腐爛掉。“沒法找到能處理這麼大量的新分銷渠道。”他說。

幾十年來,美國的食物賑濟處一直在努力從主要提供加工食品轉向提供新鮮農產品。然而,新型病毒大流行造成了志願者人手不夠的問題,這使得提供水果和蔬菜變得更困難,因為運輸這些東西不僅耗時,而且成本高。

貧困和食物賑濟方面的專家珍妮特·波彭代克說: “從一批全新的農民和供應商那裡進貨需要時間,需要知識,還得找到人手,制定合同。”

牛奶在公立學校和咖啡店的主要消費者幾乎都消失了,這讓牛奶加工廠在每年奶牛產奶速度最快的時候一下子沒有了顧客。據國際乳製品食品協會的數據,美國目前約有5%的牛奶被倒掉,如果未來幾個月繼續停業、停課的話,這個數字預計還將翻一番。

美國人又倒掉牛奶了,窮人卻在餓肚子!農場主叫苦:我也是被逼的

在新型病毒大流行之前,克利夫蘭的牛奶加工廠每天為星巴克生產三批牛奶,總量約幾千升。現在星巴克的訂單已減少到每三天一批。一位奶農聯絡員布萊恩·方克表示,在疫情開始蔓延後,加工廠有段時間從奶農那裡收集的牛奶量是工廠處理能力的兩倍,工廠將過剩的牛奶儲存在了冷藏拖車裡。但最終,工廠的儲存空間用完了。上週的一個晚上,方克一直工作到夜裡11點。他忍著淚水給為工廠供奶的奶農們打電話,向他們解釋目前的困境。

“我們明天不去取你們的牛奶了,”他告訴牧民們: “我們沒有地方放了。”

一週前,和家人一起經營這個農場的羅斯·哈特舒赫眼看著15噸牛奶排放進一座池塘。整個過程用了一個多小時,牛奶從冷藏罐經排水管花花流走。

多年來,奶農一直在低價格和破產中掙扎。“這次又讓人很受傷,”哈特舒赫說。

為了防止更多的傾倒,農場組織正想盡一切辦法為多餘的牛奶找到派上用場的地方,甚至遊說披薩連鎖店在每塊披薩上用更多的奶酪。但物流方面的障礙阻礙了乳製品從食品服務客戶向零售商的有序轉移。

例如,許多乳品加工廠的機器是為將切碎的奶酪裝入送往餐館的大袋子,或將牛奶裝入送往學校的小紙盒設計的,而不是為將產品裝進適合零售的包裝設計的。把這些機器改造成把奶酪裝進在可在超市出售的8盎司袋子,或把牛奶裝進加侖大小的瓶子,需要數百萬美元的投資。一些加工廠目前的結論是,花這些錢不值得。

同樣的物流問題也困擾著那些向餐館而不是商店出售雞肉的家禽飼養場。養雞企業桑德森農場現在每週銷燬75萬枚未孵化的雞蛋,佔其總產量的5.5%,這些打碎的雞蛋被送往一家加工廠加工成寵物食品。

上週,桑德森農場的首席執行官喬·桑德森告訴分析人士,公司高層甚至考慮過對雞實施安樂死,以避免以無利可圖的價格出售,但公司最終沒有這樣做。

最近幾天,桑德森農場已向食物賑濟處和為急診醫務人員做飯的組織捐獻了一些雞肉。但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邁克·科克雷爾表示,為慈善項目孵化數十萬只雞蛋,並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

“我們的工作是賣雞。”科克雷爾說。“全都捐了,我們需要的錢從哪裡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