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在晚清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场运动,它被后人评价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蒙昧中的觉醒”,这就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这场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也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国人的思想,还留下了“戊戌六君子”可歌可泣的故事。大众认知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两方的实力悬殊,但是,在后人的研究中却发现,这场运动的失败,与领导者康有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由他直接促成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清朝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为了挽救统治,年轻的光绪帝试图通过变法来改变国家落后的状况,于是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维新运动”。但是这次改革只持续了仅仅百天就失败了,光绪帝也因此泣血瀛台。

有人说是因为慈禧太过专权,有人说是因为守旧势力强大。但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领导人的素质是很重要的,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冒进的主义者,也注定了维新运动的悲剧。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当时的清朝深陷列强欺凌之中,民族危机十分严重。康有为作为思想开放的有志之士,曾经“中夜屑涕,仰天痛哭,为面瓜分之祸,保中华之种族。”

所以他上书建议光绪帝进行变法,并提出了大量的设想,比如废除科举考试,兴办新式学堂,发展商业等等。由于当时他和梁启超联合了当时603个一起进京考试的举人,史称“公车上书”。这一系列措施毫无疑问是适应当时的发展潮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康有为所有的建议都是正确的。

而且他提出最大的一个主张是什么呢?他曾向光绪多次进言:

大臣守旧,当广召小臣,破格擢用。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言外之意就是他和他的学生是年轻的臣子,要把权力全都分给我们,而架空那些老臣子。要求权力可以理解,如果真的对国家有益的话也可以,但是他的变法看起来非常不切实际,就比如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荒诞的思想:

“中国人满久矣,美及澳洲皆禁吾民往,又离乱迫至,考遍大地可以殖吾民者,惟巴西,经纬度与吾近,而地域数千里,亚马孙河贯之,肥饶衍沃,人民仅八百万,若吾名往,可为新中国。”

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中国饱受列强侵扰,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将国民全部迁往巴西,成立一个新的中国。舍弃我国的国土,泱泱华夏如何会出这么一个“叛贼”!这个观点在如今看来都是石破天惊的,更何况是在当时安土重迁的封建社会,不知道他为何会如此有自信。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过将全国的矿都卖给英美,换钱来发展经济,将中国和日本进行“合邦”来壮大国力等建议,当时朝中的大臣都评价他“其言荒诞”没有人理他。从这三个荒诞不经的提议可以看出,康有为的想法堪称“危言耸听”,博人眼球,不管是放在封建的清朝还是放在思想先进的现在,都是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

而能有这种思想的康有为是变法的领导人,恐怕失败也是在所难免,这只是他的不切实际,还有他人品卑劣的地方,这就是让康有为臭名昭著显露康有为本性也是导致了变法失败的“衣带诏”事件。这让无数正义变法之士人头落地,人们评价他:

安维峻:“惑世诬民,非圣无法”。

章太炎:“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茅海建:“康有为的言论多有夸张自扬之处,须得处处小心”。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进行的一系列作为,堪称病态,远大于超过对变法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衣带诏”是指古代皇帝受到软禁,丧失权利之后,来号召心腹之臣推翻异臣的诏令。那么光绪帝此时为何会被软禁,这衣带诏又下了什么令呢?

根据康有为自己的讲述,自己在公元一八一九年接到了光绪的“衣带诏”,诏书上说自己变法遭到了慈禧的阻挠,现在被软禁起来,要求康有为等人去救他,所以康有为就发动了一场政变,企图杀了慈禧皇太后,但是不幸失败了,这也就将维新变法带向了灭亡。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但是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被清廷定罪后处死)的儿子在整理杨锐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道光绪写给杨锐的秘密诏书,而这道密档正好还原了历史真相,内容与康有为说的完全不符,甚至,这诏书根本就不是传给康有为的!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

光绪的意思很明白,变法的步子迈的太大了,慈禧太后不愿意,可能导致我皇位不保,但是我还是一心坚定变法的,你们给我想办法既能让慈禧满意又能推进全面办法。注意到了吗?光绪在衣带诏中提都没提康有为的名字!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但是康有为听到这件事后,就感到非常不平,他觉得自己才是变法的主力军,为什么却给杨锐下了诏书呢?他认为自己未来的权利受到了威胁。但是转念一想,他竟然厚颜无耻地认为以自己如今的地位,并不是杨锐可比的,所以皇帝一定是被软禁了,表达不了真实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他“围园杀后”的举动,让慈禧太后勃然大怒,造成了后来维新变法彻彻底底的失败。

更为可耻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早早的流亡海外,六君子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社会进步人头落地,此时还尚无人能与他对峙衣带诏的真假,他便在多地刊印自己手持真实的衣带诏,现在继承皇权,代表光绪的意志,在各地成立保皇会,大肆敛取洋人和华侨的钱财用于自己花天酒地。

同时,他还用这些钱游历各国,待得回国之后,还刻过一枚印章表达自己的“功绩”:“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明明是拿着假的衣带诏各地骗钱游玩,他还颇为自得,实乃国贼也。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一“救国良计”:弃国土,移民巴西

其实我们根据后来的史料记载和光绪对大臣的对话可以看出,慈禧太后与维新派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她曾经在一定程度内接受变法,只是碍于清朝贵族的地位,要维护一些臣子的利益。

倘若变法是循序渐进的,或许真的可以成功,但是谁也没想到,出了康有为这么一个争名夺利的小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和追求,无耻的激化了矛盾,让本在萌芽中的变法集团受到了毁灭打击,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无数志士为了解决民族困境带来的火种,就在康有为的“领导”之下被扼杀了,这也带给我们启示:主事人往往是决定事情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