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時間回到2010年,漫威還在尋找自己的立足點,DC甚至還不是什麼東西。

雖然IP電影在近幾年來實現了商業上的反彈,但還是有很多人質疑《速度與激情》系列能撐多久。

這些跡象足以表明未來幾年會發生什麼。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2010年,迪斯尼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總票房超過10億美元,而將經典動畫改編成真人電影的想法在當時還比較新穎。

華納兄弟的《綠燈俠》雖說票房慘淡,但這促使他們徹底改變了將超級英雄搬上大銀幕的做法。

《鋼鐵俠2》才將黑寡婦引入漫威電影宇宙,同時在片尾提到了雷神托爾。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從2010年到2013年,這三年裡大片的景象與今天大不相同,而且不只是一個方面。

但在我們深入到事情的細枝末節之前,最好先承認,在這個時期,好萊塢電影非常“怪異”。

好萊塢電影變得越發“怪異”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先不考慮好壞,不可否認的是,10年前的好萊塢電影都很“怪異”。

為了尋找觀眾感興趣的題材,電影公司儘可能地推出各種類型電影,從非常真實的混搭片,比如《牛仔和外星人》;

到怪誕的歷史幻想片,比如《吸血鬼獵人林肯》;

再到同樣讓人揪心的童話改編片,比如《白雪公主與獵人》和《韓賽爾與格蕾特:女巫獵人》。

與此同時,迪士尼投資數億美元製作了《創:戰紀》、《異星戰場》、《魔境仙蹤》和《獨行俠》等一系列實景大片。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此外,還有大量的動作捕捉類電影,比如《火星需要媽媽》。

說到動畫電影,當然也不能少得了扎克·施奈德的奇幻史詩鉅製《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和戈爾·維賓斯基的以西方神話為靈感的意大利式喜劇《蘭戈》。

​然而,不出所料,這些電影或多或少都變成了票房毒藥,只有一小部分電影的票房達到了盈虧平衡或盈利,但這還不足以迅速推出續集。

在少數幾部續集上映的情況下,結果也都令失所望。

演員引導導演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如今,完全由導演驅動的電影實屬罕見。

但在10年前,這可不是什麼稀罕事。

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吉爾莫·德爾·託羅通過《盜夢空間》和《環太平洋》向他們成長過程中喜愛的科幻電影致敬;

扎克·施奈德得到了一大筆錢去實現他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就連阿方索·卡隆也能鎖定九位數的預算來拍攝《地心引力》。

這還不包括J·J·艾布拉姆斯的《超級八》等原創中預算項目,以及巴茲·魯赫曼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本·斯蒂勒的《白日夢想家》等昂貴的文學改編作品。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不出所料,當涉及到這個時期有才華的導演所開發的試探性故事時,結果通常都會很好。

無論是從批判性角度還是商業角度來說,都是如此。

即便是那些票房不太理想的電影,比如《美少女特攻隊》和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也會因其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幾次奧斯卡獲獎,而獲得某種程度的讚譽。

自那以後,以導演為導向的大片並沒有完全消失,但它們中的大多數要麼是一些預先建立好的品牌,要麼是像《華爾街之狼》、《荒野獵人》和《1917》這樣的,被視為有保障的獎項角逐者。

IP電影統治好萊塢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大獲成功之後,許多電影公司突然對以多部電影敘事為特色的共享宇宙的想法產生了興趣。

所有人都想在一夜之間打造自己的MCU風格,比如索尼放棄《超凡蜘蛛俠》的續集,以及環球影業用2017年的《木乃伊》改造其怪獸宇宙資產的計劃。

與此同時,迪士尼動畫電影的真人翻拍版已經變成了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家庭手工業,漫威電影宇宙也在不斷擴張,而Blumhouse證明不需要九位數的預算也可以製作出既可持續又高利潤的系列電影。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當然,系列電影統治好萊塢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對於一個不姓諾蘭的人來說,要想獲得原創電影的首映式是極其困難的。

雖然這件事已經變為常態,但電影公司只是太過擔心發佈一枚票房毒藥,與十年前票房毒藥相當,以及自那以後出現的票房毒藥,比如《木星上行》、《明日世界》和《雙子殺手》,而不是冒太大的風險。

作為一個久經考驗的品牌的一部分,電影也不能保證萬無一,但電影公司仍然認為它們相對安全,而且也不無道理。

好萊塢電影如今是否太過安全?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總的來說,像亞馬遜、Hulu和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服務承擔的風險會更大,尤其是Netflix。

這也間接說明為什麼像阿方索·卡隆、扎克·施奈德和馬丁·斯科塞斯都開始與他們合作製作小成本電影的原因。

而為什麼說Netflix承擔的風險會更大,因為它為那些長期被好萊塢邊緣化的導演提供了一個平臺——尤其是女性或黑人——來製作他們自己的電影。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Netflix能以近年來的速度繼續發佈獨家內容多長時間,但也很明顯,無論是他們還是他們的流媒體競爭對手都不會有任何進展。

淺談好萊塢十年變化:被IP統治,演員引導導演,過於安全不是好事

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新冠肺炎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影產業,但事實是我們所看到的在病毒爆發之前就已經發生了,只是現在發展得更快。

正因為如此,電影公司可能不會再像10年前那樣冒險了。

相反,如果觀眾想要找到像《美少女特工隊》那樣怪異的電影,或者像《時間的皺摺》那樣不那麼傳統的迪士尼童話,那麼他們就必須求助於流媒體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