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作者:灵鑫yara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难免忙得透不过气,用美食平衡辛劳成了减压方式之一。


一个周末,我应朋友之邀,暂别都市,去她老家开封尉氏做客,尝尝她反复念叨“又怪又好吃”的菜馆,还说我现在来得正是时候,十一长假期间几乎每天客流量爆满,用餐高峰门口大排长龙,那时想吃都不一定能吃到。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带着“多怪多好吃”的疑惑,我随她进了这家名叫“厨老怪”的风俗菜馆。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第一怪:装修

古朴混搭的“怪味”装修


菜馆的“怪”,从装修及陈设中可见一斑。


“厨老怪”外墙的山水民俗画,附和着轻快腰鼓的迎宾方式,率先让人感受到塞北古朴风情。


前厅是青砖古墙隔出的等候区,老板颇有心思地放了小型水车供人欣赏,侧墙整齐挂放着金色牌匾,上面“名菜、名店”的头衔是菜馆的“权威认证”。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等候区对面是名曰“账房”的收银台和透明操作的厨房,前后厨分工作业,前厨摆放“看菜”,主要处理凉菜、面点和较为简单的煎炒炖菜。后厨加工些复杂“硬菜”。


就餐大厅里伫立一颗硕的仿真树,上面镶满黄叶,象征秋收的丰硕。屋顶悬挂着麦秸秆编的吊灯和布艺花伞,一张张木制方桌板凳整齐摆放。


用餐时分,茂密黄叶覆盖下来,食客们坐在树荫下,一片岁月静好。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卡座用青砖墙围起,木制镂空窗格上搭配着花布窗帘,和店内人员统一穿的蓝底花色、系着扣袢的陕北民俗服装映衬得相得益彰。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每个包间从外看都木门。青砖和黛瓦的标配,里面装饰却大不相同,增加了不少特别的元素。不论是老式录音机、土罐子,墙上悬挂蓑衣、农具,还是掺杂着麦积杆的黄土泥巴墙,以及墙上“花开富贵”、“买冰棍儿”、“打醋”、“打弹珠”……种种壁画,都诉说那些老故事。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厨老怪”的“怪味”装修风格,融合了陕州文化、陕北地貌和豫东特色风情,有着浓郁的地域和年代特色。这种古朴的混搭风,有别于现代时尚生活,显得“土”和“怪”,却糅合得恰到好处,让往来食客耳目一新。


第二怪:味道

别家吃不到的独家“怪味”


“厨老怪”的“怪”,也体现在菜品和味道上。


菜单上“七大招牌菜”、“八大怪”、“九大必点”的推荐赫然醒目,据说每道菜的研发,都是独创的。想了解到底味道怎么“又怪又好吃”,得从品尝特色菜开始。


老怪风生水起捞莜面

面条是早上新鲜压的,劲道有韧劲儿,微甜。红油打底,看似辣,吃到嘴里只是椒油的香,微微的咸和辣,温和而适口。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老怪砂锅油麦菜

油麦菜吃起来爽脆清甜,自主研发的咸香口酱汁是美味的关键。这道菜烹饪时我特意站在砂锅前,看着“芝麻酱”或“花生酱”颜色的浓稠酱汁下锅,心里猜测它可能会有的寡淡或浓烈。然而真正吃起来,独特酱香居然没办法用文字形容。普通食材味道变得不寻常,果然是别家“学不来”的味儿。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老怪酸汤豆花鱼

里面大块的巴沙鱼肉,咬起来过瘾,吃起来鲜嫩顺滑,轻微挂浆感,据说得用秘制酱料腌制几十分钟,工序繁琐。豆花一碰就碎,融入汤中。金汤里有酸菜,喝起来酸味又不那么单薄,混合了柠檬的酸,还有种厚重感,一问厨师才知,原来是用柠檬榨汁,混着滋补高汤,熬出来的秘制汤底。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老怪麦仁炖豆腐

麦仁是蒸过再煮的,嚼在嘴里软糯可口。栗南瓜甜甜糯糯,豆腐采用的久煮不烂的老豆腐,因熬煮时间长,每咬一口,汁水都从蜂窝状的豆腐纹路中溢出,极其入味又有嚼头。鲜甜咸香的汤头,给味蕾丰富的层次体验,喝下一口,从口里到胃里都舒坦了。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小米面油饼

金黄中空的油饼,香气浓郁,外皮微脆,吃起来甜丝丝地,略有韧劲儿。配上鲜香的酱菜,一大口下去,只两个字:满足。不论单吃还是夹菜,都十分适口。前厨还能看到面点师傅制饼的繁琐:小米和成的面,在案板上一次次摔打筋道,然后切成油光光的圆饼,为保证出锅的形状与口感,得用手掌反复按压……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寻常食材,做出来的味道千差万别,秘密就在于:工艺。据了解,在传统风浓郁的“厨老怪”,每道菜都由团队独立研发,独特工艺结合当地特色,改良成适合本地人口味的佳肴美味。

这里没有成品的东西,面条现压,饼现做,无骨鸡爪都是纯手工脱骨。酱料也是秘制研发,几乎每道菜都有与之搭配的酱香。就连一道容易出味儿的家常菜——萝卜炖牛腩,出锅前放入的调味酱料,都是细如发丝的姜丝和番茄等辅料熬制而成。怪不得能做出好吃的“怪”味道。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第三怪:慢调“煮义”

快节奏中的美好慢生活


菜馆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后疫情时代,人们注重美味的同时也更注重自身健康,凭什么“厨老怪”就能留住每一位食客,让大家都愿意来这儿吃饭?


茶足饭饱之际,我按捺不住好奇,和老板简单攀谈了几句。


原因一半是因厨老怪”透明化的厨房操作,让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顾虑打消了一半。与前厨一帘之隔的后厨,除了能看到厨师忙碌的身影,还能看到码放整齐的新鲜食材。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另一半归功于厨老怪的老板,两个八零后年轻人。


从装修时的板材挑选到营业后食材品控,他们都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连店内铺设的老青砖,都是老板去农村一家家找,一车车拉到尉氏县城来,有的老砖常年堆放在农村厨房,都被熏成了黑色。


他们对食材挑选也近乎苛刻:每天早晨四五点就去采购食材,必须是有产地标签的好食材,市场销售的半成品一律不用,食用油必须采用非转基因的,大到米粮油,小到调味品,都必须有当地农业部门的检测报告。


这里生意好时翻台率极高,每晚九点多食材就卖空,不再供应菜品,拒绝上客,很多人因吃不到失望而归。即便淡季,过了用餐高峰期也仍有人在前厅等候。


看着往来食客们,有年轻活泼,手拉手的小情侣,有脸上刻着平淡,举手投足却尽显默契的中年夫妻,还有衣着光鲜体面,步履轻快的都市男女。能看到拖家带口,亲友欢聚的团圆笑脸,也能看到拎着蛋糕径直走入包间,参加生日派对的热闹温馨。


好像,人们就在大快朵颐、推杯换盏间,食物越吃越见底,彼此的情谊越来越浓厚。


豫东小城美食体验——品开封尉氏“厨老怪”,享慢生活

市面上不少菜馆,都在紧跟“洋派”时尚,比如装修呈现高级感,食物量少而精致,突出就餐情调。或者遵循快餐文化,满足现代人忙碌的胃。


开封尉氏“厨老怪”却反其道而行之,打起了“土味”的“怪”主义:腰鼓迎宾及上菜“庆贺”的形式,装修上返璞归真;食物量大,独创“怪好吃”的风味;优质食材精细慢烹饪,享受旧日慢生活……用“怪”掀起一场别样的传统新风尚。


现实世界里的得与失,好一顿饭的功夫都放下了。让现代人忙碌的心,也在“怪”味儿中,沉静下来。

据老板说,厨老怪的菜品每三个月都会更新,这种“抱朴”情怀,加上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想不宾客盈门都难吧。


文/图:灵鑫yara

————天娇荟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