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縱觀管仲的一生,我們看到的是他是指點江山,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名震春秋的王佐之業,是他改革變法,富國強民的高超手段,是他與鮑叔牙被傳頌了千年令人嚮往的深厚友誼。在那個激盪的年代,管仲心懷大志,幸得良友,再遇賢君,終於讓他名留青史,彪炳史冊。乃至聖人孔子都說,沒有管仲,我們恐怕都已經左衽了(就是變成像北方少數民族一樣的裝束),後來的諸葛亮也都要自比管仲,樂毅。管仲無疑是成功的,然而,管仲既然一人撐起了齊國,那麼,齊國自然會因沒有了管仲而垮掉。而這就是管仲所受爭議的地方,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讓齊國在自己死後朝廷無人可用,甚至當時位在朝堂的竟是一些奸佞小人。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一、不拘小節的管仲

話說早年時,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鮑叔牙出資多,管仲出資少,而每當賺了錢要分利潤時,管仲還總是會多要一些。當時就有人說管仲這個人貪財啊,其實,在外人看來管仲確實有貪財之嫌,但管仲不以為然,每次仍然要多拿一些,渾然不管別人怎麼說。但是鮑叔牙理解管仲,說管仲是因為家裡貧窮才這樣做的,我們一起做生意本來就是想要幫助他的。而管仲呢,也欣然接受鮑叔牙的這種“幫助”,因為管仲也知道鮑叔牙理解自己的做法,他心裡揣著的是匡扶天下的大志,朋友的美意他也就不客氣的接受了。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再後來,他們又一起去從了軍。打仗嘛,講究狹路相逢勇者勝,看看誰是狠人,是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壯氣節。管仲倒好,一次齊國和鄰國開戰,隊友們都在和敵人拼刺衝殺,殺紅了眼,而管仲就慢吞吞的躲在最後,等到退兵的時候,管仲卻又跟安了彈簧似的飛一樣的跑了起來。隊友們都恥笑鄙視他,說他貪生怕死,領兵的將領就想拿管仲的頭殺一儆百震懾軍隊裡那些貪生怕死的士兵。 這時已當上了一個小小的軍官鮑叔牙又站了出來,替管仲辯護道:給我個面子,我是瞭解管仲的,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的流下了熱淚(對對對,我就是這樣想的),他哭訴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鮑叔也!又過了兩年多,管仲的老母親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掛,這才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果然衝鋒陷陣,作戰比誰都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撥重用。管仲是一個不太為外界環境所影響的人,他想先盡孝道,再來報國,即使外界恥笑他也要那樣做,幸運的是他還有一個瞭解他的朋友。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後來兩個原來的好朋友繼續為實現理想奔波著,他們各自輔佐了一個齊國的公子。管仲做了公子糾的謀士,而鮑叔牙呢,做了公子小白的軍師。當時齊國發生了內亂,公子糾逃亡到他的母親之國魯國,公子小白逃亡到莒國。這時齊國內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君,但沒過多久公孫無知又被人殺死。諾大的齊國竟一時無君。於是齊國高、國兩上卿搶先暗中從莒國召回小白,準備立為國君。魯國聽說自立為君的公孫無知已死,也派兵護送公子糾返回齊國。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聽說小白已經上路,莒國離齊國又近,管仲就帶兵前去阻止公子小白。路上相遇,管仲彎弓搭箭射向小白,小白應聲倒下。管仲以為小白已死,派人報告了魯國和公子糾,這樣一來,護送公子糾的軍隊就放滿了速度,六天才到達齊國。而公子小白,僅僅是被射中了衣帶勾,裝死迷惑了管仲,然後很快進入齊國,在高、國兩大家族的擁護下登上君位,這就是齊桓公。即位後,齊國馬上派出軍隊抵禦魯軍,並將其打敗,逼迫魯國殺死了公子糾,並要求魯國將活著的管仲交還齊國,然後齊國要親自把他剁為肉醬以便洩恨。管仲一聽,清楚這是好朋友鮑叔牙的計謀,因為有鮑叔牙在,回國後他必定能受到重用。囚車走得很慢,管仲害怕魯國人醒悟後反悔,就教給車伕一首歌,車伕邊趕車邊唱歌,忘記了疲勞,車趕得很快,等到魯國人追來,管仲已經進入了齊國。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但按照古時候的觀念,公子糾被殺,輔佐他的人是更沒有臉面活在世上,因此,召忽自殺身亡,管仲卻沒有自殺殉節,這在當時的人來說不是一種忠義行為。而這一次,管仲也再一次不按常理出牌,他沒有追隨公子糾而去,而是因為鮑叔牙的極力舉薦,極力輔佐曾經的對手齊桓公,讓齊桓公稱霸春秋,讓齊國走向強盛。無疑管仲是個做大事不拘小節的人,連一向嚴格的孔子在弟子子貢問管仲是不是仁德的人時,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二、保守短視的管仲

從開始輔佐齊桓公起,當了四十多年的相國的管仲,從開始對齊國的銳意的改革,大膽進取,使得齊國不斷強盛從而稱霸天下,但到了晚年,管仲卻變得有些保守,絲毫沒有為齊國的今後而考慮。以至於管仲身死後,齊國就開始變得大亂。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齊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病重,齊桓公前去探望,詢問誰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遍視朝中,竟然沒有人可用,於是只好把皮球踢還給桓公,說:“最瞭解臣下的莫過於國君。”齊桓公只好自己說:“我想任用鮑叔牙,你看怎麼樣?”管仲說:“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政的。”齊桓公繼續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齊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說:“衛國公子開方捨棄了做千乘之國太子的機會,曲奉於國君十五年,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如何能夠忠誠於國君您?況且千乘之封地是人夢寐以求的,他放棄千乘之封,俯就國君,他心中所求必定過於千乘之封。國君應該疏遠這樣的人,更不能任為相國之職。”齊桓公又說:“易牙、開方都不行,那麼豎刁怎麼樣?他寧願自殘身體來侍奉寡人,這樣的人難道還會對我不忠嗎?”管仲說:“是人無不愛惜其身,自殘其身來侍奉您,這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愛惜您呢?請國君務必要遠離這三個小人,寵信他們,國家必亂。”這番病榻論相,管仲沒有為齊國舉薦留下接替自己的人選,也沒有為朝廷肅清奸邪的障礙。果然,管仲死後,沒有管仲的壓制,朝廷的那三人開始興風作浪,最後齊桓公竟被活活餓死。

讀史春秋:管仲--前懷大志不拘個人小節,後趨保守不慮齊國將來

管仲後來的保守其實也可以理解,在改革初期往往具有開拓精神,敢做敢幹,對於人才的使用也是不拘一格,但是一旦成功,對於改革的成果又有些患得患失,裹足而行。正是因為改革的成果來之不易,於是便格外的謹慎,變得保守持重。這也讓人才難以成功的進入朝堂,因為朝堂上都是些保守派,保持現狀安穩度日罷了。

後記

在我們今天看來,管仲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經濟學家、哲學家、軍事家。連聖人孔子都對其稱讚有加。在他的輔佐下齊國確實走向了強盛的稱霸之路,但也因為他後期的保守齊國失去了繼續強大的根基,齊國開始衰落,最後被“外來戶”田氏取代,令人唏噓。這又不由得讓我們想到之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死後,蜀國也是一副人才凋敝,無人可用的局面,當然這是後話了,畢竟情景不同,但依然值得我們思考,便且留作他日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