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戰國格局的戰爭(一)齊魏之戰

在經過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後,古老的東方大陸正式進入了一個叫戰國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變法與戰爭交織,理念與現實交戰,堪稱是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的黃金大世。

而戰國七雄中的魏國通過李俚變法為其稱霸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吳起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魏武卒更是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在這段屬於魏國時代中,魏國西破秦國函谷關,東入齊國長城,鎮壓六國數十年而不敢與之爭鋒。

決定戰國格局的戰爭(一)齊魏之戰

然而由於魏國變法未能繼續深入,同時各國也相繼開始了變法。秦商鞅變法,楚吳起改革,韓申不害變法與齊威王變法均讓本國實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魏國為了保護其霸主地位,頻頻出兵進攻其他國家,這就讓齊國看到了可乘之機。

桂陵之戰

公元前356年,趙國先後與齊國、宋國與燕國交好。這讓魏國感到了威脅,並且開始尋機進攻趙國。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魏國藉機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沒有經過胡服騎射的趙國自然不是魏國的對手,沒過幾天趙國便開始向齊楚兩國求援。齊國齊威王採納段幹朋的建議,一路攻打襄陵來疲勞魏軍,一路在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就這樣一場由孫臏謀劃的經典截擊戰爆發了。

在魏軍主力攻破趙國國都後,龐涓率軍繼續進攻衛國。齊國方面孫臏建議田忌避免與魏國主力交戰,南下佯攻魏國軍事重地平陵,以干擾魏軍主帥龐涓的判斷。

田忌採納孫臏的計謀,向平陵進軍。同時孫臏向田忌建議由臨淄、高唐兩城將領率軍進攻平陵,以吸引魏軍主力。又派出輕裝部隊,直擊魏國大梁,迫使龐涓其率軍回援。並且在其撤軍過程中示敵以弱,並逐步誘敵深入。最終,孫臏帶領主力部隊在桂陵設伏,擒獲龐涓。

魏軍雖然戰敗,但魏武卒主力未損。並在之後的會戰中大敗齊國聯軍。齊國被迫釋放龐涓,龐涓由此繼續歸魏領軍。

決定戰國格局的戰爭(一)齊魏之戰

馬陵之戰

桂陵之戰後,魏國經過幾年的休整,實力回覆。魏公舉行逢澤會盟稱王。在此次會盟中列國中只有齊韓兩國未去。這讓魏國懷恨在心。一年後,魏國進攻韓國,韓國經過申不害變法後,實力雖然有所提高,但和當時的霸主魏國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戰爭初期,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表面答應,但依舊是坐山觀虎鬥的策略。一方面靠韓國消耗魏國的實力,一方面靠魏國打擊韓國。就在魏軍即將大破韓國之時,齊國再一次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魏軍主力從韓國回撤,開始尋找齊軍主力決戰。

在齊軍進入魏境後,魏軍尾隨而來,孫臏使減灶計誘敵,造成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並在馬陵設伏,以逸待勞。

龐涓見齊軍天天減灶,認為齊軍鬥志渙散,不堪一擊。又犯了和之前一樣的錯誤,帶部分輕裝精銳騎兵追擊齊軍,被齊軍誘至馬陵中伏。魏軍大敗。龐涓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大破魏軍主力。

決定戰國格局的戰爭(一)齊魏之戰

新格局的誕生

在齊魏之戰結束後,魏國衰落,齊國崛起成為東方霸主。而西邊的秦國在失去魏國的威脅後,迅速崛起,成為西方的霸主。

至此,魏國獨霸的局面結束,戰國進入了齊秦爭霸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