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线”:长沙一位发热门诊坐诊专家值班的心路历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立即成立工作机构和出台防控预案。虽然已至春节,为了应对可能增多的发热患者,医院向临床发布征调令,成立支援发热门诊的志愿队和预备队,普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文宇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报名支援发热门诊后,文宇立刻改签了回程车票,主动请求节日期间坚守一线,在发热门诊五天期间,他写下了抗疫日记。

“抗疫最前线”:长沙一位发热门诊坐诊专家值班的心路历程

  

第一天:护目镜起雾,自创小诀窍

  时间:2020年1月28日

  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

  今天是发热门诊第一个班。说心里话,还是有些紧张,害怕在这么高危的环境中被感染,毕竟是直接接触有可能被感染的患者。

  头一天晚上就个人防护装备穿脱详细询问了感染科总住院周宁医生。他很有耐心,而且答应今天过来指导我穿脱防护服。在周宁医生的指导下,我先戴上第一层手套,接着是N95口罩和帽子,再接着是防护服和鞋套,把人包得严严实实。最难受的是戴上目镜,目镜可以很好地保护眼睛粘膜被污染,必须紧扣在面部,太松起不到保护作用,太紧也随着时间会比较难受,好多人面部都会出现深深的印痕。

  另外目镜也容易随着呼吸起雾,影响视野,周宁医生用了一个小诀窍,在目镜上涂上一层洗手液,虽然对清晰度有些影响,但却不太容易起雾,因为一旦进入污染区,手是绝对不能在触碰这些地方了。按照他的办法,我带上了自我感觉最难受的目镜,并拍下了这张永远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初戴上保护目镜,感觉还行,可接着周宁医生又给我加上一个防护面具,并说,医生需要给患者进行咽拭子检查,部位在患者的咽后壁,操作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呛咳,一旦喷在医生面部,很容易造成感染,所以最后这层防护面具很重要。

  迎来了第一个病人,一个26岁的女性患者,她发热三天了,自己服用了药物,缓解不佳,也许她害怕交叉感染,甚至不愿意拿诊室的笔填写住址和联系方式,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说我来填写。接着就是表格式的询问病史,发热几天啦?去过武汉吗?接触过武汉人吗?除了发热还有啥不舒服?接着下来就是量体温,血压,氧饱和度,然后常规筛查甲乙流和新型冠状病毒,最难的还是取咽拭子,我左手拿着电筒,右手拿着棉签在患者咽后壁取样,一套流程下来大概15分钟。

  接着给昨天就诊两个病人看了结果,都是甲流,比较幸运,病人本人没来,家属过来开药。也许是在工作,一下子忘记了目镜和口罩带来的不适。12点,整整四个小时,这就是我的极限了,我如释重负完成了自己发热门诊的第一个班。也许老百姓也害怕交叉感染,今天病人较往日少些了,我只看了五个病人。接着就是进入缓冲区脱防护服,这对我来说是个考验,周宁医生又准时出现,在他的指导下,我先手消毒,脱去防护面具和目镜,接着脱去第一层手套。然后脱掉鞋套和防护服,慢慢地慢慢地,生怕自己被污染。最后脱去帽子和口罩,每一个步骤都要牢记手消毒。我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面部一下轻盈了许多。祝自己明天好运。

“抗疫最前线”:长沙一位发热门诊坐诊专家值班的心路历程

  

第二天:12时准时走入诊区,让上一班医生准时下班

  时间:2020年1月29日

  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

  这几扇门就是我们医生从清洁区走向污染诊区的必经之路。今天是我看发热门诊的第二天,有了昨天的经验,感觉今天心里有底多了。

  按时来到门诊,按照昨天的套路,一个人熟练换上洗手衣、口罩、帽子、防护服、手套、眼罩和防护面屏,唯一的不同就是N95口罩从昨天左右固定变成了今天的上下固定,感觉舒服很多。12时我准时走入诊区,反正一个原则就是让上一班的医生能够准时下班,毕竟4个小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长时间的考验。

  今天窗外的太阳格外灿烂,接班头半个小时没有一个患者。这时,院长来诊区看望我们,他戴着口罩,站在门外,向我们问候,我自我介绍,谈了谈自己体会,的确这两天发热门诊病人少多了,除了天气转好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老百姓都意识到医院其实是最危险的地方,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这时来了一位老年女性,看上去比较焦虑,但状态还可以,她说自己前几天和来自湖北的朋友吃了顿饭,这几天有点低热,没有咳嗽,自己妹妹也有类似情况,加上自己爱人是尿毒症患者,比较担心容易传染给他,所以特意过来发热门诊看看,我一边给她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一边安慰她不用太担心,说这个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但死亡率较低。

  因为她有武汉人接触史,我还是常规给她检查了甲乙流和新型冠状病毒,她还特意打电话给她妹妹赶紧过来排查一下。我叮嘱她们多喝水,自我隔离,最好不要使用中央空调,因为它也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渠道。

  病人的确少了很多,一下午只看了4个新病人和两个复诊患者,医院为了尽可能减少检查感染,不仅把放射科胸片室和门诊主要诊疗区分开,还在发热门诊里面增设了药房,减少了患者和家属的院内移动。一下午忙忙碌碌,加上口罩比昨天舒服多了,居然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下班时间,接班的是我的几位老朋友,大家互相寒暄了几句,希望他们同样好运,也祝福中国好运。

“抗疫最前线”:长沙一位发热门诊坐诊专家值班的心路历程

  第三天:非洲留学生来排查

  时间:2020年1月30日

  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

  今天是发热门诊第三天。下午3点半,我迎着早春的太阳来到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值班室摆满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橘子,尝了几个挺甜,真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关心,其实我们现在最缺的真不是水果,而是一次性防护用品。

  等我换好洗手衣,我发现发热门诊漂亮的护士长坐在清洁区,双手护着一个盒子。我忙问到里面装着啥宝贝?护士长回答道:“目前N95口罩非常紧缺,只能按照上班个数按需发放。”接着递给我三个,还说让我省着点用。我一如既往熟练地穿戴起防护服,一旁护士同志还用橡皮筋帮我改进了口罩的固定方向,我自己也在口罩面部的每个接触面都垫上了纸巾,这样能够坚持四个小时没太多不舒服。

  反复检查防护行头无误后,我再次走进了诊区,诊区病人还真不少,刚落座就有患者拿着结果进来,我快速扫描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胸片等结果。其实大部分病人症状并不重,他们都只是担心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有些患者看到结果阴性就如释重负,有些病人结果一直未出,则非常焦虑,反复前来咨询啥时候能够出看到结果,我都一一耐心解答。

  今晚4个病人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一个年轻女性,她进入诊室就不停地咳嗽,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胸片提示左下肺有渗出,虽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但的确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建议她留观治疗。

  第二个病人是个非洲留学生,虽然口罩帽子把面部包得严严实实,但透过缝隙还是能看到他黝黑的皮肤,进了诊室他就用很不熟练了中文和我交流,我当然也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告诉他赶紧把结果打印出来。5分钟后他又重返诊室,一脸茫然告诉我不知道如何打印结果,我就带着他去把所有结果打印,并安抚他检查结果还不错,吃点抗病毒药物,多喝水,居家观察即可,明天来医院取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最后一个病人倒是让我着实有些紧张,他说自己和武汉朋友有接触,而且那位朋友已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这几天他感到眼部不适,呼吸有些困难,无发热,想过来排查一下。我开完全套检查,然后嘱咐他一定注意居家隔离。今天这个班忙忙碌碌,一直没停,接诊了8个新病人和8个复诊看结果的患者。

  时间很快,转眼就到了下班时间,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回家路上接到消息,由于医院防护装备紧张,加上目前发热患者偏少,以后每班只有一位医生,希望自己下一个班继续好运。有朋友一直夸我是勇士,我心里想,和逆行去武汉的同行比,我这点工作真不算啥,但我有机会可以体会他们穿着防护服艰辛工作,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第四天:许多发热病人来看病是害怕被歧视

  时间:2020年1月31日

  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

  今天是发热门诊第四天(20:00-24:00)。夜幕降临,城市延续着白天的宁静,我提前半小时去发热门诊,由于防护装备紧缺,加上现在每个班只有一名医护人员,提前更换防护服按时接班更加重要。进入诊区,前一班医生正在接诊新病人,忙着给他做咽拭子检查(这是目前每一个发热患者必查项目,用于检测甲乙流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诊室门口也挤了好几位。我看着手拿化验单的患者正在焦急等待,连忙接过单子,“低于正常值下限”赫然在目,我高兴地说到:“恭喜,没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只是普通感冒,多喝水。”患者也如释重负,高兴地离开。

  一晚上所有复诊的患者除了一例是乙流病毒感染外,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喜可贺。不过有3个新接诊病人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本院护士,当晚还在科室值班,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自诉弟弟两周前去过武汉,回来后和她有过短暂接触,我安抚她不用太担心,还是常规排查一下新型冠状病毒。从后面检查的结果白细胞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我建议她口服抗生素,多喝水,追查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第二位是一名电视台的记者,小伙高大帅气,当天上午采访了一位居家隔离的武汉务工人员,采访时离他有两米多远,而且双方都带着口罩,但还是下午出现发热,体温37.6°,电视台领导指示必须去医院排查,等待病毒核酸结果再决定是否复工。从交流看,患者一般状况挺好,只是心理压力比较大,害怕一旦中招,被同事嫌弃,所以必须让我安排这个病毒检测来证明“清白”。

  第三名患者是在我临近下班时候匆匆而来,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来自湖北武汉,我没有发热,只是感到乏力,有些肌肉酸痛,听说也有不发热中招的病例,所以我过来检查一下。”我当时还是有些紧张,毕竟第一次接诊来自武汉疫区的患者,听语气她对这个疾病还相当有研究,我很快平复心情,仔细询问病史。听到她的讲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有多少发热病人是真正需要大晚上跑来看急诊,他们更多的是害怕被歧视。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下班了,来到清洁区,看到一名护士正在那里闲坐着,问她这么晚怎么还没回去休息。她说自己是去年9月才来医院的新护士,这次疫情爆发后,主动要求支援发热门诊,这已经是她第8个班了。由于防护服紧张,在病人不多的情况下,她就在清洁区侯着,随时准备进入工作状态。我由衷敬佩这样的年轻人,有担当有情怀,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无处不在,为有这样的同事感到骄傲。临下班还特意喝了医院中医科为发热门诊值班人员准备的中药,心里暖暖的。

  人民的健康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五天:凌晨四点的发热门诊静悄悄

  时间:2020年2月1日

  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发热门诊

  凌晨四时的发热门诊静悄悄,第五个发热门诊班终于结束了,这个时间段没啥病人,只接诊了两位过来排查新型冠状病毒的武汉人。

  这个春节让我终生难忘,在国家大疫面前,作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方显英雄本色,发热门诊是一段经历,既体会逆行武汉的勇士之艰辛,又近距离感受患者的惶恐和无助,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多少人都希望通过一纸核酸检测证明“清白”,而我们国家也正经历考验,祝福伟大的祖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