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雲書領讀 | 讀文學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

本文3176字,預估閱讀時間:8分鐘


前段時間馬親王的《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一時間無論是在辦公室裡還是刷微博首頁,到處都討論得沸沸騰騰。我看了幾集,就emmmmm,感覺有些對不起豆瓣這個評分了。當然這個評分是不是由於人云亦云跟風吹捧的吧,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畢竟我也是粉絲,也知道粉絲瘋狂起來誰都罵。所以,也許是因為《長安十二時辰》這本書我本身也不是特別喜歡吧。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我覺得馬親王最擅長的還是寫非虛構,比如《顯微鏡下的大明》。

這本書有六個故事,都是在考據史料之後還原的真實事件,是六個深藏於故紙堆中的明代基層政治事件。故事不是發生在皇城根,甚至不是發生在什麼大城市,但卻生動地還原了大明朝普通的政治生活:百姓如何訴訟、稅收政策如何執行、官場利益如何均衡、戶籍政策又是如何成了吃拿卡要的滋生地。這些底層政治生活,發生在一府一縣乃至一村之內,記錄民間檔案中,真實又瑣碎,可是卻能以小見大,展現出大明王朝的基石是如何一步步腐爛的。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書中共有六個故事,5個有關民事訴訟,1個取自檔案館史料,其中有幾個讀來頗為有趣。

《學霸必須死——徽州絲絹案始末》講的是萬曆年間,有一個擅長數學的學霸叫帥嘉謨,發現自己家鄉歙縣竟然每年多繳8780匹生絹的事實,並且已經交了近200年。於是他向政府揭發了出來,結果各縣為了自身利益卻引發了曠日持久的混亂。亂民、縣官、州府、戶部、首輔、皇帝等諸多利益集團的博弈之局躍然紙上,彼此攻訐、算計、妥協。結局表面上是皆大歡喜,實際卻是和稀泥,歙縣少交的絲絹稅最終由兵備道里另外一個不合理的稅收來衝抵。

《筆與灰的抉擇——婺源龍脈保衛戰》:婺源縣一場持續了六十四年的經濟爭端,反映了一個縣級官員,是如何在重大議題上平衡一縣之利害的。婺源縣在風水上是一個風水寶地,每年科舉考試都成績很好。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婺源縣連續兩屆失利,找人算了一下原來是當地的燒石灰的灰戶把龍脈給損毀了。禁止燒石灰,底層民生就難以保證,允許繼續開採山石,科舉失利就會導致當地人士在官場斷層,從而導致當地的政治出路不保,斷送了未來。這場婺源縣和灰戶之間的鬥爭,持續了六十四年。

一面是科舉考生和鄉紳、一面是底層灰戶的暴動,一個縣級官員該如何做呢?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寫得最棒的是《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檔案庫的前世今生》,前幾天我還特意為了這個故事去南京玄武湖看了一下皇冊庫。一個坐落於後湖(玄武湖)中的冷門機構——大明黃冊庫從建立到衰敗的全過程。

黃冊就是戶籍檔案,詳細記錄每家每戶的人員,年齡,居住地,田畝信息,每十年統計一次。國家建立之初,最重要的就是維穩,維穩的基礎則是搞清楚這個國家“有什麼、有多少”。像朱元璋控制慾這麼強的皇帝,就更加在乎這些事情了。所以,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統計制度。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令在全國範圍內普查人口。洪武十四年推行裡甲制度。他把農村分成許多叫作“裡”的單位,每一里有在一百一十戶人家,其中十戶稅額最高的擔任里長,剩下的一百戶,每十戶為一甲。城市中的裡又稱“坊”,在城邊則稱“廂”。在此基礎上,對全國人口按所從事職業,主要分為民、軍、匠三類,進行造冊登記。以戶為單位,每戶詳列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每一里編一本黃冊,作為徵派服賦役的標準。因送給戶部的一冊,封面用黃紙,故稱黃冊。這種方法,將國家的固定資產梳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還是動態的,每十年都會進行一次更新。朱元璋制定的裡甲制和黃冊制度,一點都不輸現代公安局裡的戶籍檔案。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然而,僅僅有黃冊還是不夠的,因為黃冊上雖然記載了每戶有多少土地,但是許多人在登記時不會說實話,隱瞞了大量的土地。為了清查全國的土地狀況,政府必須派官員到每一塊土地去,丈量土地的大小,並落實土地歸誰所有,再把這些信息統計起來,計算出每家每戶有多少土地。

在編訂黃冊六年後,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國土地,編訂魚鱗冊。魚鱗冊指的是一種帶有圖示的土地登記冊,畫出了土地的形狀、分隔和歸屬。這種圖示看上去如同魚鱗,所以叫魚鱗冊。

建立黃冊和魚鱗冊是兩項雄心勃勃的工程。在當時,要依靠人力去一一統計全國的土地和戶籍,需要耗費皇朝幾年的時光。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由於明初仍然保持著較高的行政效率,明太祖順利地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全國戶籍共計一千零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六千零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人;土地面積則達到了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這次清查的成就是巨大的,特別是土地,通過清查,全國在冊的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皇帝的稅收大大增加。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但是這套體系的特點是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各個層級還得嚴密配合,任何一個層級出了問題,都會引發一連串的錯誤計算。當錯誤過多,就積重難返了。環節複雜、容錯率低,意味著可鑽的空子多。明宣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在太祖人口普查三十年後,明政府再次普查人口和土地數據。土地數據就出現了劇烈的下滑,已經不足朱元璋時代的一半了,很顯然這些土地已經在各個層級被隱瞞從而逃過賦稅了。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由於黃冊的主管單位黃冊庫沒有一筆獨立的預算,所有和黃冊相關的工作都可以看做是強制性的“志願者”。每隔幾年,一批“黃冊志願者”就要被鎖在玄武湖中間的小島上,忍受蚊蟲、疾病,封閉式完成枯燥繁重的校驗工作。久而久之,窮則思變,黃冊庫也要自謀出路。由於黃冊庫有權將發現的有誤數據,除打回原籍核查外,再追加一筆罰款。因此,久而久之,所有經手的人都會趁機撈上一筆。

就這樣,胥吏利用政策漏洞謀取私利,如蛀蟲般從各個環節把一個精妙的制度破壞的體無完膚。而最終的受害者只能是普通百姓。最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積重難返,大明的覆亡實際上是一次系統性的崩塌。

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次年改元弘光。清兵洶洶南下,旦夕可至,弘光小朝廷手忙腳亂地開始了備戰工作。位於北城牆之外的後湖黃冊庫,在此時已經毫無用處。有人提議,不如把那些黃冊拿出來廢物利用一下。於是禁絕了二百多年的後湖黃冊庫,終於撤去了封鎖,大批士兵們跳上湖中五島,踹開庫房大門。黃冊都是上好綿紙所制,將棉紙搓成細條蘸上火藥,即是上好的藥捻和引火折。

這是一幕極具象徵意味的畫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黃冊,在風雨飄搖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紙屑飛舞於後湖之上,萬億大明子民的戶籍化為甲冑和火器,以毀滅自己的方式,試圖成為挽救這個王朝的最後希望。

可惜這一切努力,終究只是徒勞。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南京城落入清軍之手。在瀰漫的硝煙裡,黃冊庫和它所忠心侍奉的政權一起滅亡了。

從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後湖黃冊庫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幾於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國祚等同。這是大明保留下來的最後記憶。在這個王朝治下的每一個人——你能想象嗎?幾乎每一個人——後湖黃冊庫都記得,大明都記得。在這一座黃冊庫裡,記錄著整整一個王朝的田土盈縮、民生消漲。你可以拉遠視角,注視大明王朝跌宕起伏的一生;你也可以拉近視角,看到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家庭的生老病死。其存儲之鉅、信息之豐、分列之細,是全世界檔案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個奇蹟。

馬親王寫“漫天的紙屑飛舞於後湖之上,萬億大明子民的戶籍化為甲冑和火器,以毀滅自己的方式,試圖成為挽救這個王朝的最後希望”。這麼波瀾壯闊又細緻入微的故事,哪是什麼小說能比得本書講述的。

張立憲在評論著名紀實文學《巴黎燒了嗎?》的兩位作者時說:

真正的敘事高手從來不用定性或裝飾性質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結論的權利和快樂留給讀者,這一點拉萊·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爾也做到了。


馬親王說他對這句話心有慼慼焉,因此也效仿先賢,在這幾篇文章裡,儘量不去下什麼結論,而是忠實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展現出來,交給讀者自己去判斷。

我覺得他做到了,而且非常優秀。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雲書領讀 | 讀文學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

馬親王的這本書,比《長安十二時辰》還要精彩


本文首發於 微信公眾號 【雲卷讀書雲舒行路】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

你真的應該讀點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