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说对一句话,他官运亨通,最后做了宰相。

武则天当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房先敏的员外郎被贬为卫州司马,房先敏不服气,便来找相关部门与人员申诉。

内史骞味道为人圆滑,喜欢表白,听了房先敏的申诉后便推卸说:“这是皇太后的处分决定。”把责任一下子全推到了武则天的身上。房先敏又去找刘祎之。刘祎之则解释说:“缘坐改官,例从臣下奏请。”意思是关于你的处分是中书省首先提出建议,随后报经皇太后批准的。

因为说对一句话,他官运亨通,最后做了宰相。

刘祎之与骞味道的不同之处是,他没有像骞味道那样为自己开脱,只是援引成例,讲了一句官话,把责任揽到了具体办事官员的身上。

此事很快便为太后武则天所知悉。武则天便以“味道善则归己,过则推君,贬青州刺史。以祎之推善于君,引过在己,加授太中大夫,赐物百段、细马一匹”。将骞味道贬职,而嘉奖了刘祎之。

因为说对一句话,他官运亨通,最后做了宰相。

武则天不仅对骞味道和刘祎之一罚一赏,泾渭分明,还就此专门发表了一番高论:“味道不存忠赤,已从屏退;祎之竭忠奉上,情甚可嘉。”《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后来,刘祎之官运亨通,做了宰相。

常言说“祸从口出”,一向机敏的刘祎之也不例外。作为朝廷中的要员,刘祎之对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是鼎力支持拥戴的,但对武则天在李旦称帝后仍然临朝听政不肯还政,却十分不理解。一次,他私下对凤阁舍人贾大隐说道:“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人心。”贾大隐向武则天汇报以后,武则天立即下令逮捕刘祎之。

■文/改编自《尊严与虚荣》,原标题为《眼前有景道不得》(李保平 著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因为说对一句话,他官运亨通,最后做了宰相。

■编辑/储钰

■文中除书封面外,均为配图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许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