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托产品,该如何选择?

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托产品,该如何选择?

自从1979年荣毅仁先生主导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在我国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信托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当时流行的“遗嘱托孤”,即以遗嘱方式委托他人处理财产并使子女受益的做法 ,是现在发现的一种最早的信托行为。近代意义上的信托起源于13世纪英国的“尤斯USE”制度,“尤斯USE”制度是英国教会和封建君主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其实质上是“替教会管理或使用土地”,此时的信托一般是一种无偿的民事信托。现代商事信托起源于美国,为促使资本集中,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信托公司应运而生,实现了由个人信托向法人信托和民事信托向商事信托的过渡。

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四季度,我国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1.6万亿,占资管市场总规模的19%。近年来,信托一直占据着资管行业第二大市场份额,也是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此同时,随着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一系列及监管文件的下发,监管机构对信托公司通道业务进行严格限制,引导信托业务回归本源,抑制被动管理型信托业务,鼓励主动管理型信托业的发展,这导致信托资产余额连续出现负增长。2019年四季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同比下降5%,较2018年规模缩减速度有所放缓。

在当前去通道、去嵌套的严监管氛围下,传统银信合作通道业务规模仍在收缩,体现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随着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产品角度来看,信托产品同样面临着净值化转型的压力;其次是以往的资金池模式被禁止,现在分期发行的产品需要严格分账管理,不允许收益和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未来信托投资者(包括个人、机构,下同)投资信托产品将会更关注信托机构自身管理能力、以及信托产品的增信措施。

未来信托投资者更加看重信托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匹配程度,但目前市场上比较缺乏统一的信托产品评价标准。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普益标准集中自身研究力量制定了一整套针对集合信托产品的评价体系,并通过评分和分类的形式,对投资价值进行归类排序,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结果,帮助投资者更加快速、直接地掌握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综合情况。

本周日晚19:00,普益标准高级研究员、信托业务资深咨询顾问夏雨将为您带来《行业转型深入推进,集合资金信托如何评价?》课程,深入为您讲解集合资金信托的评价方法以及最新的评价结果。欢迎收听,我们不见不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信托机构和产品的知识和干货,欢迎下载 “普益诠财富”app体验更多课程,信托领域专家在线为您讲授、答疑,为您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课程大纲

一、集合资金信托评价的背景与需求

二、集合资金信托评价的方法与结果

二、现阶段集合信托评价的待解决问题

收听方式

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普益诠财富”APP即可听课

添加普益助教微信pystandard02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