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一:谁才是创世神?

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一:谁才是创世神?

古希腊众神


导语:


相比于系统严密的古希腊神话,中国的神话体系显得十分零散,记载简略,故事性薄弱,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也极小。当然,这一结果有它的历史原因。

我们说,神话源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推理和想象,具有十分浓重的神秘色彩,因此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中国历代社会,"敬鬼神而远之",知识分子对神话避而不谈、或是对其加以目的性改造,如此,神话的没落,便成必然了。

在这一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神话亦产生了其鲜明的特点。

同样以古希腊神话进行比较。希腊的神与人同形同性,他们的外形大多和人没什么区别,神也有七情六欲。如宙斯,狂放不羁,四处拈花惹草;又如赫拉,嫉妒成性,残酷无比。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没有和人一样的生老病死。

而在中国神话中,神大多拥有怪诞的形象,如人首蛇身的女娲、如乳目脐口的刑天;并且,中国的神大多崇高而圣洁,这些大神们不食人间烟火,就算不帮助人类的、至少也不会残害人类,更别说为了私欲而搞东搞西了。我们相信这正是儒家改造的结果,目的在于,用这些上古大贤作为人们道德的标杆。

另外,中国神话难成体系的原因,除了中国古代少有编写《史诗》的大诗人荷马(古希腊,约前9世纪-前8世纪)之外,亦在于中国文化的包罗万象。

在最早成体系的"三皇五帝"之外,道教推崇老子,人们不怕尊他为"太上老君";佛教引进了释迦牟尼,人们也可以称其"如来佛祖";诗人们编了个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故事,人们就传成了"牛郎织女";看了本《西游记》,孙悟空也能在人们的口中广为流传。在中国人的眼里,只要与鬼神沾边,我们都敬。

因此,形成了我们今天零散、但极其庞大的神话体系。

通过概述,我们可以将中国神话大体分成三类:

第一类为上古神话。上古神话源于原始先民的创造,于文字产生后被记录传承下来,并被假定为真实历史的一部分。可以认为,上古神话,是我们的先祖以一种虚构的方式记录的"历史",在某一方面,它可以展现早期的社会面貌。

第二类为宗教神话,由宗教进行目的性的创造、或改造而形成。

第三类为民间神话,通过集体、或个人艺术创作的形式,被人们口口相传,最后成为传说。它背后所表达的,通常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景。

我们从上古神话说起。


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一:谁才是创世神?

盘古开天辟地


一、谁才是创世神?


我们说,人类通过想象的方式来解释对于自然的疑问,产生了神话。

那么第一个疑问就是: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世界是从哪里来的?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神话体系中,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不尽相同,在体系零散的中国神话中,亦未进行统一。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各种神话的解释又趋于一致,多偏向于"世界是由神灵所创造",即有一位创世神。

如今最广为流传的中国创世神,当属盘古。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三五历纪》

这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最早记载。尽管这个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就其成书的时间来看,其实是比较晚的。《三五历纪》的作者为三国时期的徐整,我们可以相信"盘古"在被徐整记录之前,已经在民间传了很久,但与上古神话中的其他神相比,他出现的时间显然还是太晚了。我们今天流传的上古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大量记载,可为什么在这些古籍中,偏偏没有盘古这位大神呢?

所以,有一定的理由可以认为,盘古是后来居上者。

中国神话已知最早的创世神是女娲。


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一:谁才是创世神?

女娲造人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说文解字》

女娲创世、造人、补天,可以说是早期神话中最备受尊崇的神话人物。究其原因,在于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发展而来的,人们愿意相信,通过十月怀胎将他们"创造"出来的母亲,同时也创造了这个世界。

本质上,这是对母性的崇拜。

中国神话不同于其他神话的一个因素还在于,它到处都充斥着先祖崇拜。我们更愿意以神的名义向我们曾经的先祖顶礼膜拜,而不愿意尊一个凭空创造出来的家伙为神。例如"三皇",原始的三皇,称为"天皇、地皇和人皇",可以理解为具象化的"神灵",只有神性而无人性;但在往后的流传中,三皇逐渐被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神替代,而这些神,曾经都是上古部落的杰出领袖。

女娲亦是如此。

在大量的记载中,女娲同时也是上古时期某氏族部落的首领。

——女性。

神话故事是荒诞的,从实际角度,创世、造人和补天都是反科学的,但是,我们可以思考神话背后的含义。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了神;伏羲氏发明畜牧,成了神;神农氏始创医药,也成了神。而女娲,必然还是因为某些伟大的功绩,才会被后人顶礼膜拜、乃至于被认为是创世神。并且,从时间来看,女娲作为女性氏族首领,在从母系氏族过渡向父系氏族的社会进程中,她必然处于前期。

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

在人口稀少、资源贫瘠、民智未开化的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社会以母系氏族为单位,人们团结在一位女性家长周围,进行原始而艰苦的群居生活,其中有一个氏族,或许就叫"女娲氏"。女娲带领着她的氏族,在那个荒莽的世界里谋求生存,她用她的智慧,给她的氏族带来极大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于是,她在广大人民的眼中,就被神化了,变成了一位无所不能的大神。

我们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是女娲创造的?我们是怎么来的?要不要去问问女娲?咦你听说了吗?那时天塌下来了,听说是女娲去补好的……

这,很可能就是"女娲"这位神被创造出来的过程。

其实,她所代表的,是智慧。

——人类的智慧。

在所有人都还愚昧无知的时候,某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开发出了超于常人的智慧,于是,他(她)在别人的眼中、在别人的想象中,就成了神,成了神话。

其他的神,亦是如此。

这正是上古神话所能展示其历史意义的表现之一:

这些神或许并不是神,而是上古时期可能真实存在过的先民领袖;

他们先为人,方为神。

当然,它是会变的。


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一:谁才是创世神?

伏羲像


在女娲之后,又有一位创世神,那就是伏羲。

——男性。

战国时期《楚帛书》中记载,伏羲与女娲成婚,生四子,四子开辟天地,终成世界。由此,伏羲又成了创世神。

此记载中,同时也出现了女娲。我们无法知道到底是先有伏羲、还是先有女娲,但是,仅从《楚帛书》记载的故事来看,伏羲的地位显然要略高于女娲。为什么?因为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社会了,女娲所代表的母权走向没落。

其实我们撇开神话传说来看,在大量的记载中,伏羲和女娲都不是第一个出现的人、或者说神,也就是说,世界并不是由他们创造的。古人认为,伏羲与女娲均由华胥(上古部落首领)所生,还有兄妹成婚的传说。那么,在今天的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来,即认为:伏羲氏和女娲氏可能为上古华胥氏部落的分支。至于孰先孰后,从"先母后父"的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应为女娲在前。

也即是说,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走向没落之后,伏羲取代了女娲的地位,在广大人民的眼中,成为了新的被崇拜者,于是,就逐渐成了新的创世神。

事实是,在大量记载中,伏羲正是这一社会变革的标志性人物。

上古男女无别,帝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灼以正人伦之本,而民始不读。——《史纲评要》

伏羲"正姓氏、制嫁娶",改革婚姻和遗产继承制度,引领当时的社会向着父系改革。而当这一改革完成之后,出于巩固父系制度的目的,伏羲的地位,就逐渐超越了女娲。这或许是无意识的,但正是当时的社会思潮的一种体现。

由此,创世神就彻底变成了男性。

如往后的神话中,始见于西周的"昊天上帝"、以及"盘古"等创世神。

当然,因为中国神话体系的复杂性,或许从孔子开始,我们的历代先民就对鬼神"敬而远之",甚至可能出现一家人同时供奉"佛祖"和"三清"的情况。所以,究竟谁是中国神话的创世神,也就无法统一、亦无人在意了。

信谁,谁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