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愛馬,從馬道上悟出“用人之道,並因此造就了推恩令主父偃

漢武帝不僅愛馬,還是一個喜愛人才的“好伯樂”,為了多方蒐羅奇才,並且不預設門檻,只要有一技長,他都求才若渴,而且他用人才的唯一門檻就是能為國家立功,不管這個人名聲多爛受到多少詬病,是不是“五好乾部”,他都照用可也,只要此人能建功立業,那麼一切好說。

漢武帝愛馬,從馬道上悟出“用人之道,並因此造就了推恩令主父偃

漢武帝劇照

因為好馬的漢武帝從馬道上悟出了“用人之道”,他認為非凡之馬和非凡之人一樣,即使桀驁不馴容易翻車,但只要駕御得當,就能一口氣奔馳千里立下殊功。所以各州、郡只要發現有能夠勝任將相之職,或出使遙遠國度的奇才,不管是官是民,也不管是不是品學兼優,都要保薦給朝廷。居然也發揮了很好的效用,造就了漢武時代群星燦爛的人才格局,很是令人津津樂道,很值得研究的用人現象是也。

因為漢武帝的特殊用人之道,從而造就了“漢之得人,於此為盛”的漢武時代人才濟濟、粒粒皆星的局面,湧現出了很多史上有名的文武全才,奠定了良好的帝國幹部基礎,也成就了漢武大帝的絕世武功。

就比如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其本人就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傢伙,而且由於性格乖僻不大受人待見,史曰:“遊齊諸生間,莫能厚遇也。齊諸儒生相與排擯,不容於齊。”總之他曾像蒼蠅一樣被人討厭,而且齊國的讀書人都聯合起來排擠他,在齊地混不下去的主父偃也只能像喪家之犬一樣北遊燕、趙、中山等國,然而結果還是一樣,他同樣還是被當地儒生排擠,大家好像約好了要杯葛他似的,人際關係特別不好啊。這個可能與他喜歡整人喜歡倒行逆施的德性有關,情商不是一般地低,反正就是他走到哪兒人家都煩他,都不想和他做朋友,等著看他倒黴看他鬧笑話,然後一事無成鬱郁不得志,抱憾終老。

漢武帝愛馬,從馬道上悟出“用人之道,並因此造就了推恩令主父偃

主父偃與漢武帝

後來卻證明,大家都看走了眼。因為就是這樣一個大家公認“品行不好”的人,不僅沒有因此而“一事無成”,居然還因為提出了“推恩令”以及“徙天下豪傑兼併之家於茂陵”而名垂青史,就因為他碰到了在使用和培養人才上不按常理出牌很能標新立異的漢武帝,所以不僅沒有被埋沒,還發達得不清不楚也,很多人只有眼紅的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