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細菌活躍的時節,寶寶常見的出疹傳染病要怎麼預防和治療?

春末夏初,正是是病毒、細菌活躍的季節,也是孩子們易受到各種出疹性傳染病侵襲的時期。

每次只要孩子嬌嫩的皮膚上出現疹子,家長都會焦急萬分,如果孩子再有些發熱、食慾不佳,那更會火上澆油。

孩子患了水痘、急疹、麻疹,該怎麼處理?要經受不小的“折磨”!家長們,該如何預防?如何去處理呢?

病毒細菌活躍的時節,寶寶常見的出疹傳染病要怎麼預防和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

01水痘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全身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為特徵。

病毒細菌活躍的時節,寶寶常見的出疹傳染病要怎麼預防和治療?

圖片來源:百度新聞

水痘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尤以2-10歲兒童多發,易造成爆發流行,春夏季是高發季節。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至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前均有傳染性,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

如何有效預防水痘?

1. 接種水痘疫苗

接種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方式。由於水痘疫苗屬於自費的二類疫苗,有些家長未帶孩子接種或只接種了一次,達不到有效保護力度。

接種1劑次的保護效果平均水平在70%,而接種2劑次的保護效果接近100%。建議家長們,帶孩子完成2劑次水痘疫苗接種。

①常規接種

12月齡-12週歲兒童,第1劑在12-18月齡均可接種,建議滿15月齡時接種,滿3週歲接種第2劑,應在4週歲前完成。

另外,要注意的是——

18月齡以上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應儘早接種第1劑水痘疫苗,並在滿3週歲後接種第2劑(與前1劑間隔至少3個月);

已經接種過1劑的4-12歲兒童,應儘早接種第2劑,與前1劑間隔至少3個月。

13週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疫苗,建議第2劑與第1劑間隔在8周以上(最短間隔至少4周)。(點擊此處——小編邀請您和我一起回顧凱歌健康微講座「小兒接種預防知識」)

②暴露後免疫接種

如果和水痘患者接觸了,也可以接種疫苗進行應急保護。

接種應在暴露5天內,最好3天內開展應急接種。接種對象為大於12月齡,沒有接種過2劑次水痘疫苗或患病史的人群。

2. 控制傳染源

發現水痘患者,應進行隔離,避免傳染給他人。原則上患者應隔離兩週至皰疹乾燥結痂為止。

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人員,應隔離觀察3周,儘量減少接觸他人。

3. 切斷傳播途徑

及時對患者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多開窗通風,少去人多的場合。

如何對水痘進行科學護理?

患了水痘後,孩子們要遭受不小的折磨,需要家長們給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建議家長們:

1. 注意清淡飲食

2. 注意清潔

3. 注意病情變化

如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嘔吐、頭痛,煩躁不安,嗜睡,驚厥,應及時送醫院就醫。

4. 避免用手抓破皰疹

5. 多開窗通風


02幼兒急疹

這個病可能是大部分寶寶都會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個疾病。

孩子有發熱,又有皮疹,爸媽們會非常恐懼。其實不要怕,這就是個紙老虎,一捅就破。

幼兒急疹,也叫做嬰兒玫瑰疹(Roseola)、第六病和三日熱,多發生在小於2歲的嬰幼兒,高峰是7月-1歲嬰兒。表現為3-5日的高熱後驟然退熱,隨之出現皮疹。

針對幼兒急疹的處理辦法

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給孩子使用抗生素;該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藥。

家長給與對症支持治療就行,孩子發熱就用退熱藥,不舒服就多安撫下,等自己恢復。得了幼兒急疹後,不怕見風,可以洗澡。

關於預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衛生,及時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親吻孩子的嘴。


03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以上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為其特點。

麻疹經呼吸道傳播感染,6個月到5歲的小兒、未患過麻疹和未接種麻疹疫苗者均為易感者。

針對麻疹的處理辦法

出現麻疹後,因為其有傳染性,要在家裡隔離,至少出疹後5天。

在此期間,對症處理,發熱時使用退熱藥處理,保證飲水量,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

麻疹的記憶方法就是,熱3天,疹3天(頭四肢腳心),蛻3天。耳後一麻,就出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