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萧何者,西汉开国之丞相也。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两个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萧规曹随。这两个典故都跟萧何有关,充分说明了萧何的知人之才和治国之才。

韩信出身贫寒,还曾经受过胯下之辱,在秦末起义中,一开始是跟着项梁闹革命的,项梁死后又跟着项羽做事,可是项羽不太看重他,他向项羽提出的几个建议都没被采纳,郁闷之下,韩信投奔刘邦了,但是也不受刘邦待见,有一次还因为违反军纪,差点被刘邦杀了。于是,韩信再次郁闷出走,却被萧何月下骑马追回,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作为西汉开国宰相,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汉惠帝时的宰相曹参,一切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曹参整日饮酒,昏昏沉沉,不治理国事,汉惠帝和大臣均对其不满,质问曹参,而曹参则问汉惠帝:“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汉惠帝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又问:“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一切法令规章制度都已经制定好了,也很完备了,现在陛下采取无为而治的国策,那我只要恪守职责,遵循前代规章制度,不就可以了吗?”汉惠帝只好说:“好吧,你歇着去吧!”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话说萧何在沛县做文职小官时,就精通法律,文笔了得,办事条理分明,很有政治才干,经常公务考核中名列第一。

萧何还和刘邦是同乡好朋友,刘邦在做亭长时,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但工资不高,经常入不敷出,萧何就时不时的接济他。有一次,刘邦要到咸阳服役,其他人送给刘邦的是300钱路费,而萧何则送给刘邦500钱路费。

刘邦起义后,萧何跟随刘邦为其督办公务,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就在后方治理。刘邦攻破秦朝都城咸阳后,别人都争先恐后的夺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只顾着寻找秦朝的法律、地图、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其珍藏起来以备后用。

后来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些资料的帮助,通过这些资料,刘邦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等。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后来项羽的军队也杀进了咸阳,但是只顾着屠杀焚烧抢夺,却没有像萧何这样的得力助手帮他搜集秦朝的文献资料,也难怪项羽最后会失败了。

在刘邦起义的期间,萧何实际上是刘邦了大管家,其承担的是丞相的职责。刘邦出兵在外,就把萧何留下来管理后方政事,刘邦与项羽打仗,多次弃军败逃而去,也是萧何帮他征调补充军队,准备粮草补给等。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后,对功臣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对此很多将士不服,对刘邦说:“我们出生入死,反而没有萧何舞文弄墨的功劳大,这是为何啊?”刘邦说:“诸位的功劳就像猎取野兽的猎狗,而萧何则是发现野兽的猎人,没有猎人发现野兽,猎狗是无法猎取野兽的。”众人听后心服口服。

刘邦还特许萧何不按礼仪带剑穿鞋上殿,对他极其信任和尊重。后来,刘邦又加封萧何两千户,以报答当年服役时萧何多送的二百钱之恩。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公元前196年,陈豨在今河北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前去镇压,吕后留守京城,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起兵谋反,想和陈豨来个里应外合,情况危急,吕后问计于萧何,萧何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将韩信骗至长乐宫,帮助吕后杀掉了韩信。这就是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西汉初年,各地的功臣诸侯不断发生叛乱,刘邦常年忙于镇压,因此,刘邦对萧何也是不放心的,害怕他也像其他诸侯一样谋反,这一点,萧何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韩信被杀之后,萧何为了免于被杀,消除刘邦的顾虑和怀疑,他不再接受刘邦的赏赐,还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此举使得刘邦对萧何更加信任。

此外,萧何还故意破坏自己的声誉,以消除多年来老百姓对他的爱戴和信任,以免刘邦怀疑他煽动百姓谋反。他采取的方式是进行土地兼并,低价强买高价出卖,赊借不还,大量收受奸商钱财等。刘邦看见萧何这样贪财,就认定他胸无大志,不得民心,是成不了大事的,心里对萧何的所作所为暗暗高兴。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有民众因此上书刘邦,说萧相国大量低价强买他们的田地房屋。刘邦就把萧何叫来,当面笑着跟他说:“你这个相国就是这样利民的啊!你应该亲自向百姓们谢罪。”

萧何赶紧借这个机会为老百姓向刘邦请求,让刘邦将上林苑的大量空地交给百姓来耕种。刘邦怒火中烧,心想好你个萧何,自己强占百姓土地,却拿我的上林苑的土地去平息众怒,向民众讨好,亏你想的出来!

于是,刘邦即刻下令将萧何用镣铐拘禁关入大牢。但是刘邦也是聪明人,在萧何被关押的几天里,他仔细想了萧何前后的所作所为,很快就明白萧何一系列的反常行为,不过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猜忌保命而已。

想通了之后,刘邦立即派人将萧何释放了,萧何还是一贯的谦恭谨慎,他特意赤脚步行入宫,向刘邦谢罪,刘邦对他说:“算了吧,不用谢罪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你为民众请求上林苑,我如果不答应的话,老百姓一定会说我是昏君,而夸你是贤相。我把你关起来,是想让老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曹参是仅次于萧何的汉初第二大功臣。虽然曹参很崇拜和尊敬萧何,但是萧何却一向跟他不和睦。萧何病重时,汉惠帝亲自去探视,问其死后的相国人选,萧何说:“陛下认为谁合适呢?”汉惠帝说:“我觉得曹参合适。”萧何说:“陛下英明,有曹参辅佐您,我死也明目了!”能推荐跟自己不和睦的人作为相国的继任者,可见萧何的胸怀博大,这正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汉惠帝二年,即公元前193,一代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汉初分封的功臣诸侯们,几乎后来都被刘邦杀害,结局悲惨,而萧何却能够一直被刘邦信任和器重,跟他本人处世的智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可以学习萧何的智慧,将其运用到职场中,相信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