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康熙六年三月,輔政大臣索尼奏請年過十四歲的皇上親政,但是康熙帝推脫,未予批准。隨後其他輔政大臣復奏“世祖章皇帝亦於十四歲親政,今主上年德相符,天下事務總攬裕如懇切奏請”,於是康熙率領輔政大臣奏請孝莊太后。孝莊太后以皇帝年幼為由,未予批准。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因年邁染病病逝。在索尼死後,康熙私做奏章,再次奏請孝莊太后,孝莊太后俞允,擇吉親政,其吉期禮部選擇以聞。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康熙六年七月七日,康熙帝正式親政登基。

這便是索尼臨死之前,為滿清王朝做的最後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也是索尼死後,滿清的第一件大事。而這,對於康熙決定“智擒鰲拜”會存在什麼關係呢?

索尼的一生輔助滿清四代帝王,從努爾哈赤到康熙帝,是四朝老臣。在順治帝死後,被任命為四位“首輔大臣”之一。這是順治帝在湯若望建議下,決定傳位給自己兒子的決定後,為避免皇帝年幼,再次出現懾政王攥權,重走他年幼的覆轍,所作出的一個重要的決定。用輔政大臣代替攝政王的傳統。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索尼因足智多謀,而被順治帝看中,成為了輔政大臣之首,遏必隆、鰲拜因為軍功卓著,被順治帝選中,而他們三位都屬於兩黃旗,就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相互制衡的輔政架構就此誕生。但是為了平衡八旗之間的關係,所以,最後選擇兩白旗的蘇克薩哈為四位首輔大臣之一。

既然是相互制衡,就一定會出現強弱,而蘇克薩哈因為是叛變多爾袞,才被順治帝看重,成就今天的地位。由於這種關係,所以被“文化人”索尼所不喜,而遏必隆因與鰲拜同為兩黃旗,所以均選擇了支持鰲拜。此時的索尼已經六十多歲,並沒有多少精力參與朝政,在蘇克薩哈與鰲拜、遏必隆之間,更多的選擇了中立,最終的結果,就是在八年的輔政期間,蘇克薩哈一直都處於弱勢,權利逐漸就集中到了鰲拜手中。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據歷史記載,索尼“老而病”,但深層次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在滿清建立後,中國就存在三種文化,分別是滿州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傳教士文化。索尼作為文臣之首,更注重推崇中原文化。

據史料記載,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在建立政權後,就模擬中原大明王朝,組建了滿清的六部。起初以貝勒主理六部政務,下設四位副手承政。其中滿族兩人,蒙族一人,漢族一人。其下再設參政、啟心郎,這就是滿清六部的初始形態。而為了輔助年輕的貝勒,另設了一個“巴克什”的職位,主要負責監督、輔助貝勒處理政務,類似於老師及指導的作用,並對他們進行考核及書寫評語。而第一個擔任這個職位的便是索尼,由此可見,索尼是一個非常熟悉中原文化的滿族文人,是教導滿族貴族學習中原文化的導師之一。所以他代表的就是中原文化。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鰲拜所代表的是滿族文化,是一種滿清的保守主義者。這背後的支持,在滿清早期佔據著主流的王朝貴族。其中孝莊太后也正是最大的一個支持者,鰲拜就是執行者。雖然首輔大臣之中,兩黃旗佔據了優勢,而兩黃旗內部,由於鰲拜得到了孝莊太后的支持,索尼就處於了弱勢的地位。外加鰲拜為推崇滿州優越,大量製造了“文字獄”,針對的就是以索尼為代表的中原文人士族,這就是索尼在晚期多稱病不出的原因。所以在康熙早期,以孝莊太后為代表的保守勢力,佔據著主導的地位,領軍人物或者執行者便是鰲拜,這造就了鰲拜的強勢。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再說,康熙帝,因為年幼,又多學習中原文化及西方文化。外加,在其順治選擇繼任帝王的時候,順治與孝莊太后之間為選擇繼位皇子之間,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最終由於湯若望的建議“一定要找一位得過天花的皇子來繼王位”,這才誕生了康熙帝。所以在康熙眼中對於湯若望是非常感謝,並與他特別親近。特別是隨著康熙帝歲數的不斷增加,知道了他成為皇帝的真相後,對這位國外的傳教士更是親近。所以說,年幼的康熙帝,更傾向於感情之下的理智,是西洋文化的支持者。

由以上的總結,就可以看出,索尼與康熙帝都是屬於弱勢方,鰲拜與孝莊太后就是強勢方,而蘇克薩哈的確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索尼作為一個老狐狸,在明知弱勢的情況下,選擇稱病中立。所以主要的矛盾鬥爭就在後兩者之間展開。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康熙三年,楊光先覆上《請誅邪教狀》,經議政王會議,翌年以數條罪名判處湯若望等人凌遲處斬。楊光先言湯若望等傳教士有罪三條:潛謀造反;邪說惑眾;曆法荒謬。最後,湯若望義子潘盡孝俱斬立決,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湯若望困死於寓所。第一個回合的鬥爭,以鰲拜為代表的保守派取得了勝利,自此,鰲拜就成了年少康熙帝心中的仇敵,為康熙帝扳倒鰲拜埋下了伏筆。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在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逝後,三方對立的形勢被徹底打破。滿朝均充斥著保守主義。而康熙帝為了希望擁有權力,渴望儘快親政,以擺脫弱勢的地位,於是對於索尼奏請親政的建議,是非常開心的。但是這並不是他可以最終確定的,最終還是需要孝莊太后首肯才可以。隨著索尼的去世,形勢發生轉變,這給康熙儘快親政提供了一個機會,所以才得以在康熙六年七月七日正式親政。

滿懷信心的康熙帝,本以為親政之後,就可以佔據主導地位,扭轉弱勢的狀態。但是天真的康熙帝,再次在受挫,親政後的五天之後,首輔大臣蘇克薩哈被鰲拜“誣以不欲歸政”為由,滿門抄斬。雖然康熙帝百般不願,但是懾於鰲拜的威懾,最終在驚嚇之下,失去了方寸,諾諾弱弱的同意了鰲拜的奏請。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這被年少的康熙帝視為奇恥大辱,但是,單靠康熙帝一人的力量,雖然親政,依舊無法戰勝鰲拜,特別是受到孝莊太后支持之下的鰲拜,更是難以戰勝。而鰲拜敗在哪裡呢?

鰲拜敗在了孝莊太后的選擇,敗在了親情。孝莊太后在看到孫子受到委屈後,真的感到了心疼,所以,在鰲拜與康熙帝之間,選擇了他的孫子,在奴僕和小主人之間,最終對的一定是小主人。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親情。鰲拜錯就錯在,高估了自己的分量,雖然,他是孝莊太后最看重的奴僕,但是主人就是主人,這是不容忤逆的存在,越過了這條紅線,就是致死之道。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在《慶餘年》中,範老太太在處理範閒與下人之間的關係的那段故事,所說的就是僕人和主人之間的關係。那一段雖然讓人覺得解氣,但是對於僕人而言,卻是那麼的“森冷”。現實就是如此,就算是那個僕人沒有錯,被打之後的結局依舊一樣。對與錯真的重要嗎?恐怕真的不重要,鰲拜甘心為奴而不可得的結局就是一個例子。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層含義,那個便是鰲拜的越權,讓孝莊太后看到了多爾袞的影子,懷疑的種子就這樣產生了,委屈的康熙竊竊自喜的時候,卻是苦了鰲拜。被康熙帝兒戲一般的擒獲,上演了一出“智擒鰲拜”的千古美談,一個漏洞百出,智除權臣的案例。

索尼生前的奏章,對於康熙帝到底有什麼影響,與鰲拜被擒有關嗎?

最後的總結:索尼生前奏請康熙帝親政的奏章,只是加快了康熙帝親政的時間,在他死後,促成了康熙帝提前親政。對於鰲拜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只是間接的讓鰲拜與康熙的對抗提前走到了明面。使文化觀念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了保守派之間的矛盾,提前加速了保守派之間的分裂,最終造成了鰲拜敗亡。論其索尼死前所做的事,還不如他的死造成的影響重要。

ENT

圖片源自網絡,侵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