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同事每天晚上都会陪着女儿欣欣完成作业,当欣欣遇到难题时,同事第一时间进行解答。但时间久了以后,欣欣的作业出现错误时,便会指责抱怨父母没有认真检查。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反复观察欣欣的变化后,同事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不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就替孩子作出选择,剥夺孩子自行解决的能力,让其养成不独立思考、依赖他人的坏习惯。

其实这种现象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常见。父母过份地关心,早就已经掉进教育的误区。很多时候,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行去尝试,不要看小孩子的内在潜能,往往他们会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聪明的父母大多都会充当孩子的"脚手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自己想出办法去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

既然如此,那什么是"脚手架"?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教育和建筑上的"脚手架"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特点是在于"支持"和"辅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脚手架父母",应该给孩子

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及时助力,并一步步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孩子养成习惯后,父母的"脚手架"角色也就告一段落,放手让孩子自行独立的面对人生。

既然"脚手架"的方式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好处,那父母应该如何做?

父母学会做孩子成长的协助者,适当提出建议和意见。

1父母与孩子是协作关系。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换句话来说,父母是要协助孩子健康成长。但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自然而然的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决策者,因为让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所以,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只需要提供辅助性的提示,而不要将整一套方法讲出来亦或者直接代替孩子去做。

当孩子自己有所启发时,父母应该顺势而下,完善孩子的解决方法,适当给予建议,让孩子自行独立去思考。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让孩子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且还加深孩子对于问题的理解。

2父母要给孩子适应的空间,多把夸赞挂嘴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孩子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的空间,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要将孩子每一样事情都看得太紧,逼得太紧有时效果会适得其反。

此外,家长还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称赞。当孩子学会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时,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诚挚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泛泛而谈的表扬。

3帮助孩子去拆解难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孩子遇到一点点阻碍就会开始退缩。因此,父母要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这类型的情况时,要将难题变成一个又一个提问或者任务,抛给孩子去解答。

当孩子能够一步步顺着下去,就会体会到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在下一次遇到同种情况时,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那父母已经对"脚手架"得心应手后,又要怎样加强和完善呢?

  • 多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许多非正常行为都是来源于他们内心的需求。父母不要一味地去引导孩子做什么,而是要明白他们情感上的缺口。理性和感性相配合,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为紧张,从而导致家庭矛盾。

  • 不要否认孩子对待事情的第一想法。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父母在运用一种育儿方式时,往往会带有惯性。但孩子的思维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是活跃的、跳脱的。遇到同类型问题时,他们不一定采取同一种方式,就如数学题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一样。

所以当孩子说出事情第一看法时,父母不要带有惯性思维,更不要去否认孩子的想法,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有受挫感

  • 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当孩子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时,父母不要去泼孩子冷水,应该提示孩子需要三思而后行。孩子每一次尝试的结果都是不可预见的。既然不可预见,父母又为何要着急将孩子想尝试的事情扼杀呢?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支持,让孩子有勇气、有信心去尝试。

  • 要对自己孩子足够信任。

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或许带着一点稚气,也会有处理不当的时候,但父母要学会去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使粗心大意了,就给孩子指出思考不到位的地方,让孩子长长记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做“脚手架”,对孩子很有好处

没有一个人能够将一个孩子一瞬间变成大人。如果想真正帮助孩子,父母就应该要学会适时退出。在看见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时,就要减少提示的行为,放手让孩子去摸索、去尝试。"脚手架父母"的角色不仅能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还能够形成良好的亲子氛围,更重要是让父母本身不会变累,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