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迅速攻下了洛阳。在长安前面就剩下一个重要的潼关可守了。唐玄宗派出了回长安养病的名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军队去镇守。安禄山派他的儿子安庆绪攻潼关失败,只留下手下将领崔乾祐在陕继续伺机攻取潼关。

潼关关系到叛军和唐朝军队的命运。如果打下了潼关,长安唾手可得;而如果打不下,时间越久对叛军越不利。崔乾祐吸取了安庆绪打潼关的教训,他隐藏实力,让官军的探子发现他的军队不满四千,而且都是老弱之兵,想诱使官军来攻。久经阵哥舒翰识破了其诱兵之计,不出兵。但是杨国忠担心哥舒翰谋算他,向唐玄宗说崔乾祐兵弱人少,哥舒翰按兵不动只会坐失良机。唐玄宗听信了杨国中的话,命令哥舒翰出兵。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战争史上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哥舒翰好象走向死亡一样,大哭一场,然后率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潼关。而崔乾祐早就等这一天了,早就选好了伏击官军的战场。在灵宝西边,北面是河,南面是山,中间有七十里的隘道,这就是崔乾祐为唐朝军队准备的伏击圈葬身之地。崔乾祐的军队占据险要地来等待唐军。崔乾祐的派出军队不超过一万人,松松垮垮地列队等待唐军交锋,诱使官兵进入伏击圈。

哥舒翰一见这种情形,胆气壮了,下令部队过河。骑兵将领王思礼率五万精兵打头阵,步兵将领庞忠率十万跟进。而哥舒翰和行军司马田良丘率三万士兵在河这边擂鼓助威。崔乾祐的士兵一见官军逼近,马上扔掉旗和枪就逃进山隘中。唐军士兵一见哈哈大笑,紧跟着追进了隘道,进入了叛军的伏击圈。叛军立即从山上把木头和石头扔了下来,官军立刻死伤一片。隘道狭窄,官军们乱成一团,官军用毡车驾马来冲击叛军,想冲出隘道。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崔乾祐用数十辆草车堆塞隘道,然后纵火燃烧,立刻浓烟滚滚,官军们被烟薰得睁不开眼睛,互相残杀。而崔乾祐把精骑绕到官军背后攻击,官军首尾大乱,于是大败。或逃入山中,或被挤下河中淹死。后军见前军溃败,也跟着溃败,连未过河的三万官军也溃败逃散,人马相踏,尸体填满了潼关外的三条本来是用来防御的深沟。剩下未死的官兵踏着前面的尸体过沟,最后只剩下八千人入关。而哥舒翰逃进潼关,被手下的一个将领绑送去投降安禄山了。

名将哥舒翰率领的二十万官军被崔乾祐一万左右的叛军彻底击败,这就是著名的潼关之战,创下了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

潼关易守难攻,且守军有二十万之众,虽然以新兵居多,但是有名将哥舒翰把守。而叛军虽然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居多,但是只有几千到一万多一点的兵力。官兵防守,又有潼关这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可以说是躺着守都能赢。但是,潼关之战官军为什么输得这么惨。究其原因,并不是叛军多么强大,而是唐朝官军自己打败了自己。唐朝从皇帝到宰相,从统帅到大将层层不断地犯错,把胜利送给了叛军。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崔乾祐并非名将,在安禄山的阵营中也算不上是核心人物。只是安禄山儿子安庆绪手下的一员大将,他攻打潼关实在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他吸取了安庆绪打了半年没有打下的教训。先用少量老弱士兵作诱饵,示弱于敌,然后来个引蛇出洞,把官兵从潼关调出来,引入他事先设好的埋伏圈,然后木石,烟火攻击,最后利用叛军精锐的骑兵迂回背后攻击官兵,结果官兵大乱溃败。

这可以说是阳谋,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识破,根本就骗不了哥舒翰。只是唐玄宗年老昏庸,让官兵易守为攻,把官兵往圈套里赶而已。成就了崔乾祐。崔乾祐之前没有特别的战功,之后跟郭子仪的作战中连吃败仗。他还刚愎好杀,士卒多不愿为其效力。最后同安庆绪一起被史思明杀掉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并不被史思明看重。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潼关之战惨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唐玄宗这些从上到下一大堆官僚昏庸无能造成的。奸相杨国忠与哥舒翰不和,怕哥舒翰掌兵权太久对他不利,进馋言让唐玄宗逼哥舒翰进攻陕西的崔乾祐。年老昏庸唐玄宗错在用人失误,先是错杀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大名将,被迫起用年老中风的哥舒翰。误信叛军发出的情报,急于求成,错误命令哥舒翰进攻,,把防御战变为进攻战,把一副好牌打烂。

而官军的统帅哥舒翰也要对潼关之败负有极大的责任。他带病被逼挂帅,到了军中又不能理事,把军政之事交给行军司马田良丘负责。而田良丘又不敢负责,他派王思礼负责骑兵,李承光负责步兵,而王思礼和李承光互争不让,军令难于统一,已经埋下了潼关大败的伏笔。而哥舒翰用法太严还又不体恤士兵,士卒懈怠而无斗志(在这一点上跟崔乾祐相似,双方统帅打了一个平手)。

安禄山的普通将领,如何以少胜多,打败名将哥舒翰,取得潼关大捷

哥舒翰奉命离开了固若金汤的潼关防御工事,与叛军调换的角色,由官军进攻,叛军防守。但是官军的人数是叛军的二十倍,而王思礼的精兵就有五万,已经远超过叛军的好多倍了。如果指挥调动的好,打赢也不奇怪,起码可以全身而退回防潼关。而此时的哥舒翰却不象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倒象个初上战场的小白,不知所措,把官军赶进了窄窄的隘道,赶进了叛军的伏击圈。而王思礼在这场败战中都逃出了伏击圈,死伤的大都是普通士兵。可见朝庭官兵关系极差,并无多少战斗力。一败军官就逃,队伍也就一触即溃。

哥舒翰这个官军统帅,最后被手下将领绑送安禄山,然后投降了叛军,最后死于安庆绪之手,晚节不保。

潼关之战主要是唐军自己打败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