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歌詞,每首歌詞都是一首現代詩,你最愛的歌詞是哪一首呢?

汐嫿


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兩種。豪放派代表詞人主要有蘇軾、辛棄疾等人。婉約派代表詞人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人。

在璨璨奪目的宋詞裡,最喜歡的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派的創始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她的作品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語言清新亮麗。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念。有《漱玉詞》傳世。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分為上下兩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於她和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全詞格調清新,以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鄧麗君為了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特把唐詩宋詞改編成歌曲,其中有一首歌名字是《月滿西樓》,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經她的演唱,這首詞家喻戶曉。


微語Liang言


作者提出這個問題特別有趣,把宋詞與歌詞聯繫在了一起,十二十頁腦海中立即出現了《知否知否》的旋律。前不久,一部小說及其電視劇刷屏了,名字叫做《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此句便是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短短六句,好似一幅圖畫,一段有聲有色的影響。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

想要了解這首詞,需要先了解李清照的作詞風格,才能深入瞭解這首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李清照前後期作品風格不同

  • 早期生活優裕的她,在南渡後,過著隱居和流離的生活,晚年遭受苦難,從創作風格上看,明顯分為前後兩期。早期作品多描寫少年時代的生活,表現她對自然的熱愛或對愛的追求與純真。

  • 而李清照後期的詞作則以個人遭遇為主要描寫對象,抒發故國思緒,滲透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創作中,她善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刻畫心境細膩,語體明快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自然,充分體現了她在《詞論》中所倡導的“別是一家”的創新主張。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解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詞作之一,現存《如夢令》共有兩闕:一闕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另一闕則為“如夢令·常記溪亭”。

《如夢令》小令,在結構和音律上均以字詞為主,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表現法上都注重勾勒線條,寫意傳神,往往通過一兩個字、一兩句話,就能達到概括表現性的目的。

此外,從表現內容上看,這兩個詞都反映了南渡之前詞人的生活,都從酒醉花香等自然變化中刻畫了主人公對人生的熱愛、對生命的珍視和對青春的樸素情感。

“詞中皇后”李清照的一生,才華與苦難各佔一半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婉約派詞宗,被奉為“千古第一才女”

1、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

她性情率真,興致高漲時便把酒言歡,乘風破浪;她生性浪漫,與花爭俏,機敏多情;她聰慧果敢,唱出了一曲《夏日絕句》,又唱出一首《詞論》。李清照的才無論在當代還是現在,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人們都說她是一位天生麗質的女子,坐擁天資,家庭,甚至愛情,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她的辛酸和付出。

2、家庭與愛情雙重打擊

  • 父親被流放,剛和趙明誠結婚不久,王安石所領導的改革派在這場激烈的鬥爭中大獲全勝,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作為保守派之一,也受到了嚴重的政治打擊。李格非在這場政治鬥爭中被革職並流亡海外。

  • 愛情危機,戀愛上,李清照看起來很幸運,贏了一個好夫婿,但她的婚姻生活也像千萬個女人,出現了危機。在南宋建立政權後,趙明誠受命前往南方任職,而清照則被留在家中看管這一群寶貝。此前,明誠對清照的熱情早已漸漸淡去,夫妻間似乎出現了裂痕,而兩地分居,更讓李清照感到,明誠的心越來越遠,她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憂愁,並把這一切寫進詩歌。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一邊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一邊是婚姻危機,李清照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她不願意就此放棄自己的愛,更懂得如何去挽回這段愛。

李清照深知趙明誠對金石的痴迷程度,前去江寧與明誠匯合後,清照充分利用了他們二人的共同愛好,堅持要與明誠同藏共賞金石,並協助明誠研究和撰寫《金石錄》,這使趙明照終於明白,對他而言,李清照是無可替代的,她所能做的,這些事,那些風塵女子都做不到。

【十二十頁結語】

她的詩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不得不說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回首李清照的一生,莫不稱其為“傳奇”,這傳奇,多是靠她一腔熱血,一種率真,一份情緣,在她的詩歌和故事背後,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效法的。人心若定,天不負;人若勇,世不欺。李清照此生,才幹和磨難各佔一半,也算落得“公道”。


十二十頁


它們是美妙的歌曲,它們是美卷的讚歌,它們是遠方的風景,它們是戀人的話語,如果說最愛哪一首,我很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

全才的蘇軾

蘇東坡是一個文化的全才,他在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等方面都很精通,尤其是擅長詞作、散文、書法三項,每一項拿出來都可以雄視千年,他不光文彩斐然而且為人還樂觀豁達,他完全脫離了其他文人那一副冷冰冰的面龐,他是一個有著溫度、有著表情、有著風趣的長者,不光可愛而且幽默,所以他更像是一位老友一位可親的兄長。

讀他的詩詞不僅能帶來感觀上的盛宴,更能帶來思想上的共鳴,這首《水調歌頭》作於宋神宗九年,正是他與王安石意見相左之時,他在中秋佳節,一個人很是懷念家鄉的親人,每逢佳節備思親啊,這時的他,工作上不如意,佳節中無人相伴,這些都讓他有些苦悶煩惱,他以明月發問,飲酒賞月,向著明月一一述說著內心的惆悵。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天上的宮闕讓他有種想逃離現實的想法,但是又擔心孤獨寒冷,人間自有人間的好,內心的矛盾在糾結中不竟有些迷芒,此時的明月普照千里,而自己思念的親人還在天邊,但月有陰晴圓缺,人亦有悲歡離合,都有不如意的地方,自古哪有兩全的事啊,最後還是以他豁達的人生態度與積極樂觀的價值觀,發生了深深的祝福與感嘆,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祝願兄弟倆年壽延長,隔著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新歌再難唱舊詞,它們註定只能是遊子

其實每首詩詞都有它的意境與情感在裡面,只有慢慢融入進作者的心,體察到他當時的境,才能重現當時的場景,但是現在的社會人心太浮躁了,很難有人有情再去用心地,好好地去吟唱那首首來自遠方古老的詩詞了,有的現代歌披著詩詞的身卻沒有它們的魂,可悲可嘆啊,那些有靈魂有情感的詩詞們,註定要成為那個再也回不去家的遊子,因為它們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