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临时起意,今天来参观军博,也就是北京地铁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的展馆。

全名叫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军博参观是免费的,在网上用身份证预约就行了。

感觉参观军博的人不会很多,不像国家博物馆那样会排长队,

就偷了个懒,想着到现场直接用身份证领一张票就行了~~


从地铁1号线东北口出来到达军博门外,

没想到入口栏杆上悬挂了个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

必须扫码现场注册登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纸质票了——

学生凭学生证、老年人凭老年证可以直接进!

这里要友情提示下,此处有坑!来参观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电信的手机网络!会被屏蔽掉!

我的手机是电信的,注册提交信息后,半天没有反应~~

问负责检查的小哥才知道:原来是军博地区屏蔽了中国电信的信号,

检查小哥说是因为电信的网络有"信号干扰!"

小哥哥很热心,拿过我的手机帮我操作,终于成功了!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经过安检,一栋门前飘扬着五星红旗,

顶端带着巨大的五星标志的,庄严恢弘的建筑展现在眼前。

这就是军博了,它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1960年建成,是当年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军博最早主要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

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

也是一个红色教育基地。

北京的孩子,学生时代,都有集体组织来参观学习的经历。

2017年7月,军博再次加固改造后,陈列厅达到了43个。

建筑面积达到15.9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


军博的常设展览分为:兵器陈列、军事科技陈列、中国历代军事陈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等五大块。

另外还会有不定期的临时展览。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厅


进一层展厅大门右侧,是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厅。

走进陈列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面巨大的弧形墙。墙上有一组古代行军军人的雕塑。

一支军队从左向右行进,前边是一架四匹马拉的战车,后边紧跟的是步兵。

士兵们左手擎盾,右手持戈,雄赳赳的扬尘奔腾而来。

在军队前方的墙壁空白处,写着《孙子兵法》开篇之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孙子兵法》谋攻篇

大厅右侧的墙壁上,是以竹简形式书写的《孙子兵法》谋攻篇。

站在这里,仿佛已置身于金戈铁马的古代战场!

顺着左侧往里走,从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到隋唐五代、宋辽夏金时期,明清直至辛亥革命时期。

各个朝代的大事件都有或图文或模型的展示。

让对朝代历史印象模糊的人们,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穿越万年,了解到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彩色浮雕《胡服骑射》

公元前307年(战国时代),赵武灵王推行以"胡服骑射"为核心的军事改革,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战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短衣装束。

自此,骑兵迅速普及中原各诸侯国,成为新兴独立兵种,在战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战国时期的兵书

战国时代,连年战争不断,涌现出诸多优秀将领,使得古代军事思想日趋完备。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大量兵法书籍,

直到今天,都在国内外军队将领中,受到高度重视。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秦代战车雕塑

四匹健马拉着战车奔腾而来,四名彪悍的武士,

有的手持矛戈,有的弯弓搭箭,远攻近守兼具,速度与杀伤力皆备!

把秦军杀气腾腾、所向披靡的气势展露无遗!

也正是凭着这股气势,秦军战无不胜,

才使得秦始皇在短短10年内就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秦岭栈道

刘邦为解除项羽戒备,避入蜀中,并烧毁秦岭栈道。

后来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出蜀地,

夺取了关中之地。进而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三国时东吴用的小型战船 "蒙冲"模型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

东吴使用苦肉计,周瑜将黄盖打到卧床不起。

黄盖假意投降曹操,带粮草船投奔曹军。

实际黄盖是用蒙冲、斗舰载薪草,灌膏油,火烧曹营,从而大败曹军。

这艘船,就是黄盖当年用来烧毁曹营的"蒙冲""

还因这个苦肉计,衍生出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车


传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发明了一种叫做木牛流马的不需要人力的自动运输工具。

车上雕有牛头或马头,只要扳动车上的一个机关,车就会自己行走。

再扳动一个机关,就停住。

不懂机关的人无法推走车子,避免粮草被敌军截走。

每辆车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

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明朝神机营火炮


自从公元1322年,元朝研制出第一只火炮。

到了明朝,火药火炮在部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明代京城禁卫军有三大营,其中之一是神机营,

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清朝的八旗军军服


如果问到清朝的八旗,是指的哪八旗,他们从服装上有哪些标志?怎么区分的?可能很多人都难一下说出来。

这里就直接用军服展示出来给你看,一目了然。

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甲午战争时期,北洋舰队镇远舰上的铁锚!

镇远舰,既是清朝将士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楷模,

也是清朝丧权辱国的屈辱见证。

甲午战争结束后,镇远舰被掳至日本海军服役,

日本将该铁锚作为"战利品",在东京上野公园展览。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将该铁锚索回。


看过军博,才知道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还有用吗?

孙中山像


从19世纪开始,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发动起义。

在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终结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古代历史展厅出来,心情有些压抑--古代的辉煌没能持续保持。

清朝政府的腐朽,逐渐导致兵弱国危,

才会有随便一个小小的国家,都敢来欺负中国!

才有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无数国宝被抢掠到海外!

才有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的被迫签订!


新中国的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才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上拥有了话语权。

更印证了《孙子兵法》所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正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