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美日都盯著“去中國化” 是說搬就能搬的嗎?

來源:峰瑞資本(公眾號id:freesvc)

 (原標題:一張圖看懂全球化or逆全球化 | 李豐專欄)

01美國「製造業迴流」戰略實施了10年之久,從結果看,收效甚微。從蘋果、特斯拉、GE、3M 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微妙博弈看,美國政府說什麼,對企業的影響較小。有意思的是,當政府意志與企業目標相悖時,政府選擇了維護企業利益。 02撇開日本的「去中國化」新舉措,不管有沒有貿易戰或者疫情,較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鏈外遷,是沒法阻擋的。幸運的是,中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在朝著高附加值的方向調整、優化,這是當下中國產業鏈發展的重中之重。 03疫情之後,在商業決策上,大型企業肯定會增加供應鏈和銷售市場的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從市場規模到供應鏈的結構、長度與完整度,中國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國家之一。 04全球供應鏈緊密勾連由來已久,即使中國的產業鏈完整度高、鏈條長且較為獨立,在一些關鍵環節,中國也需要跟周邊市場和全球市場共同完成全球化的佈局。

疫情的全球化,給產業鏈的全球化蒙上陰影。

4月10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呼籲在中國的美國公司考慮撤離中國,還不忘強調刺激措施:美國政府願意支付搬家費用。

同一天,又爆出呼籲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新聞,報道稱日本政府決定撥出20億美元用以支持日企搬回日本,此外,還有2億美元的預算用來支持日企撤離中國,遷往其他國家。

那麼,全球產業鏈的去留與分佈,到底受什麼影響?我們也可以把它拆解為下面三個小問題:

美國想要製造業迴流,真的回得去嗎?

日本呼籲製造業迴流加分散,是否能實現?

美日兩國都盯著「去中國化」,中國是說搬就能搬的嗎?

進入正文前,先分享幾個觀點:

美國「製造業迴流」戰略實施了10年之久,從結果看,收效甚微。從蘋果、特斯拉、GE、3M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微妙博弈看,美國政府說什麼,對企業的影響較小。有意思的是,當政府意志與企業目標相悖時,政府選擇了維護企業利益。

撇開日本的「去中國化」新舉措,不管有沒有貿易戰或者疫情,較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鏈外遷,是沒法阻擋的。幸運的是,中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在朝著高附加值的方向調整、優化,這是當下中國產業鏈發展的重中之重。

疫情之後,在商業決策上,大型企業肯定會增加供應鏈和銷售市場的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從市場規模到供應鏈的結構、長度與完整度,中國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國家之一。

全球供應鏈緊密勾連由來已久,即使中國的產業鏈完整度高、鏈條長且較為獨立,在一些關鍵環節,中國也需要跟周邊市場和全球市場共同完成全球化的佈局。

希望能帶來點啟發,歡迎在文末與我們交流互動。

圖片

製圖:陳豐

/ 01 /

美國想讓製造業迴流,是否回得去?

看過,「製造業迴流」戰略,美國已實施了超過10年,成效實在有限。

從增長率來看,2008-2017年間的多數年份,美國製造業的增速沒能跟上美國整體經濟的增長。2009年,美國製造業增長率跌至 -7.6%,除了2010年出現5.3% 的較高增速外,其他年份增長率均低於2.0%。

從製造業佔美國經濟比重來看,2008-2015年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一直未能回到金融危機前12.8% 的水平,更遠低於21世紀初15% 左右的較高水平。

此外,願意從事製造業的美國人真的不多了。美國製造業從業人數佔比自2000年以來整體呈下滑趨勢,2015-2017這三年,美國製造業從業人數佔比已經降至8.8%,8.3%,8.5%。

試想一下:

假設蘋果60-70% 的生產與銷售都在歐美,那麼,當下的蘋果會受到多大影響?

假如疫情發生在一年前,特斯拉的銷售、市值、生產又會受到多大影響?(當時特斯拉的產能幾乎100% 在美國,銷售90% 在歐美。)

看當下,美國政府很難干涉企業的經營方式與行為。

先看一下最近在美國發生的事。2020年3月,為了對抗新冠疫情的蔓延,特朗普總統以「戰時總統」之名,啟動《國防生產法》,要求美國企業加強生產口罩和醫療防護用品。

通用汽車被點名去生產通風設備和呼吸機,3M被要求加強生產N95口罩並在出售口罩時「美國優先」,甚至被要求停止出口口罩到加拿大等國家。

結果是,3M最初採取了抵抗的態度,拒絕只為美國提供口罩。最後的妥協方案是,既增加對美國的口罩供應,也不限制出口。

所以你看,面對政府的要求,即便是在抗疫非常時期,大型企業還是有很強的話語權的。

另一個近期發生的事情是,英國《金融時報》發佈的華為P40手機拆解視頻顯示,高通、Qorvo和Skyworks等美國廠商提供了射頻(RF)組件。類似的,華為nova6 5G手機的元器件分析表裡,也有7個元器件源自美國。它們可都是華為的最新機型,這意味著,儘管美國政府在打壓、制裁華為,美國知名硬件廠商們仍然保持與華為的商業往來。

同樣「任性」的還有特斯拉。雖然中美貿易戰升級、政府呼籲「製造業迴流」,特斯拉將其在美國本土以外的第一家工廠建在了中國上海。不僅如此,它還把年內實現車輛零部件100%「國產化」提上了議事日程。

更進一步說,企業利益和政府意願並非完全一致,當兩者有衝突的時候,美國對美國大公司所做的舉動是豁免,讓它們遊離在規則之外。

舉個例子,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額外徵稅,本意是給中國設置障礙,為美國國內企業爭取訂單,結果卻觸動了蘋果、GE等大型企業的利益。

多家美國大型企業申請關稅豁免,儘管它們需要證明符合美國貿易代表處推出的豁免標準:該產品是否只能從中國獲得;對於該產品的額外徵稅是否會導致對於申請者或其他美國利益方的嚴重經濟影響;該產品是否與中國產業項目相關或有戰略性重要意義。

2019年9月,蘋果提出了15項關稅豁免申請,其中10項被批准。2020年3月下旬,蘋果的又一款產品——Apple watch獲得了關稅豁免,這意味著蘋果在從中國進口成品Apple Watch時無需繳納7.5% 的關稅。

除了蘋果,另一個近期收穫來自美國政府豁免的公司是GE。2020年4月7日,據路透社報道,GE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將向中國大飛機C919提供發動機。

發生在蘋果和GE身上的事情說明,在企業利益與政府意願不一致時,美國政府會讓步,讓企業「掙錢」,即便它們合作的對象是美國想要壓制的國家。

為什麼特斯拉、蘋果、GE 等跨國企業都頂著與政府對抗的風險,選擇和中國做生意?原因很簡單,必須重視中國市場。

圖片

在很多行業與領域,中國都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了。這是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調研公司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之後中國就一直穩坐第一名。

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市場,6年後的2015年,中國又攬下了新能源車全球第一名。依據商務部的預測,2020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客運和貨運需求的高速增長,也在推動航空市場的爆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五年內,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

稍微樂觀一點,2020年,中國很有可能全面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單一消費市場。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美國差了3%。鑑於中國已經開始從疫情中復甦,而美國的防疫形勢依然嚴峻,如果疫情對美國消費零售的影響比中國嚴重了超過3%,不考慮增長率等其他因素,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單一消費市場。即便考慮增長率,2019年美國GDP 的增速是2.3%,而中國的GDP 增速為6.1%。

所以,在我們討論產業鏈是否會迴流到美國,大型企業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到底要不要掙中國這個幾乎在所有重要的行業都是全球最大市場的錢。

插播一道思考題:

Q:與疫情發生前相比,疫情過後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有什麼不同?

歡迎在文末點個「好看」,然後在後臺回覆「全球化」獲取我們的答案。

/ 02 /

美日兩國都盯著「去中國化」,中國是說搬就能搬的嗎?

圖片

繞不開的中國供應鏈:「做大」、「做厚」、「做增值」

從1984年前後鄉鎮企業的出現至今,中國製造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集全球最大、最全、最長等特徵於一身。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以後,一直沒有失掉第一名的位置。這決定了各國支柱產業很難從產業鏈上繞開中國。

在「做大」、「做厚」的同時,中國的產業結構也在「做增值」:規模之外,承接高附加值的精密加工。(後續我們會拆解中國製造的發展變遷史)

以公認最難造的汽車、手機產業為例。

中國早已穩坐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根據 marklines 數據,2019年全球汽車產量約9087萬輛,中國汽車產量佔比為28.3%。

中國也是汽車產業鏈完整度最好、國產化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們擁有10餘萬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基本實現了1500種汽車零部件的全覆蓋。另一方面,全球排名前50位的一級、二級零部件供應商,都已經在中國建廠;世界排名前十的一級外資供應商,在中國部署的生產廠和研發機構就超過400家。

強大的汽車供應鏈是特斯拉提出今年把國產化比例由30% 轉變為100% 的底氣。中國大概是目前唯一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成這個目標的國家。早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火速建成並獲批投產,已經凸顯了中國速度。

手機品牌也偏愛中國供應鏈。近年來,蘋果加快了將產業鏈向中國遷移。儘管有中美貿易戰的因素,從蘋果2019年全球200大供應商的構成來看,中國工廠的數量和佔比仍在明顯增加。2018年,蘋果在全球有778家工廠,356家位於中國大陸,比例為45.76%;2019年,蘋果在全球的807家工廠,383家來自中國大陸,比例為47.46%。

中國對於手機產業鏈的貢獻早已也不止於代工。中國已經擁有了包括 VIVO、OPPO、小米、華為在內的好幾個世界級手機品牌。2019年全球前5大智能手機廠商,國產手機佔了3席,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和市場份額都已超越蘋果。這說明中國手機產業鏈的研發與生產製造能力一直在發展進步。

疫情之下,中國供應鏈幫助國外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在全球蔓延,200多個國家與地區受到影響,多國相繼陷入停工停產狀態。蘋果、特斯拉的中國供應鏈,某種程度上幫它們對沖了風險,提高了效率。

因為全球疫情,蘋果下調了收入預期。蘋果最大的組裝商富士康也對外宣佈,2020年 Q1營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

伴隨著中國逐步復產復工,我們也看到一些業績轉好的消息。

依據4家蘋果與華為共用的供應商的第一季度的預披露,立訊精密淨利潤2020年 Q1增長55%-60%,鵬鼎控股2020年3月收入增長19.4%,歌爾股份2020年 Q1淨利潤增長40%-60%,藍思科技預計盈利8.79至8.84億(去年同期虧損9696萬)。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前的庫存訂單的兌現,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中國地區恢復生產,承接了疫情爬升地區停工停產的訂單。

同樣受益於中國供應鏈的還有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的美國工廠已經停工停產,還捲進了遣散合同工的風波。然而,在中國,於2020年1月初建成的特斯拉上海工廠,2月10日就復工生產了,成為全國首批覆工的汽車企業;同一天,特斯拉的一級供應商上海臨港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也實現復工。

特斯拉在中國的高效復工,還得到了國家與地方對重要產業鏈的支持與保護政策。據統計,自3月6日以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復工率就超過了91%,產能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插播一道思考題:

Q:目前外貿處於外需低迷的艱難時期,在你看來,外貿在今年會不會「先抑後揚」?

歡迎在文末點個「好看」,然後在後臺回覆「全球化」獲取我們的答案。

/ 03 /

「去中國化」與「全球化」

「去中國化」背後,是對中國供應鏈過度依賴的擔憂

如上所述,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建立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門類,產業鏈長且完整度高,技術附加值也高。全球各國受益於此,也可能因此受傷嚴重。

以日本為例,自2007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國。依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計的數據,2018年,日本企業對華累計投資餘額高達1082億美元,位居各國之首。這次因為疫情,中國對日本口罩的出口受到了一些影響,日本意識到口罩等戰略醫療物資不應過度依賴進口,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透露,日本銷售的口罩70% 來自中國。

不論是鼓勵製造業迴流,還是花力氣將製造業外遷,都是為了優化產業鏈,使其更完整獨立,也更多元。

把供應鏈集中到一個國家,就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很大。

到東南亞去:既然外遷無法阻擋,我們應該留下什麼?

圖片

近年來,的確有些附加值偏低的製造業開始搬離中國,遷到東南亞等新興國家。

坦白說,這件事我們既不能阻止,也得承認它的合理性。

伴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年輕人在減少,再加上勞動力成本增加,都使得我們在承接大規模的、低附加值、極度人口密集型的生產製造方面不具有優勢。而東南亞等新興國家,有更廉價的勞動力與規模可觀的年輕人口。

所以,不管有沒有貿易戰,有沒有疫情,有沒有鼓勵企業搬遷的政策,這部分產業鏈都有可能被轉走。

不過,這個外遷的過程可能要比許多人想象地難很多、慢很多。

首先,很難想象在當下和疫情過後較長的時間內,大型企業願意降低效率、加大投入來搬家。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跨國企業的首要目標應該是保增長,而供應鏈的搬遷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且需要企業忍受短期內的效率降低。

即便搬家費由政府埋單,這也是一個不划算的商業決策。要儘快回到增長的軌道,當下最高效的辦法是不折騰——在已經形成的互相依賴的全球供應鏈上,各就各位,協同合作。

其次,從中長期看,中國「最大最全的供應鏈」是在不同歷史階段或主動或被動適應的結果,這是其他國家或地區很難去複製的。除了其形成的歷史過程極具特殊性,考慮到它涉及到的勞動力總量之巨大,整個鏈條很難短時間內被遷移到其他國家。

此外,中國市場的整體競爭力,是外企投資中國的強大拉力。中國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消費市場,有強大的製造能力,相當於生產、消費兩頭都佔了。把工廠放在離市場近的地方,是企業的理性選擇。此外,我們還有開放的政策與營商環境、不斷完善升級的基礎設施建設。

如果說外遷的是成本極度敏感、附加值低的生產加工,即勞動力+製造,那麼我們需要抓住的是附加值+製造,即繼續優化產業鏈的結構,提高附加值,以致在製造業鏈條裡能生產越來越貴的產品,且不斷地提質增效。

如果再往前看一步,我們需要的是下一個週期裡的生產力驅動工具。就像18世紀的蒸汽機,又或者1960年代美國的計算機。

商業世界註定是全球化的

商業是逐利的。撇開情緒、政治等因素,僅從商業角度考慮,各國企業充分利用各地優勢,讓供應鏈充分全球化、多元化,以確保其穩定、安全,是最正確的做法。

畢竟佈局多個國家和地區,遇到特定危機時,至少不會同時完全停擺。正如蘋果 CEO 庫克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總會有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我們曾經歷過地震、龍捲風、火災、洪水、海嘯和 SARS 等。」

相信經歷了這次疫情,所有的中大型企業,尤其跨國公司,都會對全球化有更深入的認知與體會,也會更加珍視全球化的價值。

日本鼓勵供應鏈外遷的新聞爆出來之前一週, 4月2日,豐田與比亞迪合資的純電動汽車研發公司成立。該合資公司註冊地為深圳,豐田與比亞迪分別出資1.725億元人民幣,各佔公司50% 的股份。

這起合作集合了中日技術和經驗,可以被視作商業全球化的註腳。合資公司生產的電動車,將基於比亞迪的技術來開發,然後用豐田的品牌來賣。

它還說明了三件事。

一,對日本車企來說,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市場很有吸引力,所以豐田要在中國加大投資。

二,中國的電動車技術與供應鏈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豐田已經是車企裡技術、銷售、管理最頭部的企業,在電動車研發上選擇中國技術,也可以側面印證這一點。

新能源汽車中,成本佔比最高(約42%)的電池,中國擁有全球第一和第三大的寧德時代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 IGBT,中國也實現了供應鏈自主,有比亞迪微電子、中車時代、斯達半導;除此之外,比亞迪還有自主研發領先於行業的三電一體平臺,簡單點講,這個技術把電動車幾大重要相關部件合為一體,讓部件佔用空間最小、成本最低、車輛性能最高。豐田在電動車研發上選擇中國技術,也是對這些技術優勢的側面印證。

三,在政策允許外資控股的情況下(2018年10月,華晨寶馬就開了合資車企被外資控股的先河),豐田依然選擇以1:1的股份比例來和中國車企合作,則說明在探討合作可能性時,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籌碼對等,因為股比反映的是雙方對合資企業的貢獻。

某種程度上,這是中國汽車產業鏈結構優化後的結果。它說明中國在汽車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在上升,使得我們能夠吸引國際頂級汽車品牌能夠在中國落地並與中國企業同等合作。

/ 04 /

極端制裁會發生嗎?

如果發生了,我們會怎麼樣?

「逆全球化」與「去中國化」的輿論近年來時有出現,但是,脫鉤會真的發生嗎?如果世界各國都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對中國的供應鏈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用一個當下的事實和一段歷史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下還是舉華為的例子。過去一年華為被美國製裁與封鎖,大家有目共睹。在一個全球最難做的產業裡,遭遇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的極限施壓,給華為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拆機顯示,華為最新款手機 P40和 nova6 5G 的美國元器件分別為2個和7個,成本佔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觀貿易戰發生前,華為公佈的2018年核心供應商名單有92家,美國供應商數量最多,達33家。

這意味著自美國限制華為從美國引進技術以來,華為手機使用的美國元器件數量在持續下降。加速「去美國化」的同時,貿易戰也激發了華為加大研發力度,以實現產業鏈國產化或以多元化供應商代替。

早前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華為供應鏈可以做到不用美國的器件,中國企業的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給國內的企業更多機會。以華為 P40為例,中國為其提供的210個組件,成本佔比已達60.7%。

歷史上,我們也遭遇過最差的情況。

結果是,我們用一年的困難,換來了2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蹟。

1990年的封鎖制裁,還帶來一個意外的結果。對外經貿關係都被切斷,買不到,就只有想辦法自給自足,造就了中國製造業的長產業鏈。這也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你看,在我們還很弱小、國際環境卻極差的時候,我們也能轉危為機,解決問題。當下的國際形勢與經濟環境,雖然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也肯定能克服困難,贏得發展。

本篇總結

1美國「製造業迴流」戰略實施了10年之久,從結果看,收效甚微。從蘋果、特斯拉、GE、3M 等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微妙博弈看,美國政府說什麼,對企業的影響較小。有意思的是,當政府意志與企業目標相悖時,政府選擇了維護企業利益。

2撇開日本的「去中國化」新舉措,不管有沒有貿易戰或者疫情,較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鏈外遷,是沒法阻擋的。幸運的是,中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在朝著高附加值的方向調整、優化,這是當下中國產業鏈發展的重中之重。

3疫情之後,在商業決策上,大型企業肯定會增加供應鏈和銷售市場的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從市場規模到供應鏈的結構、長度與完整度,中國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國家之一。

4全球供應鏈緊密勾連由來已久,即使中國的產業鏈完整度高、鏈條長且較為獨立,在一些關鍵環節,中國也需要跟周邊市場和全球市場共同完成全球化的佈局。

互動思考

Q1:與疫情發生前相比,疫情過後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有什麼不同?

Q2:目前外貿處於外需低迷的艱難時期,在你看來,外貿在今年會不會「先抑後揚」?

Reference

1.《白宮與3M公司握手言和,美加「口罩風波」圓滿落幕?》,上觀新聞

2.《特朗普命令通用汽車根據國防生產法案生產通風機》,AutoQa

3.《美國製造業的興衰史「迴流」是否奏效》,財經豹社

4.《獨家專訪曹德旺,為什麼製造業產業鏈一定要留在中國?》,新京報

5.《摩根士丹利:這次危機會放慢產業鏈搬離中國,而非加快》,中國經濟週刊

6.《日本企業會撤離中國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華南地區日企近1成討論移出中國「世界工廠」》,國際投行研究報告

7.《4783億元!全球對華投資步伐加快,美日德企業拒絕離開中國市場!》,金十數據

8.《日本口罩緊張,一盒炒到3145元!如今宣佈恢復進口中國口罩》,金十數據

9.《中國同日本的關係》,環球網

10.《2019年全球前五智能手機廠商排名出爐 華為奪得第二》,手機中國

11.《中美貿易後勁發力,蘋果供應商產業鏈重心出現轉移》,億歐智庫

12.《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同花順財經

13.《商務部:今年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有望超越美國》,北京日報

14.《GE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將向中國大飛機C919提供發動機》,兩機動力控制

15.《貿易摩擦系列報告之六:哪些關稅或最終被豁免?》,新浪財經

16.《今年底特斯拉將實現100%國產化,誰將成為下一個供應商?》,第一財經

17.《微軟獲批向華為出售軟件,但華為仍需等待谷歌GMS》,IT之家

18.《老外拆解華為P40發現:美企元器件比例創新低、僅射頻模塊用了》,驅動之家

19. 《華為首次公佈核心供應商名單:合作33家美國廠商》,證券時報網

20.《90年代初中國是怎樣頂住西方的制裁壓力的?》,觀察者網21.《豐田為何選擇比亞迪?》,億歐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