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去中國化”不過是美國一些人的白日夢

近日,美國一些政客借疫情又開始炒作所謂在華美企迴流、部分企業計劃向東南亞遷移等議題,鼓動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鏈不可避免地遭受衝擊,有關國家尋求多元化方案以分散風險可以理解,但多元化並不等於離開中國,所謂“去中國化”的論調不過是“白日夢想家”們的狂想曲。

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指出的,借疫情炒作“去中國化”,政治噱頭大於實際意義。尤其是美國,疫情防控決策失誤和失業率飆升導致其國內矛盾日益激化,此時美國一些政客炒作將製造業“撤離中國”,顯然是轉移視線、緩和矛盾之舉。

中國目前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是由過去幾十年發展積攢下來完備的工業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人才和勞動力資源等比較優勢決定的,也是跨國企業自主選擇的結果。在全球產業鏈高度互嵌的今天,想另起爐灶,各自構建獨立、完整、安全的產業鏈根本不現實。

對於跨國企業來說,首當其衝的問題是:離開中國將失去什麼?最主要的就是競爭力!多年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憑藉完整、高效、低成本的供應鏈優勢,進行規模化生產,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需求。比如,蘋果公司全球220個主要供應商中41個來自中國,比美國公司還多4個。一旦離開中國,意味著跨國企業喪失供應鏈、生產成本上升,這最終將傳導到消費端。美國一些人呼籲讓企業迴流美國,那得先問問美國的消費者:是否願意花2000美元買一部蘋果手機?花25美元買一雙襪子?

即使是產業鏈上的中國以外的部分,也已經圍繞中國工廠充分優化,來獲取利潤的最大化。這意味著,脫離中國本身難度極大,成本極高。

例如,越南曾被外界認為是替代中國的一個呼聲較高的選項,但事實是越南自身的產業鏈和中國深度嵌套。越南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者三星在越南工廠生產的手機中,大多數組件都來自中國。要是離開中國,對跨國企業而言註定是個痛苦的選擇。

此外,遠離消費市場也是跨國企業不願看到的。他們將產業鏈佈局在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接近消費者。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成長,消費水平越來越高,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充滿潛力。2019年,中國的消費支出貢獻了近六成的經濟增長。正如柏瑞投資公司投資專家所說,“中國最大的市場是中國”,離開中國,意味著捨近求遠,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得出判斷,大規模的供應鏈從中國轉移“不太可能發生”。

人們看到,當一些國家炒作“去中國化”時,中國的產業鏈正在加速恢復。德國《焦點》週刊近日發文指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35.7%升至52%,重新回到擴張區間。國內總消費額約為疫情暴發前水平的85%。文章稱,人們期望的“U型”復甦已經出現。

還要看到,近幾年,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一系列產業升級措施,為供應鏈重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特別是,數字經濟在疫情期間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和活力,再次表明中國的政策部署具有很強的前瞻性,也給中國經濟化危為機帶來了機遇。目前,中國已啟動大規模的“新基建”計劃,中國政府再次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供應鏈重構提供了宏觀政策支持。

顯然,補上“新基建”短板,將推進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數字化升級,不僅能幫助中國向世界貿易和價值鏈的更高層邁進,也將為全球產業鏈升級提供持久動力。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就認為,這次疫情過後,中國會是全球恢復最快、最好的一個國家,在未來世界藍圖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日發佈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此次疫情預計將造成2020年全球經濟急劇收縮3%,全球經濟增速下滑至-3%,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的經濟衰退,嚴重程度顯著高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跨國企業撤出中國難以想象,畫地為牢、與鄰為壑極不可取。正如《金融時報》的評論所言,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的危機,而不是全球化的危機。不管在疫情防控還是經濟發展上,團結合作才是唯一出路。(國際銳評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