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眾所周知,小米旗下有個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副牌叫紅米。從紅米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對於這個品牌定位的爭論就沒有聽過。沒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俗人,免不了裝逼心理作祟,畢竟做人不裝逼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這類人群在高價手機機型佔比肯定要大些,畢竟需求在那裡,這點用蘋果得比用華為得更嚴重,有些用戶甚至用信仰來形容都不為過。但是用一部手機來決定一個人的品味究竟low不low,這人得有多low,內心得有多自卑敏感?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不過話說回來,咱們逐本溯源一下,小米以及旗下這些產品為什麼總被人冠上“low”這個標籤呢?首先品牌形象很關鍵,被米粉津津樂道的智商稅(品牌溢價)也不是誰想收就能收的。品牌建設是需要花錢的,小米性價比的企業文化養成了花小錢辦大事的習慣,所以小米喜歡用互聯網爆點來營銷,什麼雙莖頭,越痛快的宣傳海報就是這麼來的,公司高管微博罵戰也是這個問題。全公司高管整體懟天懟地自行抹黑,還note7發佈會“我們被黑慘了”鬧笑話,整個公司瀰漫一股潑婦罵街的Low氣息。加上小米粉圈文化的賣力攻擊性,理所當然的拉低了小米的逼格。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部分米粉的low也是主要原因,他們最喜歡的論調是懂配置的就會選小米,買華為的都是為了顏值、愛國、面子。殊不知懂配置只是很基礎的一個層面,如何取捨才是更高一層次的考量,我周圍懂配置還買華為的人多了去了。在小米的刻意引導之下,很多人把性價比片面理解為跑分價格比,實際上這裡的“性”,應該是對用戶各方面需求的滿足程度。玩遊戲流暢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是外觀好不好看、電池容量大不大、充電快不快、信號好不好、拍照效果如何,都應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萬買個2.0T的車和50萬買個2.0T的車都不low,但是你要說後者不懂車那你就是真low了。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小米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便宜(絕對價格低)而不是所謂性價比,這一點小米的高管清楚,但是很多miboy不清楚(此處特地使用miboy以防止誤傷普通的米粉和小米用戶)。 而在一般人的認知裡,打廉價牌吸引客戶的,就比較low。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中主打低價和性價比的紅米那簡直是“low上加low”了。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還有一個問題,印象中就沒有什麼小米引領行業變化的特點。印象中唯一一個是全面屏,還不是敞開來買的,只是探索版。三星當年都有各種高科技高技術加持,防水,曲面屏這些。 小米的手機給人感覺是堆料,沒有引領行業,沒有高技術,黑科技。和華為比又怎麼讓人覺得不low呢 要是小米,有一年發佈的手機說,學習到了快充的精髓,一秒鐘充電可以達到三星爆炸的能力。學到華為的精髓,做到了花灑攝像頭,可以拍攝到月球的嫦娥了,拍到了火星的能力,學到了蘋果系統的精髓,優化後各種絲滑,比絲襪還順滑。就讓人 一點都不low了,妥妥的高大上啊! 總的來說,要讓人覺得不low,你要有不停引領行業的能力。實際上 背後折射出的是這家公司的高技術能力,小米高技術能力還不足。紅米在這方面做得更是不行,除了堆料還是堆料,除了便宜只有便宜。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最後一點可能也是因為宣傳策略的缺失,小米一直在打低價性能牌,而OV都在強調拍照和音質、錘子手機鼓吹各種情懷、華為努力塑造商務範的形象。於是,本來就看不起小米的政企用戶,依舊選擇華為和蘋果;喜歡明星的粉絲用戶,繼續追著OPPO和vivo......唯獨米粉,經濟拮据時是小米的忠實粉絲,等大學畢業了,或者工作有錢了,就從小米那裡畢業,徹底永別。 因為小米留給米粉的印象,永遠是“廉價”和“性價比”。事實上,在同價位的比拼下,小米在品控和做工上都不差。而紅米作為小米旗下副牌,可能就有一點點差距了。從這一點來看,無論小米還是紅米,都不夠“發燒”。

你會覺得用紅米手機的人很low嗎?


好了,說了這麼多小米的不是,其實小編確實沒用過小米的手機,當然紅米就更沒用過了。所以整篇稿子都是基於網上大家的討論和身邊朋友們聊天道聽途說而來,不代表任何立場。覺得有意思,可以留言大家討論討論,覺得小編在放屁的,也可以留言說出你的故事。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就是,你覺得用紅米,low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