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南方士族们在声色犬马,北方士族们却在厉兵秣马。

隋文帝一定是好好研究了西晋灭东吴的经典战例,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彻底灭掉东吴,厉兵秣马了十五年,为的就是要玩就玩真的,要下就下死手。于是,当年的晋武帝兵分六路,起兵二十万。

杨坚感受到了几百年前的司马炎的那种浓浓的杀气,于是杨坚效仿当年西晋的经典战法——兵分八路,起兵五十一万八千。之所以精确到千位,是在告诉陈后主,我这不是号称,不是虚指,而是实打实的玩。你要是能明白,就抓紧投降,投降就算你输一半。

要说杨坚特别喜欢八路军,上次打突厥是兵分八路北上,这次则是兵分八路南下。杨坚每一次的八路大军,都是有严格分工的。

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长江中上游的三路,由杨素(弘农杨氏)以及杨坚的的第三个儿子,秦王杨俊分别做行军元帅;而长江下游的五路,则统一由杨坚的第二个儿子,晋王杨广做行军元帅,由高颎(jiong,三声,鲜卑人,渤海高氏)做元帅长史(参谋长)。

这八路中间,真正主打的是杨广这边的五路,而出四川的杨素,以及出湖北的杨俊,则都是起牵制作用,让上游和中游的陈朝军队不能首尾相顾。这里我们需要理解一点,一般在长江上打渡江战役,战略目标多半是要打南京,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要在上游和下游一起动手。因为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如果上游和中游有战事,下游逆流去增援很难。但是如果下游有事,上游中游顺流而下勤王则很容易。所以,只要是选择了主打南京,那么就必然会在上游中游进行牵制和堵截,从而保证主战场的战略成功。几百年前的晋武帝司马炎是这样安排的,而今天的隋文帝杨坚也是如此。

杨广和高颎这五路,围绕战略目标南京(建康)展开,也有分工。

杨广,韩擒虎,贺若弼这三路主打南京,而另外两路负责协同和策应。当然,皇子最好不要亲冒矢石,韩擒虎和贺若弼就成了主要人物。

对这二位的名字,简单做一下注解。

韩擒虎的原名不叫韩擒虎,叫韩擒豹,随着年龄的增大,擒豹才成了擒虎;贺若弼也不姓贺,而是姓贺若。韩擒虎,贺若弼,都是当时隋帝国数一数二的猛将。这一次给他们二位的任务也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中的重点。

这两员虎将,就像两把钳子,将南京城(建康)死死钳在中间。

南京这地方,自古以来东南形胜,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钳死的。我们后文会用很大的篇幅,详细分析南京乃至于整个江南地区的地理地貌,这里简单介绍。

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长江走到南京这个地方,拐了一个非常大的弯。南京的上游,长江大体上是由南向北流,而到了南京突然转向,变成了由西向东流。这个弯拐的又大又急,因此还冲击出了一个沙洲,叫做八卦洲。所以历代的南方割据政权,选择在南京定都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南京的位置,顺长江的流向,大概处于长江对北方江淮地区的突出部。向西可以防卫淮西,向北则可以防卫淮东。这个位置就太关键了(后文会详细阐述南京的地缘问题)。

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那么这个逻辑反过来也成立,如果想要拿下南京,必须从西边和北边两个方向上进行挤压。西边方向上,南京的命门是采石,也就是今天的马鞍山附近;北边方向上,南京的命门就是京口(南徐州的治所),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

韩擒虎和贺若弼两原虎将,分别出击的方向,正是采石和京口。

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隋文帝灭陈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南京的所谓虎踞龙盘,东南形胜?

--------------------------------------------

本文节选自《魔方中国史》,该书第一部已经在天猫网店大吕文化预售!!

新帖“打乱顺序重读欧洲历史”

在天涯社区“国际观察”板块,目前已连续置顶六个月,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