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用“一鸣惊人”来描述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为何用“一鸣惊人”来描述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出自《韩非子》中,对春秋霸主之一的楚庄王在执政生涯中的描述。缘何会有如此跌宕的书写呢?

话说楚庄王是在公元前613年,在楚穆王离世后继位与楚国的诸侯王。当时楚庄王年龄不足20岁,由于年幼尚还无法掌控朝中局势。即在继位三年期间,整日不问政事、贪图享乐,而毫无作为。即使是国内爆发大饥荒民生怨愤、饿殍遍野,之前作为楚国的个附庸国也乘机作乱,纷纷举室操戈混乱不堪,作为君主的楚庄王也是一副不理不睬,任其为之的态度;对于楚国附庸国的蔡国,在被晋国侵犯攻打时的求援就别提了,也是不闻不问的态度。

如此君主何能更改脾性、能征善战呢?

在“有敢谏者死无赦”的禁令下,朝中臣子莫敢直言谏言,有的便也只是隐喻谏言,如:“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大鸟?”楚庄王也认为这是臣子借大鸟讥讽自己的作为,便回答到:“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苏从做为楚国的大夫,抱着以死明志的态度,劝谏着楚庄王。这才有了楚庄王的幡然醒悟,想要作为一位有作为是君主。

至此后的时间里,楚庄王便勤于政务,修缮兵事。从公元前610年到公元前597年期间,他亲自带兵出征攻打此前奋起作乱的个附庸国,使其败退归附于楚国的控制或者结盟。并两战当时的强国晋国,最终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从而称霸中原。

试问楚庄王刚开始真是位玩忽职守的君主吗?还是有意为之呢?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果楚庄王从小都只是为贪图享乐的昏庸性格,即使有各位朝臣的劝谏,有一时的勤政;但是否会有之后从一而终的勤政修兵征战四方,成就一方霸业的伟业,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楚庄王只是因为年少,刚继位无法把控朝政。而给自己一个积蓄力量、熟悉朝政的缓冲时机,好摸清当时国内外所面临暗潮汹涌的环境,抓准时机一展抱负。不然怎么会有“有敢谏者死无赦”的禁令,明知朝臣的讽喻而不怒而下罪呢?而是回答“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的豪气呢。

由此看来,楚庄王是位机智聪慧,有勇有谋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