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西方人对中华“诗与远方”的朝圣之旅

20世纪以来,似乎“西学东渐”很是流行,学习西方的科技、先进治理经验、人文思想。但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季羡林先生就说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

2018年,曾经见过瑞士洛桑大学的一个专攻中国法制史的西方教授Harro von Senger(中文名胜雅律)。他70年代就曾去北京大学留学,此后与中国结缘,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与法律。他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如数家珍,对中国现有体制的了解更是让人侧目。此后,我开始关注一些西方的汉学家,他们从西方的角度、或者说在具有西方的底蕴后再来研究中国文化,有时比中国人更“中国”,其视野的广度、思考的深度,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近期看了两本书,《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和《寻人不遇: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分别来自:研究中国史的奇才史景迁,另一位是研究中国文学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

史景迁

史景迁,英文名Jinathan D. Spence,中文名是其在耶鲁大学研读历史学博士期间,由中国史学前辈房兆楹所命,原义为“景仰司马迁”。从早期的《康熙与曹寅: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到后期的《毛泽东》、《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史景迁的著作,让西方人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特别是中国人生存的时代环境与生命意义的追寻。是西方少数的能将史学写成畅销书的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布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史景迁引用了汉学家先驱巴耶尔在《汉语博览》中的话,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历,到元朝崩溃、所有商路中断,“这个国家越来越遥远,像是消失在黑夜中的一颗星星”;但是一旦中国“再次揭开它的面纱,我们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居住着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循规蹈矩的中国人,和欧洲国家的荣耀不相上下”。

东学西渐:西方人对中华“诗与远方”的朝圣之旅

寻人不遇的比尔·波特

比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他曾隐居于中国,后来云游四方追寻先人的足迹,探寻修行人、禅宗、黄河文化、丝绸之路、西南云贵黔,相继推出过《空谷幽兰》、《禅的行囊》、《黄河之旅》、《丝绸之路》、《彩云之南》等作品。

2012年,69岁的比尔·波特用30天的时间,开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并写下了《寻人不遇: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他从北京(古称幽州)出发,以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开始他的文化之旅。在第一站孔子的出生地尼山,比尔面对沂河想起“逝河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感慨生命流逝、时代变迁,中西方的融合那么自然地闪现。

之后他到济南,探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在河南拜谒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香世家苏洵、苏轼、苏辙“三苏”(平顶山)以及白居易(洛阳)的墓冢;一路经昔日长安(王维、杜甫、柳宗元、韩愈、杜牧),遂宁、成都、奉节(贾岛、杜甫),湖南秭归(屈原、骚坛诗社),湖北(白居易、欧阳修、孟浩然、苏东坡),在江南徜徉于谢灵运的山水、陶渊明的桃花源之中,最后驻足于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东学西渐:西方人对中华“诗与远方”的朝圣之旅

结语

作为西方人,对中华文化有这么深的情结,愿意花毕生的时间探寻、弘扬,更是不易。在《寻人不遇》中,当比尔写到他此次去屈原庙时,庙中唯一的管理员、当地骚坛诗社的复兴者徐正端住院了,因20年前比尔第一次来时认识他,所以专门折去医院看望这位80多岁一生坎坷、但执着爱诗的已身患癌症的老人。这样的情怀与友谊,让人动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