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近年來,智能化浪潮洶湧而來,並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世界主要國家高度重視軍事智能化建設和應用,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和智能化武器裝備不斷出現,並列裝部隊投入實戰。面對戰爭形態智能化加速演變,只有把握髮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加速鍛造智能化作戰能力,才能奪取智能化戰爭戰略主動,從而打贏未來智能化戰爭。

著眼設計戰爭創建智能化理論

軍事理論來源於作戰實踐,並用於指導作戰實踐。過去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軍事理論研究多是“向後看”,即總結戰例形成作戰指導。隨著現代技術,尤其是大數據、雲計算等顛覆性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作戰理論研究擺脫了傳統的跟進式、歸納推理式的模式,走入了實驗戰爭、設計戰爭的新時代。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一種基於雲計算的導彈部隊機動指揮系統技術假想

智能領域新的顛覆性技術,為軍事理論創新開闢了新的空間。為此,我們應按照“提出概念—需求分析—創新理論”的思路,創建智能化戰爭基礎理論,深入研究智能化戰爭的概念內涵、本質特徵、戰爭指導、作戰樣式、攻防行動、制勝機理、特點規律等內容;創新智能化作戰方式方法,充分發揮智能化作戰體系整體效能,加強人機協同智能作戰、智能化機器人作戰、智能無人集群作戰等新的智能化作戰方式方法研究,以及智能化作戰指揮、智能化作戰保障的流程和方式方法等;著眼有效應對智能化作戰威脅,研究克敵制勝之策,如智能阻斷戰、智能擾亂戰等。這些理論是智能化戰爭理論體系的基石。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Boston Dynamics(波士頓動力)公司研製的智能機器人

未來以強化“制智權”爭奪“算法中心戰”為核心的戰爭理論,極有可能取代以“網絡中心戰”為核心的戰爭理論。

著眼跨域互聯探索智能化形態

軍隊組織是聯結軍事技術和作戰理論的紐帶,是發揮軍隊整體作戰效能的槓桿。現代作戰更加強調“大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即以聯合作戰體系為支撐,“精前臺、強後臺”,按照“一體化設計、模塊化編組、組合式運用”的思路,編組精確多能的作戰模塊,使得作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釋放。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未來智能化戰爭的體制編制將按戰略、戰役、戰術不同層次和不同軍兵種,組建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小型多能智能化新型聯合作戰部隊,更加強調編組能夠執行多樣化作戰任務的“全域化”部隊,通過智能化的作戰網絡,按照可重構性、可擴充性和自適應要求,能夠依據敵情、戰場環境等態勢變化,將單個武器平臺進行無縫鏈接、靈活編組,進而聚合形成體系優勢,形成攻防一體的作戰模塊。智能化新型作戰力量體系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新質戰鬥力形成與戰爭形態演變的綜合產物,是奪取未來全域作戰空間主動權的“殺手鐧”,是構成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的關鍵,是軍隊戰鬥力新的增長點。

著眼人機融合發展智能化武器

隨著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發展,誰能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取勝,誰就有望擁有未來軍事對抗的主動權。應著眼智能化戰爭體系作戰和智能化武器裝備體系建設的雙重需要,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統籌,編制智能化武器裝備體系發展路線圖,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研製高中低端、大中小型、遠中近程,覆蓋陸、海、空、天、電和網絡等空間領域,作戰與保障相配套的智能化無人作戰裝備體系,建立“人為主導、機器協助、混合編組、聯合行動”的有人—無人協作體系,增強各軍兵種和作戰、保障等各種智能化武器裝備的體系融合度。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佩列斯韋特”激光武器

智能化無人作戰系統是未來戰爭裝備發展新趨勢。其核心在於瞄準未來戰爭“零傷亡”“全覆蓋”“快響應”等要求,充分運用新理論、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新技術發展成果,在人機協同和自主行動兩個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構建戰略、戰役、戰術三級無人裝備體系,規模化打造新型智能無人之師,實現無人作戰系統的體系化協同作戰。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獵人”重型長航時攻擊無人機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俄羅斯天王星-9無人戰車

與此同時,應著眼無人和反無人、智能與反智能作戰需要,注重研發反敵智能化無人作戰的武器裝備系統,確保能夠有效地與敵進行智能化無人攻防對抗。

著眼能力複合創新智能化訓練

現代戰爭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整個作戰體系越來越複雜,推動作戰由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要求參戰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更要具備良好的技術素養和智力優勢,以應對不同作戰任務、作戰環境、作戰對手的需要。軍事智能化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應地智能化軍事人才應具有人才群體性、技能精尖性、知識複合性、思維創新性、決策智能性等特點。智能化戰爭將是人機結合共同實施的戰爭,以智能化無人作戰系統為主體的作戰力量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素質人員和智能化武器的有效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戰效能。必須適應智能化戰爭力量體系新特點,創新發展智能化訓練理念,探索智能化戰爭戰鬥力生成新模式。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UNIGINE作戰環境及裝備訓練仿真系統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創設更加“真實”的武器操作體驗和戰場環境,能夠逼真演繹作戰進程、輔助決策指揮、評估作戰構想。為此,適應智能化戰爭力量體系構成新特點,聚焦於智能化作戰系統自我指揮、自我控制、自我作戰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智能化系統能夠自我博弈、自我成長的特點,形成專門針對智能化作戰系統訓練體系、訓練環境和訓練機制,強化“人”駕馭智能系統訓練,探索以“機”為主體對象的新型訓練模式。從而使智能化作戰系統經過短期的自主強化訓練即可獲得作戰能力的躍升,以應對未來作戰環境無序性、複雜性、不確定性的考驗。

著眼精確高效改進保障模式

智能化戰場,聯合作戰綜合保障實現度是直接影響部隊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必將觸發聯合作戰保障體系建設的革命性變化,實現智能化綜合保障。綜合保障是戰鬥力的基礎,是把國家經濟實力向部隊作戰能力轉化的橋樑。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某新型軍事物流基地實現供應保障智能化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智能化戰爭更加強調一體保障、精確保障、配送保障,即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時間投放到需要的地點。依託一體化保障體系,將分散部署的保障力量和資源,按照補給、物資、維修、彈藥和管理等職能模塊編組,使其涵蓋戰鬥勤務保障工作的各個領域;依託可視化技術,全程跟蹤掌握作戰供應現狀;根據戰況實時發展對人員流、物資流進行信息控制、接收和分發,實現點對點的直達保障。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通過筆記本電腦遠程控制手術器械

通過運用物聯網、無人機、智能車、遠程手術、3D打印等技術,升級打造涵蓋智能倉儲、智能投送、智能維修、智能醫療等智能後裝保障體系,實現戰場後裝物資自動快速精準補給、裝備故障快速診斷與維修、戰場人員及時救護,變被動保障為主動服務,提升後裝整體保障效率和效益。

著眼軍民兼用深化智能化融合

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是應對智能化戰爭威脅和挑戰的“國之重器”。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軍事智能化的加速器。信息時代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可轉換性越來越強。積極建立軍民協同創新機制,不斷強化智能化核心技術創新發展原動力,構建全社會開放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對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技術前瞻佈局、扶持投資,充分發揮整個社會的創新力量,促進軍事智能化快速可持續發展。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技術突破。要聚焦相關重點技術領域,打破制約軍事智能化發展的技術瓶頸。加強軍事智能化基礎支撐領域的研究,例如,軍用大數據、軍用物聯網等;從作戰需求出發,加強各個作戰要素方面的智能化應用技術研究,尤其是智能化指揮決策、智能化武器平臺、智能化戰場感知、智能化對抗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軍事智能化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不僅要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協作創新,還要使社會智能化與軍事智能化發展對接並軌,借鑑社會智能化發展的成熟技術和成功經驗,推動各類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嵌入作戰要素、作戰流程。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應抓緊探索相關人才的培養規律,充分利用軍地教育資源,加大相關人才培養力度,為推進軍事智能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軍地科研單位研製的一批陸戰裝備

圖片源自互聯網

作者:李明海 尹峻松 李始江 高凱

編輯:葉智隆 方晶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主管|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

主辦|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監𠃊制:吳江根

總編輯:羅金沐

主𠃊編:陳𠃊飛

值班編輯:倪致遠

郵𠃊箱:[email protected]

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積極應對戰爭形態智能化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