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眼下

正值春夏之交,各地气温上升较快,昼夜温差较大、栽培环境干湿变化比较频繁,极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爆发流行的特点。


瓜类白粉病爆发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秋植黄瓜9月下旬至11上中旬也有发生


葡萄白粉病爆发盛期一般在葡萄开花后至幼果期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苹果白粉病爆发盛期以4~6月为主,7~8月高温季节病情停滞,8月底在秋梢上再度蔓延为害。


豆类白粉病一般发病盛期在5~11月均有发生。


辣椒白粉病一般发病盛期在6~10月均有发生。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大棚草莓白粉病特别严重,尤其是在12月至翌年2月是危害严重期。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瓜类白粉病


白粉病是瓜类的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菌已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次之。一般不侵染瓜条。叶片染病初始在叶片背面或正面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接成片,布满整张叶片,受害部分发现褪绿和发黄,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的小黑点。最后白色粉状霉层老熟,变成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枯死。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高湿条件下,病菌也可以侵染茎蔓和花器,产生白色粉斑,症状与叶片类似,病斑较小


瓜类白粉病发病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秋植黄瓜9月下旬至11上中旬也有危险发生。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6-25℃,相对温度80%以上。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


2、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大棚草莓白粉病特别严重,尤其是在12月至翌年2月是危害严重期。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常年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


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坐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育期为5-10天。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


3、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发生比较普遍,流行年份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往往造成很大损失。同时还影响枝条的生长发育及葡萄二年的生长发育。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白粉病病菌可侵染葡萄所有的绿色组织。叶片被害时,呈现大小不等的褪绿斑块,之后产生白色粉状物覆盖在病斑上,后期粉斑下的叶表面呈褐色花纹,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有时在病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幼叶感病后常皱缩、扭曲,且发育缓慢。

穗轴感病后组织变脆、易断。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幼果感病,果面布满白粉,果粒易枯萎脱落,有的果面出现黑褐色网状花纹。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果肉质地变硬、味酸,果粒易开裂引起腐烂。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葡萄开花后幼果期是发病高峰。温度高湿度大的闷热天气最易发病,雾天的夜晚流行很快。连续下雨,或真正高温都会遏止该病的流行和发生。


果穗套袋前如用药不严格,成熟期的果实就会因白粉病感染发生裂果。


4、茄子白粉病


茄子白粉病是茄子常见病害之一,各菜区都有发生。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时均可发生危害,但保护地栽培明显重于露地栽培。生长期间温暖、多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


茄子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褪绿黄色小斑,叶背相应部位则出现白色小霉斑,以后病斑数量增多,白色粉状物日益明显而呈白粉斑。白粉状斑可相互连在一起,扩展后遍及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最后导致叶片变黄干枯。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茄子白粉病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

温度16-24℃,相对湿度45-75%;相对湿度超过95%时则病害的发展被抑制。


茄子的感病敏感生育期在开花结果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作物长势差、连作及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严重。年度间以春夏温暖、多雨天气的年份发病严重。


5、豆类白粉病


豆类白粉病主要侵害豇豆、豌豆、蚕豆、扁豆、菜豆等多种蔬菜。此病在南方蔬菜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严重时对产量影响很大。


豆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和豆荚。叶片发病,初期在背面产生圆形的黄褐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的紫色或褐色病斑,并在叶背或叶面产生白粉状霉层;后期病部霉层老熟,呈灰褐色,霉层间产生黑色小点。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沿叶脉扩展成粉带,叶面也出现病斑,颜色由白色转为灰白色至紫褐色,并遍布全叶,最后导致叶片迅速枯黄脱落。茎蔓和豆荚染病,产生白粉状霉层,可使茎蔓干枯,豆荚干缩。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0-30℃,相对湿度40-95%。作物的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中后期,发病潜育期为3-7天。


豆类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温度偏高、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干湿交替或昼夜温差大、夜间叶面易结露的天气发病重,多年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综合防治措施


1、控棚室湿度是主要手段

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有利于提高地温,缩小与棚室气温的温差,减少结露,增强光照。其次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不要漫灌,然后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相对湿度。草莓的理想相对湿度是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2、选抗病品种


3、平衡施肥,补充钙、硅肥


4、打药


三唑类杀菌剂中的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对白粉病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醚菌酯、肟菌酯对白粉病也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但是,由于连续用药白粉病已经对这些化学性药物有一定的抗药性了,所以推荐使用龙仕达公司非农药特效杀菌剂——“白立健”白粉病特效制剂。

普利烯糖(PLT)+18种高原植物提取物+复合微生物菌(PGPR制剂)+螯合微量元素+纳米靶向技术

对白粉病特效,治疗性持效期15天以上,兼治其他真菌性病害,如锈病、黑星病、斑枯病等病害!

纯植物源与生物源成分,不含任何农药成分,完全取代:乙醚酚、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类,等等化学杀菌剂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春夏交替之际,白粉病易爆发,赶快用它,白粉干趴下


使用方法:兑水稀释500-1000倍液叶面叶背均匀喷雾,间隔期5-7天。


一次打住、两次彻底治愈,24小时病菌全部彻底死亡、48小时霉层开始脱落、72小时作物恢复正常生长!保证无效退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