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初中化學告訴我們,黃金之所以能成為一種貴金屬,原因在於其化學特性極其穩定。在普通環境下,黃金的沸點是2808度,想要讓其汽化蒸發,溫度無疑比這個還要高。並且,其極難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這就意味著黃金不管怎麼保存,又或是保存多長時間,其分量都很難減少一絲一毫。

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不過,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卻發生了一件怪事。重達11斤的古董黃金,在正常保存下,半年內卻蒸發了3斤。難道是古人在文物上施了魔法,讓常溫下保存的金子憑空蒸發?

事情還得從陝西西安說起,作為六朝古都,西安可謂是遍地文物,哪家修屋子打地基,或是在地裡鬆土挖出個文物都不算稀奇事。這不,在上世紀70年代,西安南郊何家村公社的一位老農在打地基時,就挖出了一個頗有年代感的甕罐。

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直覺告訴老農,這個甕罐一定不簡單。而在小心翼翼揭開封口後,老農差點叫出聲來。裡面不是別的,全是黃澄澄的金子和珠寶等古董,保守估計至少在10斤左右。

在70年代,國內黃金的單價在260元一兩,這些古董光計重都價值26萬多元。不過,因為那會處於公社時期,民風普遍淳厚。老農並沒有私吞,而是上報給了當地文物部門。

很快,省博物館的相關領導便來到了老農家,隨行的還有五六位資深考古專家。看到這個甕罐後,他們將裡面的東西一股腦全倒了出來。其不止有黃金,還有各種銀盤、銀碗、玉帶以及各色的寶石。

最後統計時,發現這個不起眼的甕罐裡竟然裝了不下1000件文物,重量也遠不止10斤。光是罐內4塊“赤金箔”就已經11斤,其價值顯然難以想象。


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而最令人稱奇的是甕中一小銀盒裡放置的獸首瑪瑙杯,這樣東西造型十分精美,後來還成了陝西省博故宮的鎮館之寶。

當時,由於該考古發現意義重大,省博物館的領導和專家都沒有大肆宣張,而是將甕罐帶走作進一步年代斷代等研究。不過,就在帶回去半年後,怪事卻發生了。

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前文裡提到的那4塊“赤金箔”,原本重11斤。然而在博物館倉庫放置半年後,卻足足少了3斤。

再次稱量時,研究這些文物的考古專家們都嚇壞了,以為有人對金箔動了手腳。然而,自從甕罐進庫以來,任何人對其操作都必須報備管理員,想要人為動手腳顯然不可能。

無獨有偶,當時在故宮同樣也珍藏了兩塊金箔,在展出1年後,其質量也減少了70多克。這讓考古學家不禁懷疑,難道古人生產的金子都會在常溫下蒸發嗎?

後來,考古專家請來了西北大學的幾位物理和化學學者,在其團隊的研究下,謎題終於被揭開。

原來,這些金子蒸發的其實是水的重量。不管是西安的這4塊11斤重的赤金箔,還是故宮那兩塊。由於在出土前,其在地下埋藏太久,充分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故而造成了重量虛高。後來出土後,這些潛藏的水分逐漸蒸發,故而產生了重量損失的現象。而學者也坦言,但凡出土的金子,都會存在水分蒸發的情況,其屬於正常現象。


11斤黃金半年蒸發3斤?專家:正常現象?

當然,金子吸收水分無疑還是古人提煉技術的侷限,只有在純度不高的金器裡,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對於現代冶金技術下提煉的足金,是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因此,大家購買黃金首飾的時候也可以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