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你同行:核安全与核安全文化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你同行:核安全与核安全文化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

国家安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其中,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核能事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和公众健康与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70年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中国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融入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事业,按照最严格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始终积极适应核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推动核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

核安全

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活动、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的辐射危害。

在核技术利用领域,“放射性物质”是关注的重点。即对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性物质采取必要和充分的安全措施,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

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

在核技术利用领域,可概括为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的核安全意识与理念,企业核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以及辐射工作人员对核安全的认知所体现的具体行为。

核安全文化基本理念

“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理性”是指正确认识并把握核安全的基本规律。

“协调”是指维护和确保核安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要系统考虑、系统管理,补齐短板、整体提升。

“并进”是指与核安全相关的各类组织、各个国家为打造普遍核安全做出共同的努力,共同发展。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基本方针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提出了安全与质量并重的总要求,其中“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一切工作的始终。

“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

对于某个具体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或涉源部门),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通过“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使辐射产生的影响,达到“尽量低”的水平,实现防护与安全最优化。

严格的安全监管是对被监管者

最有力的支持

严管就是厚爱。

信任不能代替监管。

安全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核与辐射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国家核安全局,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